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炳洲,王安靜
(西安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陜西西安710054)
快樂是人類的一種愉悅的主觀感受,它存在于一切有苦樂感的生物中,是人類行為的終極目地。把快樂體驗聯(lián)系到“數”的意義,是從倫理學家邊沁開始的。邊沁不僅是快樂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對快樂“數”的研究是其最大的特色[1]??鞓分笖涤址Q主觀快樂感,是以百分數(十分數、一分數)表示的人們的主觀快樂滿足程度。目前,國內外使用的快樂指數、主觀幸福感、滿意度等指標多出自心理學、社會學,并以單純測度人的主觀幸福感、滿意度或快樂感為主,其方法是以一套設置為關于快樂與幸福的從非常不滿意到非常滿意的單一指標調查表或結構性量表來進行測度[2]。
高校教師的主觀幸福感處于較高水平,性別、年齡、職稱、專業(yè)對高校教師的主觀幸福感有顯著影響[3]。邱秀芳、劉兵采用自測健康評定量表、生活滿意度量表、情感平衡量表及應對方式問卷,對廣東省24所高校教師進行調查,得出當前高校教師的主觀幸福感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自測健康處于中等水平,應對方式對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良好的預測作用[4]。
學校是學生實現(xiàn)社會化、形成健康人格的主要場所,而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源頭之一。隨著高校的擴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教師面臨著從未有過的挑戰(zhàn)和壓力。陜西是教育資源大省,高校數量和學生規(guī)模均居全國前列,建立面向高校教師群體的快樂指數研究意義重大。本研究提出針對高校教師的快樂指數評價體系,根據問卷和實地調研獲取陜西省高校教師的客觀測試和主觀自我評價數據,測量陜西省高校在職教師的快樂指數,并從地域分布、職業(yè)環(huán)境、年齡差異、學歷學位、專業(yè)職稱、收入報酬、院校聲譽等維度逐一分析,發(fā)掘教師群體的快樂源與痛苦源,透視高校校園生態(tài)與教師職業(yè)傾向。本研究所得結論,為強化陜西教育資源優(yōu)勢,深化高校改革,建設和諧校園,均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與借鑒價值。
通過訪談法以及閱讀文獻的方法,總結出高校教師快樂指數的影響因素,設計出初始問卷,并對容易產生混淆、表述內容相近的問題進行了修正。問卷由基本信息以及影響因素兩個部分構成。基本信息部分包括性別、年齡、最高學歷、學校類型等12個題目。影響因素部分有21個影響因子,針對每個因子設計了兩個意思相同但表述不同的題目。各個因子得分為兩題得分的平均值,在對滿意度這樣的心理感知量進行測量時,這種方法提高了問卷的信度。度量上采用五點李克特量表,備擇項為“非常滿意”“滿意”“比較滿意”“不大滿意”“不滿意”,對應得分為5~1分。個案得分越高,滿意度越高,快樂指數越高。對于初始問卷,首先在西安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隨機發(fā)放27份,得出問卷的Cronbach系數等于0.868 7,表示問卷的信度非常好。問卷的效度分析主要采用結構效度分析,結構效度分析所采用的方法是因子分析。從本文的第四部分的因子分析中用于評價結構效度的主要指標累積貢獻率、共同度和因子負荷可以看出,本問卷的效度較好。
課題組在西安市分別選擇一所985、211以及普通本科院校,在陜西的一個小城市選擇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在每一所院校發(fā)放問卷時,采用隨機發(fā)放的形式在各個院系發(fā)放。發(fā)放問卷的方法為在校車上發(fā)放以及到學校的各個院系發(fā)放問卷??偣彩盏?94份有效問卷,各個學校收到的問卷分別為80份、93份、140份、81份,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問卷的具體數據
對影響因子的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指標的降維處理采用因子分析。分析工具為SPSS11.5統(tǒng)計軟件包。
本文的核心主要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的方法,在不考慮21個因子權重的情況下,研究了性別、年齡、已獲取的最高學歷、所任職學校的類型等,與高校教師快樂指數得分高低的聯(lián)系;第二部分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對21個影響因子進行降維處理,最終提取了10個公因子,這10個公因子基本上能夠代表陜西高校教師快樂指數影響因素的大部分信息。
各個因子得分的均值如表2所示。
表2 各個因子得分的平均值
