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紅立
(河南理工大學,河南 焦作 454000)
Randolph Quirk和Fries約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注意到一個語言現(xiàn)象,即在口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I think,you know,you see,well等修飾語,它們在話語中不起語義作用,不傳遞命題和語義意義,只對話語的理解起引導作用。幾乎與此同時,F(xiàn)ries也注意到了這種語言現(xiàn)象,他稱之為功能詞。此后眾多語言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其功能進行了探索,并與20世紀70年代開始真正形成了話語標記語研究,并逐漸成為建構(gòu)功能主義語言模式的語言學家研究的重點。目前,在這一研究領(lǐng)域影響最大的專著之一就是喬治敦大學的語言學系教授Deborah Schiffrin 1987年所著的《話語標記》,同時也是該領(lǐng)域的開山之作;另一本是斯德哥爾摩大學英語系的教授Britt Erman與1986年所著的 《英語中的一些語用表達法》。Erman首次在考察大量對話實例的基礎(chǔ)上對此類表達法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描寫。Stenstrom將所有的話語標記語按照交際和語用功能分為三類:(1)有語篇功能的,如 ah,mhm,oh等;(2)主要是語篇功能的,如please,I see,you know等;(3)既有語法功能又有語篇功能的,如anyway,in fact,now等。在我國也有不少人在研究話語標記語,諸如陳新仁、何自然、冉永平、于國棟、何安平、徐蔓菲等。迄今為止,研究口語以及書面語的話語標記語的人很多,但鮮有人研究中國大學生英語口語中話語標記語的使用。
Svartvik將well的語用功能分為兩類:修飾語和話語結(jié)構(gòu)標記語。當作為修飾語時,well對其前后語境承擔連接作用,可以表示不同的態(tài)度反應(yīng),例如同意、不同意、疑問等;作為話語結(jié)構(gòu)標記語,well對篇章的連貫起很大作用,亦可表示對某些話語的解釋。本文就中國大學生的口語話語標記語well進行調(diào)查,并與英語母語語料庫進行對比,旨在進一步歸納和總結(jié)中國大學生的英語口語話語標記語的使用特點。
話語標記語是會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對于人們順利和成功交流與交際意義重大。因此,作為英語的學習者非常有必要了解并學會運用。本文結(jié)合對中國大學生話語標記語的調(diào)查情況進行相關(guān)研究。
本研究將對以下幾個問題做個調(diào)查與問卷:
(1)中國大學生使用‘well’的情況與英語本族語者有什么不同?
(2)中國大學生在何種場合更容易使用‘well’?和英語本族語者是否相同?
(3)如果他們使用的情況不相同,其原因在哪里?我們應(yīng)該怎么提高大學生的話語標記語的水平?
本研究采用兩個語料庫的語料:(1)LLC London-Lund corpus of spoken English;London—Lund 語料庫是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牽頭研發(fā)的當代英語口語語料庫。(2)COLSEC College Learner’s Spoken English Corpus,是上海交通大學(楊惠中、衛(wèi)乃興等)開發(fā)的中國學習者英語口語語料庫。
本研究采用Wordsmith 5.0的檢索工具,運用單詞列表(wordlist)功能分析話語標記語,對兩個語料庫的話語標記語進行統(tǒng)計。采用詞匯檢索(concordance)功能觀察分析個別話語標記語在語篇中出現(xiàn)的位置及其使用情況,分析比較中國英語學習者和英語本族語話語標記語的使用情況。
中國學習者英語口語語料庫的形符數(shù)是90596,類符數(shù)是 10050,類符形符比是1.46,標準化類符形符比是 29.21,平均詞長是 3.93。
Well在LLC和COLSEC兩個語料庫中的頻率
中國英語學習者使用話語標記語well的頻率遠遠低于那些英語本族語者。
Well在COLSEC語料庫中出現(xiàn)位置的頻率統(tǒng)計
再看何安平和徐蔓菲所做的調(diào)查,見下表
Corpus 1st ICE-GB well COLT oh CHIN I think 2nd 3rd oh just just You know just oh 4th I mean right okay 5th You know well You know
ICE-GB是本族語者成人語料庫,COLT是本族語者青少年語料庫,而CHIN是高等中國英語學習者語料庫。由表可知,中國英語學習者更傾向于使用話語標記語I think,但是本族語者卻很少使用。這是因為在我們的母語中最常用的 “我認為”導致“I think”的過度使用與母語遷移有關(guān)。well在本族語者中使用頻率很高,但在中國學生中,使用率前五個話語標記語中也沒有出現(xiàn),頻率為0,兩者相差甚遠,說明了中國英語學習者對此話語標記語的習得不成功。
