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進
(昭通學院 外國語學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像其它傳統(tǒng)的多數(shù)英語課程一樣,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在課堂中一般也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即,教師在上面教,學生在下面被動地接受。具體的做法是,教師先放視頻或錄音給學生看或聽,然后再放并逐字逐句進行講解,完了之后,再放視頻或者錄音,直至學生完全掌握。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知識能力為目的,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卻沒能得到很好的調(diào)動,實際使用語言的能力沒有受到重視和培養(yǎng),各方面的學習智能因素也沒能得到有效的挖掘和開發(fā)。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提出 “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yīng)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yīng)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盵1]所以,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我們應(yīng)把培養(yǎng)學生實際使用語言的能力放在教學的第一位,并把學生的各種智能在實際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充分開發(fā)出來。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fā)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1983)在Frames of Mind(心智的結(jié)構(gòu))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2]他認為人的智能因素包括以下九方面的內(nèi)容:(1)語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指在聽、說、讀、寫方面有著較強的表達能力。像演說家、律師、記者、播音員、節(jié)目主持人、相聲演員等就有著較強的語言智能。(2)數(shù)理邏輯智能 (Logical-Mathematic Intelligence):指有著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對某事物或現(xiàn)象能夠輕松地進行邏輯性較強的分析和歸納。那些從事數(shù)字工作研究的人,如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會計、電腦編程人員等在這方面就有著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3)視覺空間智能 (Spatial Intelligence):指對視覺空間有著較強的感知,并能輕松地進行立體思維。像建筑師、雕塑家等就有著較強的空間智能。(4)身體運動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指在動作表演及模仿方面有著較高的天賦,擅長運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如運動員、舞蹈演員等在這方面能力就較強。(5)音樂節(jié)奏智能 (Musical Intelligence):指對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較為敏感,有較強的音樂欣賞和模仿能力。如歌唱家、作曲家、指揮家、音樂制作人等在這方面表現(xiàn)出的能力就顯得特別突出。(6)人際交往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指善于察覺并區(qū)分他人的情緒、意圖,在與人交往和合作方面能力較強。像一些擅長社交和公關(guān)的人員就有著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7)自我認知智能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調(diào)節(jié)情緒,能夠辨認自己與他人相同和不同之處,也叫自省的能力。如政治家、哲學家、心理學家、教師等在這方面就有較出色的表現(xiàn)。(8)自然觀察者智能 (Naturalist Intelligence):指善于觀察自然界的各種物體及它們的各種形態(tài),能較輕松地進行辨認和分類。如生物學家及那些長期從事打獵、耕種的人在這方面就有較強的智能。(9)存在智能 (Exist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于思考人存在于地球上的原因及其它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等問題。善于思考生命與死亡等問題的人在這方面就有較強的智能。最初,加德納教授只提出了前七種智能,后兩種智能是后來補充進去的。在這里,我們只探討前七種智能理論在大學英語視聽說中的應(yīng)用。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都同時具有強勢智能和弱勢智能。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教師既要發(fā)展學生的強勢智能又要注重開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弱勢智能;既要注重體現(xiàn)課程內(nèi)容的知識性,又要注重課程內(nèi)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要設(shè)計出多種形式的課堂交際活動,并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另外,教師還要重視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及多元化的評價手段,要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法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要充分調(diào)動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力爭把學生的各項智能都能充分的挖掘和開發(fā)出來。我校所使用的視聽說教材是新世紀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該教材的設(shè)計理念完全是根據(jù)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來設(shè)計的,如課堂教學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重視開發(fā)學習者的自我潛能,注重“情感”和“態(tài)度”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和力量,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自主式學習”、“合作學習”等學習方法以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等。該教材采用了原版影音素材,語言真實地道,內(nèi)容新穎,題材多樣,生動有趣,形式活潑,能最大程度地夠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進行語言智能的培養(yǎng)。正如Stempleski & Tomalin(1990)所認為的那樣,音像結(jié)合的教學手段比任何一種教學媒體能更加全面而真實地展示語言信息。[3]
對語言智能培養(yǎng)。學生通過教學視頻中真實人物的言談舉止、喜怒哀樂等表情以及音頻上真實的語言材料,能夠如臨親身般感受和了解到西方國家人們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性格和心理等文化因素。每次看完或聽完材料后,教師可根據(jù)視頻內(nèi)容或音頻內(nèi)容進行提問,或者叫學生進行口頭復述,或者分小組進行討論,還可以做一些書面練習,檢查和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傊?,通過課堂中聽、說、讀、寫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學生的語言智能就自然能得到一定開發(fā)和培養(yǎng)。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給予語言智能較弱勢的學生盡可能多的鼓勵和幫助,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些課堂交際活動中去,從而提高自己的語言智能。另外,在教學中,教師除了正常使用教材上的內(nèi)容外,還可以適當補充一些較經(jīng)典的西方電影,如:《簡愛》、《音樂之聲》、《飄》、《愛情故事》、《魂斷藍橋》、《辛德勒的名單》、《肖申克的救贖》、《獅子王》等。一方面可以給相對枯燥的教學注入一些新鮮活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多的了解西方文化,更好地培養(yǎng)自己的語言智能。
對數(shù)理邏輯智能的培養(yǎng)。在視聽說教學中,每看完一段視頻或聽完一段音頻后,教師可以叫學生就那段內(nèi)容進行簡單的歸納、總結(jié),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在歸納、總結(jié)的過程中,學生就需要有一定的邏輯組織能力。如在新世紀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一冊第一課第二部分City Life中,Sun-h(huán)ee的表弟要來紐約看她,而她由于某種原因要去幫一個同事上課,不能到機場去接她的表弟,于是,Sun-h(huán)ee叫Tara代她去接…。放完這段視頻后,教師可叫學生根據(jù)視頻內(nèi)容并參照課本中的圖片按照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概述一下故事情節(jié)。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語言邏輯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另外,教師還可選擇一些涉及數(shù)字邏輯推理的對話拿給學生訓練,以培養(yǎng)他們的數(shù)理邏輯智能。如:
A:Would you hurry up?The party starts at 2∶30.