從各個因子得分的平均值來看,健康感覺、學術氛圍、學校管理制度、生活狀況、硬環(huán)境、軟環(huán)境、收入滿足這幾個因子的得分不高,得分均值都不超過2.784。硬環(huán)境主要指學校的教學、辦公環(huán)境及教學設備。軟環(huán)境主要指學校教學、科研管理制度的公正、公平性以及教師評價和考核方式的公平性。學校管理制度以及收入滿足這兩個因子的得分均值分別為2.272和2.121,高校教師對學校管理制度以及收入滿足基本上處于不大滿意的狀況。收入是教師生活的基礎,有了充足的收入,教師才能靜下心來搞科研。在394份有效問卷中,有29份對最后一道題“如果您認為還有其他因素對陜西高校教師快樂指數有顯著影響,請在下面列出”做了回答,其中17份問卷提到收入低,有些老師甚至用收入太低太低來形容。因此,學校要制定合理的薪酬體系、激勵措施,提高教師的待遇。問卷中的學校管理制度主要指教師是否有機會參與學校的行政決策,管理者做決定的民主性以及學校領導讓教師參與學校的決策以及各種改革情況。從得分來看,高校教師對學校的管理制度不大滿意。學校應適當的讓教師參與一些決策,讓教師的切身利益得到實現(xiàn)。對于硬環(huán)境,高??赡苡捎谫Y金問題,短時間內不可能得到解決,但軟環(huán)境是可以適當做出改變的。學校應制定規(guī)范的科研管理條例,確??蒲泄芾碇贫纫约敖處熢u價和考核方式的公正、公平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教師才能靜下心來搞科研。
問卷中影響高校教師快樂的因子共有21個。整份問卷的總分為105分,轉換成百分制,得到各所院校中教授、副教授、講師得分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以及標準差(如表3所示)。由于助教與未定級教師的問卷比較少,為了避免因此帶來的較大誤差,這里不予考慮。
通過對表3的數據進行分析可知,985、211、西安市普通本科、小城市普通本科教師的得分,總體上呈現(xiàn)順序下降趨勢。這是因為,985、211院校名氣大,能夠申請到的科研項目比較多,經費比較充足,學校的各個方面都比較完善,教師自然對物質生活以及經濟生活滿意度比較高。對于特定的學校,教授、副教授、講師的得分基本上呈現(xiàn)遞減的趨勢。小城市普通本科學校教授的得分比副教授和講師的得分低,這可能是由于教授的問卷只有4份,屬于小樣本產生的誤差。教授的生活滿意度顯著高于副教授的生活滿意度,教授和副教授的生活滿意度都顯著高于其他職稱教師的生活滿意度[5],這與本文的研究結果基本相吻合。
表4 樣本的性別差異
對表4的數據進行分析可知,從總體數據來看,985、211、普通本科院校的男、女教師得分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對于特定學校,男教師得分高于女教師得分,這可能是因為男教師在大學里比女教師更受學生歡迎。一般來說,在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男教師比女教師更會調節(jié)自己的心情。女教師得分低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女教師不僅要完成學校規(guī)定的任務,回到家還要干家務,照顧孩子,事情比較繁瑣,容易引起煩躁,看待事物可能沒有男教師那樣積極,對有些方面的滿意度自然低一點。但是,西安市普通本科學校女教師得分的平均分卻比男教師高,這可能是由于該學校的政策不同,對女教師比較照顧,進而滿意度提高了。男女教師都有較高的得分,主觀幸福感均較高,男教師的得分高于女教師,且兩者存在顯著差異[3],這與本文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表5 樣本的學歷、年齡、任教專業(yè)差異
樣本的學歷差異。由表5的統(tǒng)計數據可知,最高學歷為博士比最高學歷為碩士和本科的得分高,快樂指數也相對高,而最高學歷為碩士和本科的得分相差不多,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不同。一些學者的研究認為,學歷為本科的教師的主觀幸福感的得分最高,博士學歷的高校教師的主觀幸福感得分最低[3]。不同職稱的教師在主觀幸福感各個維度上均未發(fā)現(xiàn)顯著差異(p>0.05)[6]。博士學歷的教師得分最高,是因為博士往往在學院起到學科帶頭人的作用,而且承擔著許多重大課題和項目,在學院以及學校更受到重視。擁有博士學歷的教師更容易申請到重大項目,有充足的科研經費,經濟生活自然比較好。一些擁有博士學歷的教師還在學院擔任一些重要的職務,在學校有較高的地位,從經濟來源以及心理感知方面來看,滿意度自然高,快樂指數也相對高。另一方面,擁有博士學歷的教師學識相對淵博,在做科研項目以及教學的過程中更能游刃有余,也更受學生的歡迎。