Well的使用功能總結(jié)
中國學生在 ‘well’的使用上和英語本族語差異很大。在LLC語料中,“well”會話功能很多。
(1)表示反對和拒絕時的緩和語。如,(We will miss Bill and Agatha,aren’t we? ) Well,we will miss Bill.在這個對話中乙方違背了 “合作原則”中質(zhì)的準則,只思念 Bill一人,乙方借助 well回答了部分內(nèi)容,而不提及Agatha,給對方留足了面子,達到了禮貌待人的效果。
(2)用作遲疑標記語和緩延標記語。如,(Aren’t you coming along?)Well,I guess I will.在這個對話中well用作一個“遲疑標記”(hesitation marker),這樣既可以避免過長的停頓,暗示對方自己講的話還未想好,也可以表示說話人因某種原因顯得言談猶豫。
(3)用作轉(zhuǎn)移話題的標記語。例如,(I hate it.)Well,lets go to lunch now.例句中說話人借助well來克制情感,以達到勸慰或同情的用意。另外,說話人對話語進行自我修正時,也常用到 “well”。這時 well用作“修正標記”(editing marker) 中的 “斷言修正”(claiming editing)如 ,I drove 90 miles an hour,well,85 all the way to Santa Fe.但是,在中國英語學習者的對話中,很多情況下,“well”都被用作遲疑標記語和緩和標記語。如,
1)A:Oh,I have no idea.
B:My…well,I think I'd better have…
2)A:So I really get confused.
B:Well,do you… eh… What…the…what…
3)A:I have my worries.
B:Well.Then…what…what worries is…這些例子中,“Well”保證了話語的連貫,但是也證明了中國英語學習者英語的學習能力差。
“well”另外一個功能是用來開始一個新話題。例如,
1)A:Hi,Winnie.
B:Hi.
A:Well,did you read the today’s newspaper?
2)A:Come on.I’d like to.
B:OK.Well,monitor,yousee,do you remember……由此可見,中國學生對話語標記語的使用和本族語者的使用情況差異較大。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典型的中國英語課堂教學方法是導致中國大學生對話語標記語不能夠成功習得的一個關(guān)鍵因素。中國的英語課堂教學忽略了學生的聽說能力。另外,話語標記語從未被重視過,老師很少講解標記語的使用情況,且課本中涉及也較少。
話語標記語是日常交流中的一種十分常見的話語現(xiàn)象,在話語中它的主要功能是語用的,而不是句法的,也不是語義的。對well的語用功能進行微觀研究,能幫助人們揭示言語交際的動態(tài)性和多功能性,即,話語組織結(jié)構(gòu)功能、信息傳遞功能和態(tài)度情感功能。不同的語境,well的功能和傳遞的話語信息也是不一樣的。說話者可以利用話語標記語喚起聽話人的參與和注意,形成連貫的話語、進而維持話語的正常進行。
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英語學習者和英語本族語者在口語表達時依賴的話語標記語不同,與英語母語者相比,中國學生使用話語標記語很少,與我們教學中的印象一致,還有中國英語學習者反復、過度地使用個別的諸如:and,but,very,I think,you know 等話語標記語,進一步反映出中介語對其巨大的影響力。本研究對于英語口語教學具有顯著的啟示意義,要想學好英語,中國英語學習者不應(yīng)該受到母語遷移的影響。
[1]冉永平.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學研究綜述[J].外語研究,2000,(4):8-14.
[2]黃大網(wǎng).話語標記研究綜述[J].福建外語,2001,(1):5-11.
[3]陳新仁.從話語標記語看首詞重復的含意解讀[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3):12-15.
[4]何安平,徐曼菲.中國大學生英語口語 Small Words的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6):446-452.
[5]張金萍,何安平.中國英語學習者習得小品詞well的發(fā)展特征研究[C]//語料庫語言學的研究與應(yīng)用.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4.
[6]何自然,冉永平.話語聯(lián)系語的語用制約性[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