提到朱立倫,人們就會聯(lián)想到“外省第二代”。這位畢業(yè)于臺灣大學、紐約大學的海歸博士,當過大學教授,擔任過臺灣的地方首長、部會首長,并從“立法委員”做到桃園縣長、國民黨副主席、“行政院副院長”、新北市市長。朱立倫以財經(jīng)學者身份從政,施政能力與為人處事得到各界普遍好評,在政壇樹立了專業(yè)、實干、圓融的形象,用短短十年時間就沖到政壇高位,成為國民黨中生代一顆耀眼的政治明星, 2016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的熱門人選。
“極具彈性卻不失原則”
朱立倫來自具有多元省籍背景的政治家庭。他祖籍浙江,1961年出生于桃園縣,母親是本地人,父親是1949年隨國民政府逃到臺灣的老兵。按中國人的常理,朱立倫應該算是外省人的第二代??墒且驗槟赣H是桃園本地旺族家庭出身,他自小在大溪外婆家長大,臺語講得“輪轉”,跟著舅舅跑進跑出,因此成了很本土味的“芋仔番薯”(閩南語中“芋仔”即外地人,“番薯”即本地人——編者注)。
朱立倫的仕途可謂一路順遂。1999年當選“立委”,2001年當選桃園縣長,2005年連選連任,2008年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2009年出任“行政院副院長”,2010年當選首任新北市市長。馬英九擔任臺北市長期間,馬英九、朱立倫、胡志強曾被合稱為“馬立強”,被視為國民黨內中生代的代表人物。
朱立倫的一生,始終和“最年輕”掛鉤,最年輕的名校博士、最年輕的臺大教授、最年輕的“立法委員”、最年輕的地方首長……
在朱立倫自己看來,人生最大的轉折點是1999年當選“立法委員”。此前兩年,35歲的朱立倫已經(jīng)拿到臺大教授一職,是當時最年輕的臺大教授。
有人說,朱立倫仕途順暢有其背景,但并不名副其實。朱立倫曾經(jīng)說:“媽媽家族算是政治世家,出過不少民意代表和地方首長,但我是外孫,不是內孫;爸爸當過三屆縣議員,但我是次子,不是長子;岳父當過省議員、臺南縣長與‘立委’,但我是女婿,不是兒子。我的從政,是多重偶然組成的?!?/p>
正是多元融合的政治家庭背景,使“外省第二代”的政治標簽難以對朱立倫從政產(chǎn)生殺傷力。同時,政治家庭的熏陶和岳父的調教,使朱立倫具備了一般國民黨中生代政治人物少有的政治敏銳度與成熟的政治手腕,加上他的性格溫文爾雅,具有親和力,使他既獲得泛藍高層的欣賞,也得到綠營肯定。島內評論朱立倫說,“兼具學者的理想與政客的身段”、“極具彈性卻不失原則”的政治風格,使其“仇敵不多,各路朋友滿天下”。
獲得島內各方的一致認可
朱立倫雖出身學界,但施政從不書生意氣,強調“施政報告不必用嘴,用行動比較實在”,具有很強的行政力與執(zhí)行力。和朱立倫共過事的人稱他“有愿景,又有方法”、“做事像狼,看得遠,沖得快”。
他上任桃園縣長后,積極改善投資環(huán)境,并執(zhí)行諸多招商方案,有效提升了縣府的效率及效能,不到兩年時間就結束了高達100億元新臺幣的縣政赤字;投資產(chǎn)值超越島內第一大縣臺北縣及高科技重鎮(zhèn)新竹科學工業(yè)園區(qū)。2006年,桃園縣稅收高達新臺幣1974億元,位居島內第三。朱立倫將桃園縣定位為島內“物流專區(qū)乃至全球運籌中心”、制定了“桃園航空城計劃”,全面提升該縣的競爭力,并連續(xù)在臺灣《遠見》雜志進行的縣市競爭力大調查中獲得施政滿意度五星級的評價。
朱立倫擔任臺灣“行政院副院長”后,他的舞臺變得更大,可以揮灑的空間也更大。他的同仁稱贊他博學強記,反應靈敏,很多數(shù)據(jù)過目不忘,臺灣當局的一本賬,可以算得清清楚楚。最難得的是,他主持的會議,絕對不會“議而不決”,諸多高難度的復雜問題,如災后重建、《兩岸經(jīng)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的內部整合、整頓公營事業(yè)“肥貓”、活化土地資產(chǎn)等均在短時間內得到處理。朱立倫的實干、能干獲得了島內各方的一致認可,連對手陣營都忍不住肯定他“確是國民黨內新一代可期待的政治人物”。
作為國民黨中生代的重要人物,朱立倫在面對兩岸關系時較為理性、務實、積極。朱立倫明確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主張兩岸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加強兩岸經(jīng)貿(mào)與民間交流。希望“兩岸高層出訪和互訪能夠有所突破”,認為兩岸未來“經(jīng)濟關系會越來越密切,政治關系會越來越平穩(wěn)”。
