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當前小學習作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效果不能令人滿意,特別是小學三年級的習作教學,更使廣大教師感到困惑,甚至有的走入誤區(qū)。小學三年級是由小學一二年級的寫話教學邁進習作教學的起始年級,為使小學三年級的習作教學適應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我就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小學三年級習作教學不能急于求成,只能循序漸進
小學三年級剛剛進入習作教學階段,有些教師會產(chǎn)生急于求成的心理,過于追求習作的謀篇布局、技巧技法,盲目模仿甚至生搬硬套他人的文章。這樣做不僅不能取得習作教學的成功,反而阻礙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抑制了學生的個性心理發(fā)展?,F(xiàn)代心理學的觀點認為:小學生心理的形成發(fā)展都是在學習活動中進行的。他們通過學習、活動,不僅獲得一定的知識、技能,而且也發(fā)展著能力和個性。他們的感知、注意、記憶、思維都有明顯的特征。感知事物時,目的不明確,無意性和情緒性較明顯,感知事物比較籠統(tǒng)。而注意力又不穩(wěn)定,他們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形象特點及學習興趣和情緒;在記憶上以無意記憶為主,擅長形象的記憶。在思維方面又處于從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因此,教師在習作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小學三年級學生在感知、注意、記憶和思維上的這些特點,采用直觀、形象、靈活、生動的教學方法,在學習活動中引起他們的注意、記憶,充分想象,積極思維,把形象直觀的事物儲存起來,為習作準備好知識的積累。
在知識結(jié)構(gòu)方面,小學三年級處在由字、詞、句、段向篇的過渡階段。字、詞、句、段、篇的學習,主要靠閱讀來完成。而閱讀是從表面的文字形式去理解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涵,是思想的內(nèi)化過程,是信息的輸入;習作則是從一定的思想出發(fā)選擇文字表達方式,是思想的外化過程,是信息的輸出。小學三年級學生正處在由“內(nèi)”到“外”,即由信息輸入到信息輸出的特殊時期,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知識結(jié)構(gòu)上的特點和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由口頭語言表達向書面語言表達的過渡,由信息輸入向信息輸出的過渡,切忌貪大求全、急于求成,在教學中多做一些單項訓練,如寫景、狀物、記敘、描寫等。只要他們在這些訓練中敘事語句通順,條理清楚,描寫能基本抓住事物特征就達到目的了。
二、小學三年級習作教學不能脫離現(xiàn)實,應該深入生活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比绻麤]有寫作素材,就是巴爾扎克、托爾斯泰那樣的文學大師也寫不出好文章,何況小學生呢?寫作要有素材,而素材只有從生活中來。葉圣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寫出什么文章?!比~老比喻說:“生活就是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水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個不停?!敝挥凶寣W生深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觀察自然現(xiàn)象,了解社會人生,才能使他們對自然現(xiàn)象、社會現(xiàn)象有所感、有所想,不斷積累生活素材,習作時才有材料可寫。因此,經(jīng)常組織學生春日踏青、夏日露營、秋日登高、冬日賞雪,觀賞朝霞日落,飽覽大自然風光,觀察雞犬生活習性、植物生長情況等,都很有必要。但要注意在這些活動中,教師應事前做好準備,明確活動目的、步驟及觀察對象,要求學生選擇好觀察角度,分清主次,抓住事物特征,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總之,習作教學不能閉門造車,要貼近生活,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能觀察、體驗、感悟、熱愛生活的人,讓他們在生活中不斷積累知識,豐富自己,提高習作水平。
三、小學三年級習作教學不能模式化,應該多樣化
由于小學三年級是初學作文,許多教師怕學生寫不好,在作文指導中都是一手包辦,全由教師按模式講,學生只管聽,奉命作文,依樣畫葫蘆,缺乏習作的自主性,所以寫出的習作大多千篇一律。為了打破習作教學模式化,教師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根據(jù)小學三年級學生的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習作活動,如講故事、詩朗誦、繞口令,介紹自我、辯論、采訪等,使學生習作心理得到舒展。學生只有輕松愉快的心理,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
在習作形式上也可靈活多變。如口頭習作:教師經(jīng)常出些貼近學生生活的題目,像“課間操”“跳繩”“鉛筆盒”等,要求學生在5分鐘之內(nèi)完成口頭習作。補空白習作:教師講一個故事,有意不講中間一段情節(jié),叫學生通過合理想象,把這一段情節(jié)補寫出來。音響習作:教師利用現(xiàn)代電教手段,選放一些自然音響、生活音響,如風聲鶴唳、雞鳴狗叫、水流海嘯、人聲熙熙攘攘等,叫學生用逼真的語言描繪出來。多樣新穎的教學方法,突破時空的習作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習作的原動力,使教師苦心孤詣追求的習作教學目標可以在輕松愉悅之中圓滿達成。
小學三年級處于整個小學六年的重要階段,而小學三年級的習作教學正處于由寫話到習作的起始階段。毋庸置疑,這個階段是非常關鍵的。我們應該注重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身邊的人和事,習作做到寫真人、敘真事、抒真情、議真理,做到“我手寫我心”,這樣才能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良好習慣,為將來的作文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