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宇
摘 要:隨著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內容的不斷豐富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家庭管理的科學性和家庭文化建設的迫切性已經成為民生領域研究的一項新課題。家庭檔案不僅可以豐富檔案資源,還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一把標尺。如何能把家庭運轉管理得有條不紊,把家庭文化構建的有聲有色,新時期家庭檔案建設的不斷探討顯然成為時代進步的客觀需要。
關鍵詞:新時期;家庭檔案;文化建設;檔案資源
眾所周知,家庭是組成社會的最小單位。家庭文明促進社會文明,家庭和諧帶來社會和諧。伴隨著廣大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豐富和提高,如何能把家庭運轉管理得有條不紊,把家庭文化構建的有聲有色,依托家庭文明推動社會文明,家庭檔案的建設因此有著有著重要的時代意義。
一、家庭檔案的概念和特點
家庭檔案是檔案的一部分,是指有婚姻和血緣關系的家庭及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和某些社會活動中形成的,保存起來的具有現實利用價值和歷史查考價值的可歸家庭或個人所有的各種歷史記錄。它記錄了家庭及家庭成員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私有性、廣泛性和社會性的特點。家庭檔案記錄民生,折射社會發(fā)展變化情況,是最基本的民生檔案。它還是家庭事務管理的助手,能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見證民生,是國家檔案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家庭檔案主要類別和建檔方式
每個家庭都會保存有數量不等的照片、票據憑證、獎狀獎杯、日記、賬本等,這些其實就是家庭檔案的前身,將這些資料按一定的方法分類整理,編寫目錄和科學保存,便建立起了家庭檔案。
不同的家庭,家庭檔案的內容也不盡相同,根據其內容及載體等,家庭檔案大致可分以下類別:家庭文化類、證件證書類、理財憑據類、健康保健類、照片聲像類、榮譽紀念類以及家庭電器說明書之類。
1.家庭文化類
主要包括家譜、家史、自傳、回憶錄、大事記以及家庭各成員的個人簡歷等材料。能記錄成員成長重要時期的成長記錄冊、學習成績單以及的優(yōu)秀作業(yè) ;家庭成員各個時期的日記、游記、論文、手稿以及著作等。
2.證件證書類
包括家庭房產證、戶口簿、家庭成員的學歷證、學生證、畢業(yè)證、學位證、結婚證、身份證、職稱資格證、聘書、獨生子女證、技術資格等級證。
3.理財憑據類
主要包括家庭收(支)賬本記錄、銀行存折(卡)、財務憑證、財產公證書和協(xié)議書、合同和契約文書、股票和期貨類投資交易證(卡)等。
4.健康保健類
一般包括家庭成員的病歷本、醫(yī)保證(卡)、門診病歷記錄、各種檢查報告、化驗單、診斷書、以及醫(yī)院的處方、體檢表、藥物過敏史記錄等。
5.圖片聲像類
家庭各個成員不同時期的照片有很多,如生日照,畢業(yè)照,婚慶照,旅游觀光照。同時這期間各種聚會娛樂等活動也會形成有保存價值的錄像帶、電腦光盤等資料。
6. 榮譽紀念類
家庭成員的各種獲獎證書、獎章、以及有紀念意義的獎品等。
7.說明書類
包括各種家用電器說明書、電路圖、保修卡、維修單及維修點地址和聯(lián)系電話等,這些證件使用頻率盡管不高,但一旦遺失,就會造成很多麻煩。所以妥善保管成為必要。
三、家庭檔案功能和社會影響力
家庭檔案的建立有助于科學合理地管理家庭事務,維護家庭的合法權益,有效地化解家庭矛盾,還有助于加深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培養(yǎng)家庭美德。家庭檔案的建立能極大地豐富國家檔案資源,擴大檔案服務于社會的范圍。新時期大力倡導家庭檔案建設對于文明社會的建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1. 家庭檔案有效解決燃眉之需,是家庭經營運轉科學化的體現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現代人不僅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同時生活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因此,現代人對于家庭文化的建設有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在日常的工作、學習、社交、娛樂和理財中往往會產生一些重要并需要妥善保存的東西。