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百桂 (大冶市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湖北 大冶 435100)
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常因各種原因不能采取手術治療,恥骨上膀胱造瘺是解決此類病人尿潴留的常用手段。長期留置造瘺管引流尿液,給患者生活帶來很大不便,而且完全陌生的引流管護理也讓他們茫然失措。有調查顯示53.7%的患者對膀胱引流護理知識不了解,92.5%的患者認為留置引流管對其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66.6%的患者會盡量避免甚至拒絕參加一般的社交活動〔1〕。因此,造瘺術后,對行永久性恥骨上膀胱造瘺術后的患者開展針對性自我管理教育尤為重要。
1.1 一般資料 2007年8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永久性恥骨上膀胱造瘺患者31例,病情穩(wěn)定,既往和目前無精神疾病和意識障礙,無理解力、定向力、記憶力等認知障礙;將患者按單、雙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對照組16例,干預組15例。對照組男13例,女3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8.48±2.56)歲。干預組男13例,女2例,年齡61~76歲,平均年齡(67.88±2.65)歲。兩組患者年齡、病情、文化程度、社會文化背景等方面比較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行膀胱造瘺前24 h對患者進行評估,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疾病相關知識宣教以及出院指導。干預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教育的基礎上,實施如下自我管理教育:根據(jù)患者不同的生理、心理、年齡、文化程度、社會文化背景等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法。具體方法包括口頭講解及書面形式教育,如我科自編的《膀胱造瘺患者的健康教育手冊》,制定健康處方供患者及家屬閱讀,示范教育及宣傳欄教育。出院前對患者的心理及引流管護理能力等方面作一次評估,出院后第2天、第7天、半個月、1個月、2個月以及3個月進行電話隨訪,以后每隔2個月再做一次電話隨訪,必要時可作家庭訪視,了解患者在家生活情況、引流管護理情況等,作針對性的自我管理教育?;颊呙吭聛碓焊鼡Q造瘺管時,專職護士與患者交流,對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引流管護理能力、家屬的生活支持方面進行了解,然后作有針對性指導。一年后跟蹤,并進行生存質量測評。
1.3 健康教育內(nèi)容
1.3.1 心理指導 受過專業(yè)心理知識培訓的護士通過與患者交流,對患者進行評估,及時了解患者心理動態(tài),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并對每位行永久性恥骨上膀胱造瘺患者講解造瘺術的必要性、效果、注意事項及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等,讓患者對疾病及治療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以消除其焦慮、恐懼、抑郁等心理,避免盲目樂觀或過分悲觀,使他們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同時對患者家屬進行造瘺護理知識宣教和心理輔導,爭取他們的支持和配合。
1.3.2 飲食指導 指導患者多飲水,每日2 000 ml左右。告知患者禁止飲酒,食物易消化及富有營養(yǎng),多食蔬菜水果以及粗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1.3.3 日常生活指導 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指導患者適當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動:散步、打太極拳等,鼓勵患者多與家屬交流,保持樂觀情緒,心情舒暢,對高血壓患者指導其正確服用降壓藥,注意體位改變時,動作不宜過快,以免引起頭暈不適;糖尿病患者注意按時定量服用降糖藥,外出活動防止低血糖發(fā)生。
1.3.4 造瘺管引流的護理 對膀胱造瘺患者,協(xié)助病人盡快適應生活習慣的改變,講解造瘺管及尿袋的性能,使用方法,護理不當可能發(fā)生的后果等。保持室內(nèi)清潔減少污染機會,指導患者每日定時開窗通風、換氣,衣服、被褥保持潔凈。保持局部造瘺口清潔干燥,應穿寬松衣褲,禁止淋浴。變換體位時,應注意尿袋的位置,一定要低于膀胱水平,以防止尿液回流膀胱造成感染。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扭結或滑脫,并且注意防止用力向外牽拉尿管,以免拔出尿管。學會觀察尿色及尿量變化,如引流液渾濁且壞死脫落組織較多,說明有膀胱內(nèi)感染,若不小心導管脫落、發(fā)生導管梗阻應到醫(yī)院請醫(yī)生處理。每2日換引流袋一次,每月來院更換造瘺管一次,造瘺管不宜持續(xù)放尿,一般2~4 h放尿1次〔2〕,以維持膀胱的自律功能。
1.4 生活質量的測定 患者術后一年來院復診時,用SF-36生存質量表對患者進行測評〔3〕。對兩組患者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及總體生活功能質量5個方面,根據(jù)量表統(tǒng)一規(guī)定進行評分并記錄,每個項目得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狀態(tài)越好,生活質量越高。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軟件行t檢驗。
1.6 結果 干預組患者總體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項目 對照組(n=16) 干預組(n=15) t值 P值60.76±0.25 66.70±0.26 64.76 <0.05角色功能 61.13±0.69 65.37±0.71 16.86<0.05情緒功能 63.08±0.42 67.75±0.40 31.65<0.05社會功能 58.15±0.33 62.52±0.32 37.39<0.05總體生活質量軀體功能243.12±1.01 262.34±1.02 52.196<0.05
2.1 心理因素對永久性恥骨上膀胱造瘺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留置造瘺管給生活帶來的不便以及每月更換造瘺管的經(jīng)濟負擔,長期留置引流管因護理不當引起感染等,都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使患者產(chǎn)生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情緒。同時,負面的情緒讓患者對自我角色的認同產(chǎn)生混亂。這些心理因素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衛(wèi)生宣教,教育方法是由當班護士對患者進行單向交流,加上對患者缺乏全面系統(tǒng)的評估,不能根據(jù)患者的心理、生理、年齡、社會文化背景等因素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及內(nèi)容,患者的心理壓力得不到有效的緩解。干預組采用專業(yè)、有針對性的自我管理教育,有專門的護士與患者進行雙向交流、溝通,患者情緒穩(wěn)定、正視現(xiàn)實、內(nèi)心的沖突得到及時化解,能夠以較為平和的心態(tài)接受終生留置造瘺引流給生活帶來的不便,具有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2.2 兩種教育方式對永久性恥骨上膀胱造瘺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對照組只給予患者常規(guī)的疾病相關知識宣教以及出院指導,教育內(nèi)容比較簡單,并且由于文化程度的不同以及理解能力的差異,患者對引流管護理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導致對造瘺管引流護理的結果有很大差異,不理想的護理結果導致患者軀體的嚴重不適,進一步加重其心理負擔,甚至有患者產(chǎn)生輕生念頭,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干預組是運用自我管理教育對患者進行全程的健康教育,輔以專門的護理人員終生隨訪指導的護理方法。患者學會如何護理引流管,避免感染、引流管堵塞以及脫落,懂得檢查引流管的通暢情況,學會觀察小便顏色,能堅持每月來院更換造瘺引流管。并主動與護理人員交流、溝通相關護理、心理及社會適應等問題,結果表明:干預組總體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
總之,通過自我管理教育,患者能建立并保持正確的生活方式,自理能力增強;能具有積極、平和的心態(tài),正視疾病現(xiàn)實;具有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能積極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及適宜的戶外活動,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1 黨華伸.長期留置導尿不引起膀胱攣縮的探討〔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1):59.
2 方積乾.生存質量測定方法及應用〔M〕.北京:北京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113-4.
3 張海霞,劉淑嫻,鄧慧芳,等.留置膀胱引流管家庭護理現(xiàn)狀調查分析與護理對策〔J〕.廣州醫(yī)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