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天,一年一度中國政治日程表上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兩會”在北京如期召開。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兩會”,在這次會議上,新的接力棒轉交到以習近平為主席、李克強為總理的新任政府手中。而在國人的眼中,這次“兩會”更標志著一個嶄新的美麗“中國夢”的啟航。
3月17日,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作出“忠實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夙夜在公,為民服務,為國盡力,自覺接受人民監(jiān)督,決不辜負各位代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的鄭重承諾后,他全面闡述了實現“中國夢”的三大支撐: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和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同時,李克強總理也在多個場合強調了為了這個夢想自己身負的三大任務:
第一是持續(xù)發(fā)展經濟。保持年均增長7%的速度,推動經濟轉型,防范通貨膨脹,控制潛在風險,使中國經濟不發(fā)生大的波動,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chuàng)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使質量和效益、就業(yè)和收入、環(huán)境保護和資源節(jié)約有新提升,打造中QIssP9OJgXQ6kbRd7jPW7w==國經濟的升級版。
第二是不斷改善民生。著力提高城鄉(xiāng)居民,特別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持續(xù)地擴大中等收入的群體。李克強指出,民生政府就要重點保障基本民生,編織一張覆蓋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網。其中包括義務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保險、住房等,努力逐步把短板補上。
第三是要促進社會公正。政府理應是社會公正的守護者。要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機會,不論是來自城市還是農村,不論是來自怎樣的家庭背景,只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應有的回報。不論是怎樣的財富創(chuàng)造者,是國企、民企還是個體經營者,只要靠誠信公平競爭,都可以獲得應有的收獲。
為實現每個中國人的美麗生活夢想,除了完成上面的3項任務,新政府還承諾自身要做到三大保障:一是建設創(chuàng)新政府,依靠改革開放使經濟社會充滿活力;二是建設廉潔政府,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執(zhí)行力和效率;三是建設法治政府,這尤為根本,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無論任何人、辦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權限,要用法治精神來建設現代經濟、現代社會、現代政府。
令人矚目的是,新政府很快做出了相應的舉措。國務院機構改革,從1982年國務院機構達到100個,到今天,這個數字變成了25。政府職能的轉變從未停止,向市場、向社會、向地方放權,不僅是理念共識,更落實在改革實踐中。
人民大會堂內,習近平對近3000名代表說,新一屆政府將“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反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堅決同一切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
會場外,人們發(fā)現賓館房間里的鮮花、價格昂貴的宴請、精美禮品和專場文藝演出,都在減少。今年“兩會”還堅持執(zhí)行代表統(tǒng)一乘坐大車制度,盡可能不封路,合理控制交通管制的規(guī)模和時間等。最挑剔的國外媒體都能感受到:這是中國政府倡導厲行節(jié)約后帶來的新風尚。
決心、承諾加實干,使得通往美麗中國夢的路徑變得更加清晰。
這個春天,中國人能感受到,人民被寫在新任國家領導人的精神旗幟上,人民的期望被寫在新一屆政府的施政方略中,人民將更多地分享中國和平發(fā)展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