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塔爾·拉爾森:路透Breakingviews專欄作家
中國可疑的經濟數(shù)據越來越多,貿易數(shù)據也加入到了該行列。
據HIS Global Insight,3月中國內地對香港出口同比大增了93%,雖然同期向世界其他地方的出口出現(xiàn)了滑坡。相關的解讀從“良性”到“麻煩”,不一而論。但無論怎么解釋,這種反常的數(shù)據都為質疑中國官方數(shù)據的可信度提供了新的理由。
在此次平平的數(shù)據發(fā)布中,涉及香港的數(shù)據格外扎眼。3月中國內地對香港地區(qū)的出口額是483.7億美元,幾乎是去年同期的2倍,占到中國3月全部出口額的26.5%。
這是怎么回事?一個可能是以香港貿易港口為中轉站的出口貿易突然增多了。不過這樣的轉變不太可能,尤其是在對美、歐出口均陷入低迷的情況下。另外一個解釋是再出口貿易增加。所謂再出口就是把部件和近完工商品出口到稅率較低的香港,然后再重新運回內地。但中國內地3月從香港的進口額只有18億美元。
更令人感興趣的解釋是,出口公司往高處虛報了出口額,以繞過中國嚴格的資本管制。該國不允許資金跨境流動,除非這些資金被用來進行貿易支付。經濟學家很久以前就開始懷疑公司虛報發(fā)票來逃避這些規(guī)則。
這一解釋得到了中國內地和香港貿易數(shù)據的支持。理論上,中國內地對香港的出口應該跟香港從內地進口的數(shù)據相同。然而,近年來,這兩個數(shù)據出現(xiàn)了偏離。
如果中國出口商真的是為了讓資金重新回到國內而夸大了出口數(shù)據,他們?yōu)槭裁催@么做仍不得而知。也許是因為國內投資機會增加,或者是受到了房地產限購政策的影響。另有可能是,公司在獲得信貸方面碰到了麻煩。
然而無論如何,3月的貿易數(shù)據提醒我們,對待中國數(shù)據應該抱以一定程度的懷疑。
榮劍: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所研究員
“李莊案”不僅影響到重慶的變局,也必將影響中國社會轉型中的各種現(xiàn)實的和潛在的變化。為此,我作如下三點思考:
其一,“李莊案”對社會輿情的影響至關重要,它起到了一個社會動員的作用。首先是中國法律人的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被充分激發(fā)出來,然后是形成廣泛的社會正義的聲音。社會輿情在控辯雙方的較量中逐漸涇渭分明,主張正義、要求法治的意見成為主流,最后形成一種巨大的民意壓力,讓審判者有所忌憚,對相關部門有所警示。由此推動中國進入法治軌道,促使中國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向憲政方向發(fā)展。
其二,重慶“打黑”,表面看起來都是在政法領域發(fā)生的事情,其實對經濟影響甚大。重慶“打黑”落網者,大多是知名企業(yè)家,在當?shù)負碛斜姸喈a業(yè),苦心經營多年,積聚不少財富。中國特色的資本積累,其中少不了會有些原罪,取之不義或來路不明。這回凡是以涉黑名義進去的企業(yè)家,財產不問罪與非罪,不予甄別,一律沒收?!按蚝凇毖葑?yōu)樽兿嘟俑唬侵貞c“打黑”運動缺少正當性的一個重要依據。公權力對私有財產的非法剝奪,不僅無助于當?shù)亟洕l(fā)展,影響社會穩(wěn)定,而且對于中國整個民營經濟的長遠發(fā)展,都有消極作用?,F(xiàn)在應當強化這樣的共識:公權力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公民私有財產。
其三,“重慶衛(wèi)士”離奇出走他國領館,是重慶“打黑”運動以來最富戲劇性的政治后果。以“李莊案”為代表的重慶式“打黑”運動,不僅觸犯了法律和道義底線,也違背執(zhí)政黨的政治倫理。這種行為如不加以制止,執(zhí)政黨在改革開放中積累起來的政治信用和合法性,將喪失殆盡。目前的局面,是執(zhí)政黨自我糾錯的唯一選擇。
我一直認為,地方自治、公民社會和鄉(xiāng)村選舉,是中央政府以外進一步推進中國改革的三個最重要的方面。重慶異軍突起,以超乎尋常的做法,主動打破平衡、打破僵局,對于中國整體轉變有積極意義,也許可為中國的地方政治開創(chuàng)出新的可能性。對于制度性事件及其績效的認識和評價,不能完全從自己的道德好惡出發(fā),或者限于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而首先應當站在一個客觀理性的立場,著眼于中國社會轉型趨向于一個正確的方向和方式。
重慶目前的困局,并不意味著“重慶模式”的總體破產,至少它應運而生的時代條件還在,它所應對的那些社會問題還在中國廣泛存在。從重慶迄今為止所發(fā)生的一系列非常事件中,我們或許可以總結出幾個有關中國制度變革的基本原則:有些事情可以做而且必須做,比如憲政民主、公民社會、地方自治;有些事情可以作為過渡性的事情來做,做有限性和策略性安排,比如國家直接介入民生發(fā)展,為維護正統(tǒng)開發(fā)紅色資源;有些事情則絕對不可以做,比如侵犯公民權利、違背憲法和法律、抗拒社會正義。這或許就是“重慶模式”留給我們的啟示。
【財經網專稿 記者 劉林】鑒于一季度數(shù)據不及預期,摩根大通將2013年GDP增速預期由此前的8.2%下調至7.8%,與2012年持平。
“雖然一季度國內需求令人大失所望,但這一情況可能會在二季度有所改善?!蹦Ω笸ㄊ紫袊洕鷮W家朱海斌說。
【《財經》綜合報道】“之前知道可售和施工面積多,但是沒想到那么多。”北京中原地產研究部總監(jiān)張大偉表示,國家統(tǒng)計局4月15日發(fā)布的數(shù)據顯示,截至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42441萬平方米和352992萬平方米的在施工面積,按照人均30平方米計算,足以解決1.2億人口的住房問題。
據上述數(shù)據,按照每套住房100平方米估算,4.24億平方米的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意味著有424萬套左右的商品房待售,需要至少六個月才能完全消化。
【財經網專稿 記者 高素英】近日,歐洲平價太陽能聯(lián)盟已發(fā)起致歐盟貿易委員卡雷爾·德古特的公開信,并得到了歐洲20多個國家的700多家光伏企業(yè)、1024名企業(yè)高管的聯(lián)署。這些光伏企業(yè)共同表示,如果歐委會針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最終決定實施懲罰性關稅,可能對歐洲光伏企業(yè)產生巨大的負面作用,阻礙歐洲太陽能行業(yè)增長。
4月8日-4月19日
1 翻新“美國制造”
2 摸底中國負債
3 零售業(yè)生死
4 運營商圍剿微信
5 策應制造業(yè)新潮
6 沈丘癌痛
7 走出戶籍改革誤區(qū)
8 TCL全產業(yè)鏈嘗試
9 全球制造業(yè)新賽局
10 “零售地產”急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