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璐
應用語言學家Little提出,“從本質(zhì)上說,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對學習過程和學習內(nèi)容的心理關(guān)系問題”,美國認知心理學家Brunner提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從社會建構(gòu)主義視角看,課堂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在互動式教學環(huán)境中積極構(gòu)建知識的過程,教師作為主要互動對象,對學習者個體的知識構(gòu)建過程起著不可或缺的中介者的作用。Littlewood將學習者在教師指導性介入前提下的學習自主行為稱為“后攝自主”(reactive autonomy),將完全獨立于外界影響的學習自主行為稱為“前攝自主”(proactive autonomy),并且指出后攝自主的學習行為對東方學生可能更有效果。中介理論認為兒童的學習離不開父母、老師的干預,需要這些有重要意義的學習中介者提供合適的刺激并干預兒童對刺激的反應。Williams & Burden(2000)在充分考慮中介對象能動作用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詮釋了教師作為中介者的職責。
大學英語自主式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介入大體可分為積極性的引導和禁令性的干預兩種方式。積極性引導強調(diào)教師采取主動為學習者提供幫助,針對學習者的困難給予鼓勵和獎賞的指導性建議。教師可以與學生當面交談或是在學習網(wǎng)站的班級論壇中與學生溝通交流,及時肯定和鼓勵他們的進步,發(fā)現(xiàn)他們學習中的失誤和困難,從心理上、知識上、方法上加以引導和幫助,為他們提供合適的學習材料和學習策略,使他們循序漸進地進入自主學習。禁令性干預是消極介入方式,主要是在學生確實存在嚴重問題而固執(zhí)己見的極端情況下,教師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而適時介入,實施針對性的干預和制止。教師布置適當?shù)膶W習任務,定期監(jiān)督和檢查完成情況,還可以規(guī)定學習者學習成績的評定與其平時自主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相關(guān),注重學習者的平時學習情況。
教師應當因人因事,合理地采用介入手段,將積極鼓勵引導與禁令性干預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使教師的介入能真正服務于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服務于大學英語教學的總體目標要求。
本課題在一學年內(nèi)(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對同一年級的不同班級采取不同的教師介入方式,論述教師介入的最佳方式及其效果,研究何種教師介入方式較能提高學習者的自主性,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增強語言技能和自主學習能力,最終能更有效地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
通過對實證研究的結(jié)果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的介入與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以及學習者英語能力的提高之間是存在相關(guān)性的。具體來說,教師的介入有助于提高學習者對于自主學習的認知,有助于保持學習者的學習動力,有助于增強學習者對于自主學習的控制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習者對于自主學習進行自我評價的能力。
1.規(guī)劃階段。對于大一新生而言,“自主學習”可能是一個全新的術(shù)語,因此教師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讓學習者能夠適應自主學習模式。在規(guī)劃階段首先是讓學習者做好心理準備,具體采取的方法是使學習者了解大學英語教學整體要求和安排,從理論上為學習者闡述何為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環(huán)境中教師和學習者的角色轉(zhuǎn)換以及幫助學習者制定學習目標。為防止學生極端地認為自主學習就是不需要老師的學習,需要向?qū)W生特別說明的是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并沒有被削弱,教師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通過講座或討論的形式幫助學生從傳統(tǒng)學習模式過渡到自主學習模式。
2.學習階段。在自主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觀察監(jiān)督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并評價學習者對于學習的自我管理行為,必要的時候教師應該給予學習者一些有益的指導以幫助學習者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教師在這一階段積極指導性的介入對于學習者長期自主學習習慣的形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通過分析在實驗階段筆者采取的教學活動所產(chǎn)生的效果,現(xiàn)總結(jié)出一些切實有效的教師介入方法。
在學習者進行學習活動之前,教師應向?qū)W習者介紹清楚所要完成的每個學習任務之間有著共通的一些目的,讓學習者知道通過完成這些任務可以獲得哪些知識和技能,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習者對于自主學習更有動力和目標性。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盡力幫助學習者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多運用一些鼓勵的言語,以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者自主學習的效率。另外,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組織有效的課堂活動。在課堂活動中,教師應充當引導者的角色,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將學習策略傳授給學習者,使學習者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運用這些學習策略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
