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衛(wèi)國,何 靜(.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檢驗科,廣東廣州 50405;.廣州醫(yī)學院第四附屬醫(yī)院檢驗科,廣東廣州 5447)
早期腎損傷沒有明顯臨床癥狀,腎臟病變尚處在可逆階段,早診斷、早治療對改善腎功能預后意義重大。本研究通過觀察不同程度腎功能損傷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尿素(U-rea)、肌酐(Scr)水平的變化,探討CysC對早期腎功能損傷的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腎內科收治的患者87例,男49例、女38例,年齡10~69歲,平均43.1歲,其中腎衰竭21例、腎功能不全66例,根據(jù)內生肌酐清除率(Ccr)分為4組,腎功能不全代償期組27例(Ccr 51~80mL/min)、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39例(Ccr 20~50mL/min)、腎衰竭組21例(Ccr<20mL/min)。同期于本院體檢健康者31例納入對照組,男16例、女15例,年齡28~51歲,平均35.5歲。
1.2 儀器與試劑 AU5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Olympus)。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CysC檢測試劑(四川邁克),酶法Urea檢測試劑(上海科華),酶法Scr檢測試劑(日本第一化學藥品株式會社)。
1.3 方法 采集所有受試對象空腹靜脈血4mL,25℃、3 000 r/min離心10min后分離血清標本用于CysC、Urea及Scr檢測。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顯著性檢驗水準為α=0.05,P<0.05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不同患者組間CysC濃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患者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腎功能不全代償期組及失代償期組CysC異常率明顯高于U-rea、Scr(P<0.05)。
表1 各研究組CysC、Urea、Scr濃度及異常率比較[±s或%(n)]
表1 各研究組CysC、Urea、Scr濃度及異常率比較[±s或%(n)]
組別 n Cy異常率腎功能不全代償期組 27 1.12±0.47 63.0(17) 4.93±2.41 25.9(7) 81.06±14.33 14.8(4)sC濃度(ng/mL) 異常率Urea濃度(mmol/L) 異常率Scr濃度(μmol/L)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組 39 1.77±0.53 87.2(34) 5.65±2.53 59.0(23) 91.25±19.13 51.3(20)腎衰竭組 21 3.45±1.76 100.0(21) 31.72±6.32 100.0(21)167.40±27.15 100.0(21)對照組 31 0.62±0.34 0.0(0)4.49±1.87 0.0(0)74.83±12.67 0.0(0)
血清Urea、Scr、Ccr水平與腎小球濾過功能存在一定相關性,是用于判斷腎功能的常用指標,但檢測結果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如飲食、標本收集誤差、分析方法干擾等[1-2],不能準確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血清Urea、Scr均屬于晚期腎功能損傷評價指標,當血清Urea、Scr濃度升高時,約已有60%以上的腎單位受損,對于早期腎功能損傷診斷價值不大[3]。腎小球濾過率(GFR)用于腎功能評價的最重要指標。GFR指在一定時間內通過腎小球的血液量,不能直接測定,必須借助某種物質的腎清除率來反映,最常用的菊酚和部分放射性核素物質因影響因素少,被認為是測定GFR的“金標準”[4]。然而,GFR檢測費用高、操作煩瑣,受年齡、性別和體表面積影響大,無法用于危急患者急診檢測,臨床應用有限。Ccr雖然與GFR有較好的相關性,但檢測時需要同時測定血液及尿液標本,需要連續(xù)收集4~24h尿液,記錄患者身高、體質量,操作煩瑣,且結果易受肌肉量、體表面積等因素影響。此外,當腎衰竭時,肌酐清除的旁路途徑增加,此時Ccr水平不能真實反映GFR,影響了對早期腎損傷診斷的及時性、準確性。
CysC是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劑家族成員之一,可在多數(shù)有核細胞中以恒定速度持續(xù)合成,無組織特異性,且合成量不受年齡、性別、體質量、炎癥等因素影響[5]。CysC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生理條件下帶正電荷,能從腎小球自由濾過,完全被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后降解,不再返回血液中,且腎小管上皮細胞不分泌CysC。因此,CysC血清濃度主要由GFR決定。CysC的生物學特性使其成為滿足理想內源性GFR標志物要求,且優(yōu)于Scr的腎功能標志物。當腎小球出現(xiàn)輕微損傷時,血中CysC濃度即可出現(xiàn)升高,并隨病情加重而逐漸升高,是反映早期腎損傷的敏感標志物之一[6-7]。
本研究中,腎功能不全代償期患者CysC異常率已高達63.0%,明顯高于Urea、Scr異常率,說明CysC能夠較為靈敏地反映早期腎損傷。而且,其濃度變化與腎功能損傷程度呈正相關。CysC能夠較為敏感地反映早期腎損傷導致的GFR水平的變化,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Littorin B,Sundkvist G,Hagopian W,et al.Islet cell and 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ies present at diagnosis of diabetes predict the need for insulin treatment.A cohort study in young adults whose disease was initially labeled as type 2or unclassifiable diabetes[J].Diabetes Care,1999,22(3):409-412.
[2]Mimura Q,Qian RL,Murakami K,et al.Current Status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East Asia[M].Amsterdam,Netherlands:Elsevier,1994:89-92.
[3]周鐵成,楊小云,秦慶.胱抑素C測定在腎臟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08,23(3):107-109.
[4]李素萍.血清胱抑素C與尿微量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醫(yī)學檢驗雜志,2008,9(2):61-63.
[5]李海霞,張春麗,徐國賓,等.健康人群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與肌酐分布及其評價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小球濾過率功能的比較研究[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6,29(11):970-974.
[6]李曉娟.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的臨床應用[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4,25(2):92-93.
[7]Jovanovi D,Krstivojevi P,Obradovi I,et al.Serum cystatin C and beta2-microglobulin as markers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J].Ren Fail,2003,25(1):1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