如果這些材料不加以及時整理以及科學化管理,很容易造成家庭管理上雜亂無章的混亂局面;相反,如果對這些重要的材料及時進行分門別類地歸檔、編目和定點保存,便有助于家庭事務管理科學化、條理化,在急需之時通過查看檔案目錄,就能快速而準確得獲取材料,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生活中因重要證件放置不當而造成諸多損失的例子舉不勝舉。某君不善理家,證書、證件習慣亂放。一天,單位購置房產急需登記學位、職稱等證件材料,而他翻箱倒柜費盡周折找到后單位的購置房登記已經結束。又四大名著《紅樓夢》里描述探春巧用帳簿檔案平亂治家的章節(jié)就是以檔案作憑據平息糾紛的做法。雖是小說,但對現實生活無疑也是一個啟發(fā)。由此看來,家庭檔案在保證家庭財產、維護家庭合法權益、解決家庭糾紛、守護家人健康等方面發(fā)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2.家庭檔案可以提升家庭文化品位,是家庭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文化建設可以推動社會文化建設。家庭檔案既是一種家庭文化的積累與積淀,又是加深家庭成員感情和提升家庭文化品位的良方。家庭檔案中的家譜、家史記錄了家庭的奮斗史,是對家族歷史淵源的追溯,也是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認同和傳承;工作事業(yè)中獲得的大大小小的榮譽和成果不僅是對過往時期的總結,也會激勵他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一步步走過來,每一步成長的足跡通過文字、圖片或聲像的形式保存下來就是一卷卷生動而又有紀念意義的人生檔案。生日聚會、家庭出游、朋友沙龍,這些生活中日積月累不斷增加的不同題材的生活記錄也大大豐富了家庭檔案的組成形式。日益豐富的家庭檔案也因此成為推動家庭文明建設和社會和諧進步的巨大推力。
3.家庭檔案是民生的見證, 是國家檔案資源的重要來源
馬克思說過:“除了家庭之外,沒有一種社會組織對社會生活發(fā)生的變化如此敏感,能夠如此明顯地反映社會歷史進步……”。家庭檔案正是民眾對于社會生活的真實記錄,是社會細胞生存狀態(tài)的具體反映。曾經為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天津市河西區(qū)檔案局舉辦了一場家庭檔案展覽活動,以個人與家庭生活為“窗口”,多塊展牌和大量的實物展現了建國以來社會民生的變遷。展覽內容從有代表性的幾戶家庭檔案中選取,分為展牌介紹和實物呈現兩部分。展牌內容包括“難忘的歲月”、“青少年成長”、 “家庭成員健康”、“家庭理財”、“工作榮譽”等。實物主要涉及部分家庭成員的社會活動和日常生活的流水賬簿、住房照片、特殊歷史時期的證件章、文革字報照片等實物。家庭檔案讓人們能夠透過生活細節(jié)知著見微,感受時代變遷。這些檔案從一個個小家庭的角度反映出社會大家庭的巨變,反映出國家在經濟建設、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國家檔案局倡導:“凡是涉及人民群眾的檔案,凡是人民群眾需要利用的檔案,凡是對經濟社會發(fā)展有用的檔案,都要納入檔案資源建設體系”。家庭檔案中那些有代表性的記錄民生、反映民生、服務民生的“日記賬”、“大事記”、“照片檔案”等已經成為一些社會學家、史學家研究社會史、經濟史的可靠資料;特別是一些專家學者、名人名流的家庭檔案,更是后人對其進行研究學習的珍貴資料。南京大學拉貝與國際安全區(qū)紀念館,館里其陳列多項館藏就來源于拉貝的家庭檔案。因此可以說家庭檔案是國家檔案資源的重要來源。
家庭建檔工作,作為一項群眾性的文化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政府關于家庭檔案的關注和倡導受到了老百姓的廣泛歡迎及盛贊:“管理省心,看時開心,用時隨心,鼓舞人心”。 2008年11月,國家檔案局把沈陽市命名為“全國家庭檔案理論研究基地和管理示范基地”,全國各省各地也越來越多地開始重視家庭檔案建設,涌現了一批又一批家庭檔案建設的文明典范。家庭檔案建設希望有識之士更多加入進來,這也是衡量社會文明發(fā)展和進步的一把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