3.課外及評價階段。在課外學習及評價過程中,首先教師應幫助學習者選擇合適的地道的課外學習材料,包括一些書籍、報紙、雜志以及英語學習網(wǎng)站的信息,材料的難易程度應適中,要能夠滿足絕大部分學生的需求,這樣就能使學習者在課外學習過程中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獲得更多的知識。其次,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外活動(第二課堂活動),例如英語角、英語競賽、英語戲劇表演等。參與一定的課外活動有利于降低學習者的學習焦慮,激發(fā)學習者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除此以外,教師應幫助學習者在完成學習任務后運用多種評價手段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其中自我評價是自主學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評價,自我評價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學生學習再鞏固的過程。
1.布置任務及時批改。針對有些學生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錯誤的學習行為,教師應給他們布置一些硬性的學習任務,其目的在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教師還應設定完成任務的最后期限,在學生交上作業(yè)以后,教師應及時批改并把批改意見及時反饋給學生。當學生發(fā)現(xiàn)教師也在為他們的學習付出努力的時候,學生也有可能會對自己的學習盡最大的努力。
2.任務的完成情況與成績掛鉤。教師應利用學生關(guān)注學習成績的心理,將總評成績的評定與平時學習的表現(xiàn)掛鉤。在學期初,教師應該向?qū)W生解釋清楚本學科的總評成績的評價方法,現(xiàn)在所倡導的形成性評價注重的是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因此,教師應適當提高學生平時學習表現(xiàn)在總評成績中的比例。平時學習表現(xiàn)包括到課率、參與課堂活動的表現(xiàn)、任務完成情況、自主學習的表現(xiàn),其中對學習任務完成情況應在平時學習表現(xiàn)中占較大比例。
3.監(jiān)控學習者的在線自主學習。在線學習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在線學習有一定的優(yōu)勢。然而,必須指出的是,網(wǎng)絡對于學生有太多的誘惑,會分散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如何監(jiān)控學習者的在線學習,確保自主學習的效率成為困擾教師的問題。在進行課堂在線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技術(shù)手段限制學生所能實現(xiàn)的網(wǎng)絡鏈接,能實現(xiàn)的鏈接主要是包括一些英語學習的網(wǎng)站。另外,在技術(shù)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主控臺對學生的在線學習進行實時監(jiān)控,在主控臺電腦的屏幕上教師可以監(jiān)控每位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應特別關(guān)注那些所謂的問題學生,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應立即予以制止。除了課堂上有限的在線自主學習時間以外,課后學生還應進行獨立的在線學習,教師可以通過檢查學生的學習記錄進行監(jiān)控,包括學習時間和任務完成情況。同時學生在線學習的表現(xiàn)也應在總評成績中占到一定的比例。
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正經(jīng)歷著改革階段,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改革的重點所在。自主學習對于學生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同時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幫助學生適應自主學習模式,首先教師自己應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應重點教授學生一些有效的學習策略。學生的自主學習絕不是完全脫離教師的獨立學習,教師的幫助和介入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應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自主學習的模式,教師以何種方式介入學生的自主學習是較有效的,希望本研究的一些結(jié)果能夠?qū)Υ髮W英語教學和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1]華維芬.試論外語教師在自主學習模式中的定位[J].外語研究,2001(3):76-79
[2]何曉東.國內(nèi)自主英語學習研究中的若干問題[J].外語界,2004(4):10-14
[3]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4]教育部高教司組織編寫.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大學英語教學試點工作成果匯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5]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6]陶竹.論自主學習模式下外語教師的角色[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2)
[7]徐錦芬,占小海.國內(nèi)外“學習者自主”研究述評[J].外語界,2004(4):2-9
[8]龔嶸.大學英語自主式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角色探微[J].外語界,2006(2):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