樣本的年齡差異。由表5可知,60歲及以上的教師得分最高,其次是51~59歲的教師以及30歲及以下的教師,得分最低的是31~40歲的教師,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也有所不同。教師的生活滿意度隨年齡的增加而增高,20~29歲年齡段教師的生活滿意度最低,60歲以上教師的生活滿意度最高[5]。這是因為,60歲以上的教師面臨著退休,已基本上取得了自己所想要的成就,而且有了一定的聲望。事業(yè)不再是他們的主要關注點,他們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以及精神狀態(tài)。他們有著豐富的生活閱歷,看待事物比較客觀,更能以平常心對待生活,對各方面相對比較滿意。51~59歲的教師也已基本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獲得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家庭生活也比較穩(wěn)定,對各方面的綜合滿意度也比較高。30歲及以下的教師得分高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教師年輕,沒有經歷過生活的艱辛,對生活充滿了憧憬。他們剛參加工作不久,還沒有體驗到工作的枯燥以及人際關系的復雜。另一方面,這個年齡段的教師多數還是單身,比較自由,沒有家庭的負擔,他們看待事物相對比較單純,看待生活比較積極,對各方面的綜合滿意度自然比較高。31~40歲的教師多數剛成家不久,既有父母需要照料,還有孩子需要照顧,生活的開銷比較大,經濟不是很穩(wěn)定。在學校里,他們是中流砥柱,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以及科研任務。這個年齡段的教師正是體驗生活的艱辛以及繁瑣的時候,對各方面的綜合滿意度自然較低。
學科結構的差異。由表5可知,工科教師的得分最高,表明工科教師各方面的綜合滿意度最高,其次是經濟管理類教師以及藝術體育類教師,得分較低的是人文社科類教師以及理科教師,這可能是由于收入差異導致的。工科教師能夠申請到更多的經費比較多的項目,其中一些教師還有自己的專利和發(fā)明,經濟狀況比較好。經濟管理類教師經常和企業(yè)打交道,有些還在一些企業(yè)擔任重要的職務,他們能夠申請到的科研項目也比較多,經濟來源比較充足。藝術體育類的教師得分較高應該是因為體育老師比較外向,善于發(fā)泄生活中的不滿,而藝術老師比較會享受生活,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本文列出了高校教師快樂指數的21個影響因子,但由于變量較多,如果變量之間存在較強的相關性,則會造成相當多的信息重疊現(xiàn)象,不利于尋找內在的規(guī)律。因此,本文嘗試用因子分析法進行降維處理。
因子分析是一種多變量分析方法,能將眾多的具有錯綜復雜關系的指標歸結為少數幾個綜合指標(公共因子或因子變量),達到降維和簡化數據的目的。因子分析的出發(fā)點是,用較少的因子變量來代替原來變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變量并不是原有變量的簡單取舍,而是對原始變量的重新組構[7]。
為了便于討論因子分析的結果,這里首先給出因子分析的數學模型和相關概念。
因子分析的數學模型:
其中 x1、x2、x3…、xp為 p個原有變量,是均值為零、標準差為 1的標準化變量;F1、F2、F3…、Fm為 m個因子變量,m小于p,表示成矩陣形式為:
在這個數學模型中,X為原有變量,F(xiàn)為因子變量(公共因子),可以把它們理解為在高維空間中互相垂直的m個坐標軸。A為因子載荷矩陣,aij為因子載荷,是第i個原有變量在第j個因子變量上的負荷。如果把變量xi看成是m維因子空間中的一個向量,則aij為xi在坐標軸Fj上的投影,相當于多元回歸中的標準回歸系數。ε為特殊因子,表示了原有變量不能被公共因子所解釋的部分,相當于多元回歸分析模型中的殘差部分,a為特殊因子載荷矩陣[11]。
利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對394條樣本數據做因子分析。采用巴特利特球形檢驗與KMO檢驗考查變量是否適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相關系數矩陣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構建因子變量,并用方差極大法進行因子矩陣旋轉。
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的結果見表6。
表6 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結果
這里KMO值為0.912,適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的檢驗也是通過的,因為漸近x2的值為3 983.753,即很大,相應的顯著性概率(Sig)小于0.001,為高度顯著。因此,數據適合使用因子分析方法。
總方差解釋結果如表7所示。
表7 總方差解釋結果
為了使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80%以上,提取了10個公因子。提取的10個公因子累積能夠解釋81.424%的變異量。為了使因子載荷矩陣中系數更加顯著,采用方差極大法對初始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旋轉,得到表8方差最大正交旋轉后的因子載荷陣。
表8 方差最大正交旋轉后的因子載荷陣
對表8進行分析,10個因子變量的具體含義。
