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婷
提起作文,往往是學生叫苦,老師也叫苦,學生苦在搜索枯腸而"無題可出"。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在整個小學階段起著承前高后的重要作用。其教學工作不能像一、二年級那樣多限于看圖作文。中年級寫段,內容可長可短;也不能像五六年級那樣要求寫出有中心、行文流暢的文章。中年級的作文教學,尤如蹣跚學步的孩子。說不會走吧,他又能走幾步;說會走吧,而他又總是搖擺不定。這就需要老師"扶"一把,"送"一程。而這"扶"字,不可"扶"得過緊,又不能放任自由,其中蘊含著藝術性。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認為中年級作文教學,其"扶"的藝術不外是如下幾點。
1.扶好好基礎與興趣,切忌求高
中年級作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表達能力的基礎階段,要讓學生打好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諸如遣詞造句、復述、口述、說短話、回答問題等的練習,基礎知識掌握好了,才能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學習興趣、想寫的動機等,為過渡到命題作文打下較扎實的基礎。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能夠喚起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的意識,并且能頑強地克服學習上的困難,這是一種學生內在潛力的迸發(fā),不容忽視。也許每個教師都深知其中的道理,然而行動上往往卻背道而馳,原因就是不得其法。 如果忽視基礎訓練,一開始就對學生提出過高的作文要求,只能是棄"本"求"末",不但作文寫不好,連知識和能力基礎也不牢固。這樣"扶"持出來的孩子,步子定然走不正。
2.扶好方法,切忌過細
學生的作文訓練,當然離不開老師的指導。恰如其分的指導,如觀察方法、審題方法、立意、根據寫作目的選材、組織材料以及具體的描寫等的指導,可以開闊學生的思路,啟發(fā)他們的表述。
提示式、啟發(fā)式的指導,是作文指導的重要方法。如果對每篇習作指導過細,往往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比如一個孩子,怕他傷牙傷胃二味喂嚼碎的食物,怎么增強他的消化機能呢?況且,這樣的結局,定然會使學生對輔導過的作文會寫,而對沒指導過的文題就不知所措了。
3.扶好訓練,切忌背文
中年級的作文訓練,歸根到底就是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寫作能力包括著審題能力、立意能力、選材和組織的能力、具體描寫能力、寫好開頭結尾能力等等諸多因素。但對于這些諸多因素,老師不必過急,沒必要一下子就灌輸給學生,學生也接受不了,還會增加思想負擔--怕作文。如果老師對寫作能力的訓練指導,一次側重指導一種能力,學生就易于接受樂于接受,而且牢固,譬如出示文題,單單指導學生寫個開頭;或有具體內容,指導學生寫個結尾;或單指導選材組織材料;或僅僅指導立意能力等等。分門指導,分門訓練,讓學生有話可寫有情可抒,一步一個腳印,這樣才能"扶"持他們提高寫作能力,提高作文水平。假使為了應付考試,讓學生猜題、背范文;或讓學生把寫好的作文考試前背熟。這些都不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方法。其效果也往往不佳,或者事與愿違。
4.扶好觀察,切忌抄襲
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觀察能力。教師要指導好學生勤觀察善觀察,以及指導觀察方法,由深層與淺層、遠與近、不同角度等,常寫觀察日記。此乃對于中年級的寫人、寫事、寫活動、寫景、寫物為多的訓練,就可化難為易,有材料可寫。假如忽視指導學生對生活對景物的觀察,常常會使他們對自己再熟悉的事物也熟視無睹。如洗衣服、做飯菜、校園一角等這些應該熟悉的東西,如果忽視觀察,學生下筆寫作也會"不輕易落墨"!"謹慎"得無文可寫。更可悲的是,無文可寫,學生們鉆進"優(yōu)秀作文選"以及報刊里,對人家的作文改頭換面,或全文照抄,以便能按時繳交"作文"!要杜絕抄襲現(xiàn)象,唯一的出路就是指導好觀察。作文的訓練要按循序漸進的原則,一步一步來。不是上陡樓梯,一開始作文要求就很高。特別是針對那些基礎不扎實的學生,我一般先要求他會把一件事情的經過說清楚來,并能用一百字把事情寫完整,通過查字典、問同學等自己修改錯別字,從而培養(yǎng)其自信心。由易到難,從口頭表達到書面語言,從句、段、篇,逐步過渡。
5.扶好激情,切忌打擊
小學中年級學生寫作能力是基本完成從口述向筆述,從句、段向篇章的過渡,開始注意文章的構思,從不切題,從不能分清段落等。因此,為師者不可過高地要求學生,而應該對學生所寫的作文多鼓勵、少批評,指出缺點時更應看到學生的進步,多保留、少刪節(jié)。注意適當推薦學生作文到報刊發(fā)表,以鼓勵全班同學的寫作興趣。切忌打擊學生積極性和寫作興趣。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A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準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于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后能多看點書,認真作好記錄,教師相信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總而言之,小學中年級學生寫作能力發(fā)展的階段性是過渡期,步履不穩(wěn),為師者需善"扶"他們學走路,根據作文教學的原則,一步一步"指導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耐心地"送"他們走上提高寫作水平的科學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