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寫作文,好多學生會頭疼,不知如何下手去寫,也不知怎么寫出自己想說的;即使寫出來,也是東拼西湊而成的。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怎么解決這個讓學生苦惱的問題呢?筆者就從這兩個方面下手,談談自己的一些拙見。
一、學生怕寫作文的原因
(1)學生缺乏寫作興趣。提到作文,學生就色變,更不用談及興趣了。
(2)學生積累的作文素材太少,缺乏思考生活。平時,學生不留心生活,也沒有動筆記下的好習慣。這樣就造成寫作文時,總是“言之無物”,內(nèi)容貧乏。
(3)學生缺乏語言的積累。作文中用詞不貼切、詞不達意、句子不通順、語病嚴重的問題比比皆是,從而導致作文語言乏味。
(4)沒有充足的寫作時間保駕護航?,F(xiàn)在學生的時間不夠用,要學習的科目太多,沒有充足的時間留給作文;教師也是為了考試,而把大量時間用來講讀課文和基礎知識,而忽視作文教學,從而導致寫作文缺乏時間。
二、解決措施
1.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燃他們的創(chuàng)作激情
(1)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的興趣源,并捕捉住,進而引導他們寫出自己的認識、體會和感受。
(2)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的、和諧的寫作環(huán)境,讓學生在此環(huán)境下寫出自己的奇思妙想,發(fā)揮出自己的創(chuàng)作潛能。
(3)在日常的作文訓練中,教師要在作文的命題上下工夫,盡量讓學生在作文時能夠把自己感悟最深、最喜歡寫的東西寫出來,從而激發(fā)出他們的創(chuàng)作樂趣。
(4)增設學生作文展示平臺,激勵學生創(chuàng)作,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 注重積累
(1)多讀。閱讀積累是寫作的重要前提。閱讀對寫作而言,不僅是積累了大量的有用的資料,而且還能給學生寫作引路,提供寫作技巧。
(2)多察。觀察是習作的基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用心去體驗、去觀察,才能寫出真實具體、生動形象的文章來。
(3)多動。教師要多開展課堂活動,讓學生在課本上挖掘搜集寫作素材,進行多角度思維訓練,真正讓課本成為學生寫作的源頭活本;教師要多開展課外活動,讓學生走進社會,多了解與時俱進的思想,在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尋找創(chuàng)作的靈感。
(4)多練。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寫觀察筆記,生活日記、隨記等。日記是學生生活的倉庫,是學生筆耕的原野,是學生綻放思想火花的天空。教師一定要督促學生天天練筆。
3. 教師要加強學生的基本功訓練
堅持要求學生寫好漢字,保證書寫的規(guī)范、干凈。同時要求學生要在寫完作文后反復斟酌字句。
4. 教師要多批、多評學生的作文
文章的評改,是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教師要運用好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旁批中多給予表揚,用委婉的方式對不足之處提出修改意見。
寫好一篇文章不容易,既要學生多下工夫,也要教師多輔導??傊诜e累、勤訓練、勤評改,定能有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