公共因子1:第1公共因子上(第1列)高載荷的指標有收入滿足、軟環(huán)境、硬環(huán)境、學校管理制度、學術氛圍,相應的因子載荷值分別為0.803、0.793、0.756、0.755、0.672,這些因子都和學校有關,故將第1公共因子F1命名為學校狀況因子。
公共因子2:第2公共因子上(第2列)高載荷的指標有健康感覺、健康憂慮、心理健康,相應的因子載荷值分別為0.846、0.818、0.802,這些因子和健康有關,故將第2公共因子F2命名為健康因子。
公共因子3:第3公共因子上(第3列)高載荷的指標有自由度、社會地位、安全感,相應的因子載荷值分別為0.747、0.684、0.601,這些因子與個人的自我體驗有關,故將第3公共因子F3命名為自我體驗因子。
公共因子4:第4公共因子上(第4列)高載荷的指標有和領導的關系、和同事的關系,相應的因子載荷值分別為0.746、0.635,這兩個因子都與人際關系有關,故將第4公共因子F4命名為人際關系因子。
公共因子5:第5公共因子上(第5列)高載荷的指標是個人心態(tài)平衡,相應的因子載荷值為0.829,故將第5公共因子F5命名為心態(tài)平衡因子。
公共因子6:第6公共因子上(第6列)高載荷的指標有離職傾向、職業(yè)信心,相應的因子載荷值分別為0.856、0.559,這兩個因子都與個人職業(yè)信心體驗有關,故將第6公共因子F6命名為職業(yè)信心因子。
公共因子7:第7公共因子上(第7列)高載荷的指標是和學生的關系,相應的因子載荷值為0.840,將第7公共因子F7命名為師生關系因子。
公共因子8:第8公共因子上(第8列)高載荷的指標是心理承受力,相應的因子載荷值為0.968,將第8公共因子F8命名為心理承受力因子。
公共因子9:第9公共因子上(第9列)高載荷的指標是自我期望,相應的因子載荷值為0.958,將第9公共因子F9命名為目標價值因子。
公共因子10:第10公共因子上(第10列)高載荷的指標是家庭氛圍,相應的因子載荷值為0.934,將第10公共因子F10命名為家庭因子。
公共因子的權重為該個公共因子特征值的方差貢獻率。10個公共因子的權重分別為18.785/81.424、12.722/81.424、10.124/81.424、6.490/81.424、6.434/81.424、6.241/81.424、5.598/81.424、5.133/81.424、5.022/81.424、4.874/81.424。
從SPSS數據編輯窗口可以直接得到各個因子的得分,將因子得分帶入上述公式即可得到每個教師的Index值,這個過程也可以由SPSS實現(xiàn)。得出985、211、大城市普通本科、小城市普通本科指數依次為 0.2728、0.0349、-0.1096、-0.1200。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教師的快樂指數得分比較低,而且與院校聲譽有很大的關系。
對陜西高校教師快樂指數影響作用最大的五個公共因子是:學校狀況因子、健康因子、自我體驗因子、人際關系因子、心態(tài)平衡因子。其中,健康因子、自我體驗因子、人際關系因子、心態(tài)平衡因子對快樂指數的影響主要取決于教師自身,學校狀況因子對教師快樂指數的影響最大。前面提到的29份問卷對最后一題做了回答,其中17份問卷提到了工資太低,有些老師甚至用了太低太低來形容;一些老師也提到了科研壓力以及評職稱壓力。所以,高校應健全和規(guī)范科研管理制度,提高教師待遇,努力建設和諧的校園氛圍。
[1]陳惠雄,劉國珍.快樂指數研究概述[J].財經論叢,2005(3):29-36.
[2]陳惠雄,吳麗民.國民快樂指數調查量表設計的理論機理、結構與測量學特性分析[J].財經論叢,2006(5):1-7.
[3]周 末,陳江兵.高校教師主觀幸福感實證研究[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8,19(6):1-3.
[4]邱秀芳,劉 兵.高校教師主觀幸福感、心理健康、應對方式及其相互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0,10(31):1341-1343.
[5]邱秀芳.高校教師主觀幸福感的實證研究[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6):147-151.
[6]肖凌燕.高校教師主觀幸福感研究及思考[J].當代教師教育,2011,2(4):80-84.
[7]薛 薇.統(tǒng)計分析與SPSS的應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8]高祥寶,董寒青.數據分析與SPSS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9]林海明,張文霖.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的異同和 SPSS 軟件[J].統(tǒng)計研究,2005(3):65-68.
[10]張 勉,李樹茁.企業(yè)員工工作滿意度決定因素實證研究[J].統(tǒng)計研究,2001(8):33-37.
[11]羅世鵬.銀川市土地定級評價的實證研究[D]:西安:西北工業(yè)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