B:We still have half an hour to get there.
Q:What time is it now?
對視覺空間智能的培養(yǎng)。立體、生動、多彩的畫面在教學中更能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視聽說教學中播放的原聲影片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材料,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如動畫片《獅子王》、《冰河世紀》等具有一流動畫特技和空間視覺效果的影片就能充分的激發(fā)出學生的視覺空間智能,能使學生在觀看影片時會更加專注里面的對白和內(nèi)容。另外,教師在教學中對自己相應(yīng)的PPT課件里畫面的空間視覺效果也要特別注意,如重點、難點、答案及所糾正的錯誤等可用特殊字體或者顏色進行一定處理,使其看上去能顯示出特有的視覺空間效果。如果畫面顯得單調(diào)乏味,學生的注意力就很難集中起來。
對身體運動智能的培養(yǎng)。視聽說教材視頻和電影里面的內(nèi)容不僅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真實語言交際場景,而且還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生動的肢體語言。這些肢體語言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能激發(fā)他們的身體運動智能。學生還可以通過人物的喜怒哀樂、舉手投足、衣著體態(tài)等了解中西方非語言交際的異同。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shè)計一些既有語言行為又有非語言行為的交際活動,通過叫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和模仿能夠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非語言交際能力。另外,教師在課堂中和學生交流時也要盡量多使用一些常見的肢體語言,并鼓勵學生使用。
對音樂節(jié)奏智能的培養(yǎng)。一般說來,不少學生對音樂節(jié)奏都比較敏感。在有音樂作為背景的教學中,多數(shù)人能夠打起精神,很好地集中起注意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通過音樂來學習英語,以激發(fā)他們的音樂節(jié)奏智能。新世紀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每一課里面雖配有一定背景音樂,但不足以用來開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智能。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可以通過補充一些經(jīng)典的英文歌曲和歌舞類電影來加以彌補。如,可挑選Yesterday Once More,Say You Say Me,Love Story,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等經(jīng)典英文歌曲,還可把像《音樂之聲》之類的電影介紹給學生。學生通過模仿這些歌曲,不僅能增強自己的音樂智能,而且還能學到很多地道的英語表達及讀音。把音樂和教學內(nèi)容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能讓學生學得更輕松。
對人際交往智能的培養(yǎng)。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語言應(yīng)用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還要重視在學生語言能力的應(yīng)用過程中來培養(yǎng)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在課堂中,成對或小組活動就是最好的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方式。教師事先應(yīng)對各個學生的智能情況有比較清楚的了解,在活動中最好把各種智能的學生分在一起。這樣,在這方面智能較強的學生在討論中就會積極主動地帶動其他小組成員參與活動,學生的集體觀念、團隊精神、合作意識等通過這種方式就能得到進一步加強和培養(yǎng)。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要注意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多鼓勵不愿與人交往或不愛講話的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學會與人相處。
對自我認知智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往往都不一樣,有的學生自我認知能力要好一些,有的卻要差一些。例如,那些認識到自己的語音、語調(diào)較好且有足夠自信心的學生在課堂中總是會主動回答老師問題或是朗讀課文或是進行對話等;而一些缺乏自我認識和自信,本來語音、語調(diào)也不錯的學生反過來卻不敢開口;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少數(shù)一些語音、語調(diào)較差的學生在課堂中也會積極爭著表現(xiàn)。教師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一定要多注意對這些學生自我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對他們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一定要多給予肯定和鼓勵,‘good’,‘wonderful’,‘excellent’等詞要隨時掛在嘴邊。當然,在肯定他們優(yōu)點的同時也要較委婉地指出他們所存在的問題,并讓他們進行反思。這樣,他們就能對自己有一個較清楚的認識,在今后的學習中他們就能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勢并克服不足,各方面的能力就能取得較大進步。
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語言知識能力,而且還要注重對他們學習中各種智能的培養(yǎng)。多元智能理論強調(diào)的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多地設(shè)計一些能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求和智能要求的課堂交際活動,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這些活動。另外,在教學中教師要采取有效的、多樣化的評價機制,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并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力爭把他們的各種智能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充分挖掘出來。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Howard Gardner.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3]Stempleski,S & Tomalin,B.Video in action:recipes for using video in language teaching[M].Hemel Hempstead: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UK)Limited,1990.
[4]戴維·拉齊爾.智慧的課程:利用多元智能發(fā)掘?qū)W生的全部潛力[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5]沈彩芬,程東元.多元智能理論與外語教學[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4):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