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曉雷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醫(yī)院腫瘤科,湖北孝感,432100)
胃癌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起病隱襲,其發(fā)病機制涉及多基因參與,預后與腫瘤轉移、浸潤等生物學行為密切相關[1]。表皮生長因子(EGFR)過度表達往往預示患者生存期下降[2],環(huán)氧合酶-2(COX-2)與新生血管的形成密切相關[3],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是一種與細胞增殖周期調控作用相關的蛋白[4]。本研究探討胃癌組織EGFR、PCNA及COX-2的表達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行手術切除的86例胃癌組織標本為研究對象,均經病理檢測證實,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齡38~80歲,中位數年齡65.3歲;腫瘤直徑<5cm者34例,≥5 cm者52例;腫瘤高分化20例,中分化36例,低分化30例;浸潤達到肌層者40例,未達到肌層者46例;淋巴轉移者48例,未發(fā)生者38例;TNM分期Ⅰ期12例,Ⅱ期24例,Ⅲ期36例,Ⅳ期14例。
標本常規(guī)甲醛固定、石蠟包埋、連續(xù)切片,采用免疫組化SP法檢測。EGFR鼠單抗及免疫組織化學SP檢測試劑盒均購自神州邁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抗PCNA單克隆抗體及抗COX-2單克隆抗體均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嚴格按說明書步驟進行操作。
陽性染色EGFR位于細胞質及細胞膜、PCNA位于細胞核、COX-2位于胞漿出現(xiàn)的棕黃色顆粒,選擇不少于5個視野,計數胃黏膜陽性細胞數(>500個),陽性細胞數<10%者計為陰性(-),10%≤陽性細胞數<25%為弱陽性(+),25%≤陽性細胞數<50%為陽性(2+),>50%為強陽性(3+)。
胃癌組織EGFR、PCNA及COX-2表達的陽性率分別為 41.9%(36/86)、59.3%(51/86)和44.2%(38/86),見表1;EGFR及COX-2與腫瘤浸潤濃度、TMN分期及淋巴轉移相關(P<0.05);PCNA與組織分化程度、腫瘤浸潤濃度、TMN分期及淋巴轉移相關(P<0.05),見表2。
表1 胃癌組織EGFR、PCNA及C OX-2表達情況(n)
表2 EGFR、PCNA及COX-2表達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PCNA與細胞增殖狀態(tài)相關,是反映細胞增殖活性的理想內源性標記物[5]。目前研究表明PCNA與多種惡性腫瘤的浸潤、轉移等生物學行為相關,PCNA的異常增高往往提示患者預后不良。PCNA是 DNA多聚酶б的輔助蛋白,是DNA復制過程所必需的,參與DNA合成,對細胞周期起調控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PCNA與胃癌患者的組織分化程度相關。PCNA在高、中分化組織中是有一定分布規(guī)律的,但是在低分化組織中并無分布規(guī)律,表明PCNA在癌組織中呈異質性分布,惡性腫瘤細胞并非均同步增殖。COX-2通過催化內源性前列腺素合成而參與惡性腫瘤的發(fā)生及進展[6],在正常組織中不表達,在胃癌組織中高表達,且與淋巴轉移、浸潤等相關,其作用機制主要包括促進新生血管的形成、抗凋亡作用、免疫抑制作用及增加侵襲性等[7]。因此,高表達的COX-2使腫瘤細胞凋亡減少、增殖加速、轉移及侵襲等生物學行為增強[8]。EGFR屬于酪氨酸激酶Ⅰ型受體家族,高表達的EGFR可促進惡性腫瘤細胞的增殖、侵襲轉移等[9-10]。在惡性腫瘤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EGFR與COX-2與血管生長因子的表達正相關,提示二者具有協(xié)同作用,共同促進了腫瘤的增殖及轉移侵襲。
本研究中胃癌組織EGFR、PCNA及COX-2表達的陽性率分別為41.9%、59.3%和44.2%;EGFR及COX-2與腫瘤浸潤深度、TNM分期及淋巴轉移相關(P<0.05);PCNA與組織分化程度、腫瘤浸潤濃度、TNM 分期及淋巴轉移相關(P<0.05)。胃癌患者EGFR、PCNA及COX-2高表達,三者與腫瘤的分期、浸潤、轉移等密切相關,可作為評估病情的有效指標。
[1]Shiyan L,Pintong H,Zongmin W,et al.T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hanced intensity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of gastric carcinoma using 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J].Ultrasound Med Biol,2009,35(7):1086.
[2]陳斌,羅榮城,陳健鵬,等.EGFR蛋白在人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價值[J].腫瘤防治研究,2008,35(2):113.
[3]王靜媛.肺癌組織中前列腺素 E合成酶和環(huán)氧化酶的表達及生物學意義[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9(6):825.
[4]趙魯笳,邢廣瑩,王美華,等.進展期胃癌P53蛋白和PCNA/cyclin的表達[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3(3):220.
[5]陸曉峰,陳剛.胃癌組織中 PCNA、COX-2、p53及EGFR的表達及其與預后的關系[J].山東醫(yī)藥,2012,52(41):39.
[6]杜娟,王景美,錢曉萍,等.COX-2、VEGF和EGFR在胃癌中的表達和意義[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0,18(12):2411.
[7]裴雛芳,李紅霞,李玉萍.特異性環(huán)氧化酶2與腎細胞癌血管增生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9(10):1460.
[8]肖煒明,丁巖冰,施瑞華,等.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組織環(huán)氧合酶2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J].中華腫瘤雜志,2008,30(9):668.
[9]魏學明,顧國利,任力,等.胃癌組織中EGFR、C-erbB-2、VEGF及COX-2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9,16(11):900.
[10]劉莉,姜勇,李麗,等.胃癌中EGFR、HER2及GST-π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四川醫(yī)學,2012,339(12):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