崇尚當“老二”的哲學
和很多政治人物不同,朱立倫相當看重個人家庭,他每周都會至少回家兩次陪太太吃飯,一有空閑就會開車帶著家人游玩,全家每年一定要外出旅行。他和太太會經(jīng)常性出現(xiàn)在電影院等公開場所,這一點讓臺灣政治人物都無比向往。
朱立倫是個服務型男人,從小就是家里的小跑腿。他說:“我是我媽的小跟班。我小時候就這樣。這就是老二。老大是長子,老幺又被疼,因此中間的就要比較能干,巴結爸媽當小跟班才會被發(fā)現(xiàn)。這種當老二的哲學,我覺得很好。不當老大,當老二,反而有空間去做自己?!敝炝悓覄蘸芰晳T,跑菜市場、修東西,都很擅長。在家里,只要看到什么東西亂了,他會立刻去整理。朱立倫不是一個有潔癖的人,但他會積極動手做。比如一個碗,如果放在一個位置超過十分鐘沒人收,他就會立刻去收。
朱立倫有兩個小孩,工作再忙他也會抽時間教育子女。他覺得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教他們建立自信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有媒體問他,你這么忙,知道小孩的狀況嗎?朱立倫爽快地回答說:“當然……孩子讓年輕的老爸看到希望,看到人再活一次的過程。我希望孩子活得比我更快樂、更有價值。看到他們所有的動作,我都會想到自己。孩子出生的開始,就是我們再生的開始?!?/p>
邁向2016
學界、政界、黨務等經(jīng)歷完備的朱立倫是國民黨內沖擊2016的強有力競爭者。
還在2012年臺灣“大選”結束不久,臺灣TVBS就“2016年國民黨總統(tǒng)候選人”進行了民調,新北市市長朱立倫支持率為39%,臺北市市長郝龍斌為15%,臺灣地區(qū)副領導人吳敦義為5%。按實力,吳敦義以“副領導人”身份“養(yǎng)望”,理應民調第一,但僅落得5%的支持度。朱立倫凡事低調以對,不強出頭,反而扶搖直上,顯示民眾期望“新面孔”的出現(xiàn)。臺灣目前的這種情況如同2008年的美國大選,當時的美國民眾對執(zhí)政八年的小布什厭惡至極,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麥凱恩、民主黨總統(tǒng)參選人希拉里都是“老面孔”,奧巴馬的出現(xiàn)讓人耳目一新,因此成功當選總統(tǒng)。2016年的朱立倫能否成為2008年的奧巴馬呢?
今年以來,藍、綠誰將出線迎戰(zhàn)2016“大位”日趨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4月24日,臺灣“未來事件交易所”公布了“2016總統(tǒng)候選人預測”價格,國民黨“總統(tǒng)”候選人以朱立倫和吳敦義出線機會較高,最新“交易價格”分別為34元和30元;民進黨籍“總統(tǒng)”候選人蔡英文則以“交易價格”69.3元大幅領先現(xiàn)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33.9元)。
很明顯,作為國民黨未來接班人選,朱立倫與吳敦義兩強相爭的態(tài)勢已然形成。雖然朱立倫爭取2014年新北市長連任的機會頗高,但主張朱立倫接棒參選2016“總統(tǒng)”選舉的呼聲始終未消。與此同時,自2012年以來,關于吳敦義將參選2016年“總統(tǒng)”的消息不絕于耳,就本次預測結果來看,吳敦義接班實力亦不容小覷。
不過,吳敦義、朱立倫要分出勝負,情況恐怕比較復雜,時間會拖延很久。其原因在于:一是吳敦義、朱立倫年齡相差懸殊。吳敦義已65歲,2016年是其最后一搏,不可能輕言放棄;反觀朱立倫只有52歲,政治前途還長,未必非要在2016年出頭。二是吳敦義資歷最完整,目前身為“副總統(tǒng)”,只在馬英九一人之下,歷任南投縣長、高雄市長、“行政院長”,原本就是內定接班人選;反觀朱立倫,只當過“行政院副院長”、新北市長,仍缺少“中央首長”的歷練。不管是年齡壓力或論資排輩,吳敦義都很難棄權認輸。
吳敦義和朱立倫的此消彼長,馬英九也心知肚明。為維持接班權力平衡,馬英九可能讓朱立倫離開新北市轉進“中央”,維持兩人互有競爭的活棋。臺灣政壇盛傳,朱立倫可能在明年春節(jié)之后接任“行政院長”,現(xiàn)任“行政院長”江宜樺則將卸任轉而參選臺北市長。馬英九的這一布局,顯然是意在確立吳、朱、江挺馬鐵三角;而與此同時,吳、朱、江三人邁向2016的號角也已然吹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