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佟佟
世界上恐怕沒有人比美國人更熱愛《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小說了,光是被改編上大銀幕就有五次之多,而2013年是最近的一次,也是最隆重的一次,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瑞·穆里根、托比·馬奎爾……全是好萊塢當下最時興的俊男靚女。影片上映之前的一年,時尚界已經(jīng)掀起一股“蓋茨比風”,各大時尚雜志早已紛紛辟出十來頁的大專輯大肆討論起“蓋茨比家的時尚盛宴”。當然最引人注目的是二十年代那紙醉金迷時光里女士們所穿的女裝和戴的珠寶,導演巴茲魯赫曼很有私心地派他的妻子牽頭時尚這一塊,請來的是著名的繆西婭·普拉達??娢鲖I·普拉達是少有成功的家族企業(yè)接班人,和為1974年經(jīng)典版不一樣的是,繆西婭沒有親自設(shè)計服裝,她只是在普拉達以及繆繆的服裝檔案庫中選擇四十套衣服來裝扮劇中人,這種方法可謂又討巧又省事。當然,不能不提的男裝則由美國品牌布克兄弟設(shè)計,這個低調(diào)趨向商業(yè)巨子的牌子在電影上映前夕,還特別推出限量版“了不起的蓋茨比”男裝系列,電影中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以及托比·馬奎爾穿著的華麗服裝同款都能在這個系列中找到。此舉顯然比中國的“例外”要專業(yè)和親民得多,這個由中國第一夫人穿紅了的牌子,其所有衣服都在它的專賣店找不著,心急火燎的公務(wù)員太太們只好在淘寶里辛苦地奮斗著。
2013年版的《了不起的蓋茨比》確實不負它時尚大片的職責,為了表現(xiàn)二十年代風格,導演選擇了愛情文藝片很少用的3D效果,這3D效果的唯一作用就是用來表現(xiàn)澳大利亞人想象的二十年代紐約的奢華,無論是在蓋茨比家徹夜舉行的舞宴,還是湯姆們和情婦們亂搞的公寓性情派對,或是那架由帝國大廈直沖而下的直升飛機,無一不顯示了導演對時尚界最大的敬意。但這敬意因為用力過猛而讓整部片子充滿了粗野的氣息,這讓蓋茨比家的時尚盛宴不像盛宴,反倒像一場華麗的馬戲團表演,在這場馬戲團表演里,菲茨杰拉德苦心經(jīng)營的那種陰郁蒼涼的氣氛被破壞得一干二凈,一個看透黃金女郎卻又不得不在自己的美國夢里奔忙的悲劇性人物變成了一個為愛癡狂的傻瓜蛋,這讓好演技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顯得無比愚蠢,徹底變成了托比·馬奎爾的配角。
與其說這是一部電影,不如說這是被各大品牌瓜分的時尚大戲,這正與原作者菲茨杰拉德的用意相反,菲茨杰拉德在這部小說詳細地描繪了1920爵士時代美國社交界的生活態(tài):“這是一個奇跡的時代,一個藝術(shù)的時代,一個揮金如土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嘲諷的時代?!钡拼慕芾嘛@然對描寫女主角的時髦衣服沒有太大樂趣,全文提到的女主角戴西的衣著僅僅是“戴西的臉在一頂三角形的淺紫色帽子下面歪身一邊”,而至于充斥著二十年代感的流蘇裝是在他描寫湯姆情婦的不屑描述中:“威爾遜太太穿的是一件精致的奶油色雪紡綢的連衣裙,是下午做客穿的那種,她在屋子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的時候,衣裙就不斷地沙沙作響”。除此之外,小說里沒有任何涉及裝束的語言。
影片在國外上映后,惡評如潮,巴茲·魯赫曼對名著發(fā)起了一次沖鋒,這一次明顯又失敗了,他的失敗也許在于在沒有拍的時候,他已經(jīng)被龐大的資本勢力所綁架。但在中國上映,此片票房卻很不錯,這也許正展示了一個非常微妙的關(guān)聯(lián):2013版的《了不起的蓋茨比》跟現(xiàn)世的中國的確很相襯,他們同樣都是在一個極盡享樂的黃金時代里,人們有花不完的錢,用不盡的荷爾蒙,聽不完的迷茫爵士,Art Deco運動和社會革命,華服,珠寶,花天酒地……但和所有的末世狂歡一樣,他們都具有無比的荒誕性,正因為歡愉如朝露,人人都知道它轉(zhuǎn)瞬即逝,但都在爭先恐后地把它們抓到手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