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要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教學手段和方法,積極促進學生對高中數(shù)學概念的理解和學習。同時,教師還要會運用多樣的教學設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提高學習效率,為他們搭建成才之路。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數(shù)學知識跨度過大
初中教材呈現(xiàn)知識點過渡較緩、直觀性強,針對不同的知識點都配備了足夠的例題和習題,可以給予學生充足的吸收和消化的過程,而高中數(shù)學教學注重邏輯分析思維,對學生的立體幾何想象力要求高,學生學習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同時,高中數(shù)學教材的中涵蓋的定義多、知識量大,很有可能引起學生學習不適應的感覺,缺少興趣。
2. 教師課堂把控難度大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承擔知識的傳授,還要具有把握課堂走向的能力,并時刻對課堂的路線進行調整和糾正。而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和教材改革過程中,部分老教師習慣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難以在教學風格上做出較大的變動,同時在教學方法上缺少利用多種教學方法的能力和手段,因而在教學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問題。
3. 學生缺少正確的學習方法
高中學生習慣了初中的學習方法和狀態(tài),進入高中后在思想上缺乏高中與初中不同點的理性認識,在學習上仍然對老師和家長存在較大的依賴心理,缺乏主動學習意識,缺少學習計劃,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理解老師講課的內容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如做數(shù)學題時習慣根據(jù)例題模式進行,缺少自己的判斷和思考,進而導致高中數(shù)學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提高高中數(shù)學教學效率的措施
1. 幫助學生進行初高中數(shù)學轉換工作
相對于剛進入高中的學生而言,高中數(shù)學學習難度大,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好難度,將抽象知識和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同時,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讓學生建立自信,使學生對高中數(shù)學有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2. 訂立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有效進行的保證和方向標。教學目標的設計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特點,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具體化,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實現(xiàn)。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 結合實際的問題教授數(shù)學性概念的教學
高中數(shù)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以立體幾何為例,數(shù)學概念反映了對象的數(shù)量關系,要求學生把握好空間形式的本質屬性。教師將數(shù)學概念的空間直觀化和形象化,便于學生接受,并可活躍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學直線和平面的垂直在定義時,可創(chuàng)設和實際息息相關的問題,便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從而讓學生對知識點有直觀的印象。問題可以設置為:(1)室內的直立的墻角線與地面位置是什么關系?(2)陽光照射下的旗桿與地面上影子形成的角度是怎樣變化的?
4. 注重突出重點,有效化解難點
高中數(shù)學定理定義多具有抽象性,學生理解存在一定困難,同時這些定義又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要求教師要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對教授的知識內容產生強烈的印象,提高他們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同時,教師要善于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例如探究性教學、小組討論以及自由式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學生善于自我表現(xiàn)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教學設備的利用上應多樣化,要打破“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大膽地加入多媒體、電子白板等教學設備,將高中數(shù)學中難以理解的知識點用多媒體等手段直觀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通過視覺和思維多重感官的刺激,幫助學生理解課堂中的重難點。
5. 創(chuàng)設學生互評的情境,加強學生的反省能力
數(shù)學是一門結構嚴謹、邏輯性強的學科,學生在理解上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應在加強學生理解能力上多下工夫,根據(jù)學生喜歡找錯誤的習慣,針對學生容易錯的知識點上設立學生互評的情境,讓學生相互評改作業(yè)或者試卷,使他們在其他同學的錯誤之中加強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強烈的印象,從而提高他們對知識點的準確性和邏輯性把握,進而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
6.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課標要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氛圍,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例如采取分組討論法,促進學生之間討論、借鑒和學習,或者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參與多媒體教學過程,積極主動地動手,形成發(fā)散的思維方式,進而增強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在學生參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與學生交流互動,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鼓勵,并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讓學生在活躍的教學氛圍中學習數(shù)學知識,從而有效提高高中數(shù)學的教學效率。
7. 精講例題,強化練習質量
課堂例題和練習是課堂知識的鞏固和強化,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尤其注重對知識的鞏固,因此教師要根據(jù)課堂教學內容精選例題并注重例題的難度、結構特征和思維方法等特點符合教學內容,打破追求例題數(shù)量的題海戰(zhàn)術。如在立體講解過程中要注重方法,相對簡單的立體可以由教師帶領學生在共同思考的同時完整地寫出,而相對有一定難度、學生需要一定思考的例題則部分寫出。教師在講解例題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參與,積極啟動學生參與到老師的講解過程中,跟隨老師的思路養(yǎng)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總之,新課標下的高中數(shù)學要求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習慣,積極引導學生從初中過渡到高中學習狀態(tài),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教學手段和方法,積極促進學生對高中數(shù)學概念的理解和學習。同時,教師還要會運用多樣的教學設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提高學習效率,為他們搭建成才之路。
參考文獻:
[1]姜輝.以板書促進數(shù)學概念教學[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
[2]鄭玉敏.淺析高等學校中的數(shù)學概念教學[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