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進運動對美國民族性格的形成與發(fā)展影響非常深遠。西進運動發(fā)展了美國人的民主意識,培養(yǎng)了美國人崇尚自由、平等和競爭的性格,造就了美國人勇于冒險的性格,培養(yǎng)了美國人喜歡遷移的性格,強化了美國人的個人主義思想。西進運動中培育出的這些民族性格至今還深刻地影響著美國社會。
關鍵詞:西進運動;民族性格;深遠影響
中圖分類號:K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05-0017-02
西進運動是美國歷史上一個影響全局的事件,它涉及美國社會的各個方面,不僅對經濟、政治、社會結構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而且孕育出了美利堅民族所特有的性格。如果說北美獨立革命為美利堅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石,那么西進運動則無疑為這個民族最后的成熟、走向強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西進運動對美國民族性格的形成與發(fā)展具有深遠意義,孕育出長期影響美國社會和美國人性格的一系列因素。
一、西進運動發(fā)展了美國人的民主意識
西進運動加速了美國民主主義精神的發(fā)展。富饒、開放的大西部是演示民主制度的巨大場所, 邊疆是美國民主得以擴大和加深的廣闊而深厚的土壤。民主在西部邊疆不僅是一種政治制度,還是一種社會生活方式。西部民主制度與民主觀的形成與邊疆的生活環(huán)境分不開,美國人對政治與社會民主的態(tài)度是以人人都可以通過開發(fā)自然而獲得平等這一信念為基礎的。西進移民對“先到先占”自然法則的認可使民主平等精神滲入每一位美國人的思想。長期生活在以“優(yōu)先原則”為主體的社會環(huán)境中,人們的等級觀念逐漸消失,平等意識萌生,追求民主、平等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為和社會價值觀。西部獨特的社會價值取向為美國民族性格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思想養(yǎng)料,決定了美國民族性格的內涵。拓荒者拋棄傳統(tǒng)的束縛,無拘無束地開發(fā)西部土地,培育出一種比東部更為激進的民主觀和平等觀,拓荒者每開拓一片新邊疆的土地,就增強一份獨立和平等意識,就為民主制度增加一份新力量。移民蔑視傳統(tǒng)和慣例,只關心正在形成的制度和習慣,以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西部的豐富資源。西部人在開拓初期的經濟和社會地位相對平等,相應地也就要求平等地分享參政權,不希望權力過分集中而打破這種社會經濟地位的平衡。邊疆艱苦的環(huán)境使人們既相互競爭又共同協作,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民主管理和地方自治意識。邊疆人拒絕一切不具有直接滿足自己需求價值的東西,希望用一套新的未經實驗的民主政體來取代訓練有素的貴族政體。
二、西進運動培養(yǎng)了美國人崇尚自由、平等和競爭的性格
在美國人的價值觀中,平等、自由和競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西進運動使“美國式”的自由、平等和競爭得到進一步培植。西部體現了19世紀美國社會充滿活力的對自由的向往,邊遠地區(qū)在一般人心目中,成了美國自由精神的化身。西進既是個人尋找改變自己社會經濟地位的機會,也是擺脫東部墮落和束縛的出路,是許多美國人“純潔心靈的精神寄托”。美國哲學家和文學家亨利·戴維·梭羅在1862年發(fā)表的《西行求自由》中寫道:“朝東我不自在,西行則感到自由。”“我們走進西部便走向了未來,每當夕陽西下,總是激起我西行的欲望。”[1]在那地域遼闊、資源豐富、階級結構不嚴、職業(yè)極易變換的西部社會環(huán)境下,個人通過奮斗提高或者改變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不僅可能,而且在道德上幾乎是一種義務。西部是自由的殿堂,人們高度重視個人自由,強調不受外來約束的自我支配與自我控制。來到西部,移民們真正體會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自由”。
邊疆社會給人們提供了一個追求平等地位的大舞臺。在那里,一個窮光蛋有可能因為發(fā)現了某個礦藏而一夜之間變成人人艷羨的富翁;而一個衣著光鮮的有錢人也會因為投機失敗而轉眼之間身無分文。在邊疆,沒有永遠的窮人或者貴族,機會平等地展現在每一個人面前,所以說西部有助于形成美國式平等。在成群結隊的西行人流中,那些富人和窮人,有教養(yǎng)的人和沒教養(yǎng)的人常常擠在一輛大篷車里或一艘汽船上,沒有尊卑貴賤之分。在這樣長期的相處過程中,人們的等級觀念與等級差別逐漸消失,不再有貴族、紳士,有的只是一群去西部開發(fā)邊疆的平等的拓荒者。這種自由平等的觀念一直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美國人,鼓勵著他們?yōu)樽约旱睦硐攵^斗。
西部在為美國人提供平等和自由沃土的同時,也使競爭充分發(fā)展。西進運動中,雖然相互幫助與慈善行為依舊存在,但激烈的競爭成為主流。人們普遍崇尚“適者生存”,主張“優(yōu)勝劣汰”。指導西部土地占有和礦藏開采的“優(yōu)先原則”孕育出一種“拼命趕”的精神。人們爭先恐后地奔向西部,希望在第一時間到達并擁有金礦、牧場和農場。為求得政府資助,移民們圍繞州府、縣址、學校、醫(yī)院和鐵路線等展開激烈的競爭,鐵路公司之間的競爭更是激烈。競爭的觀念貫穿西進運動全過程,不僅對美國西部經濟的發(fā)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使民主、平等的價值觀為更多的美國人所接受。當然,競爭也助長了個人主義、英雄主義和物質至上主義價值觀。
三、西進運動造就了美國人勇于冒險的性格
在西進運動的初期,移民對西部邊疆的認識是十分缺乏的。人們沒有任何有關實際情況的可靠資料,沒有目的地的情況介紹,沒有旅途指南,甚至連目的地的可靠位置都不清楚。他們所擁有的就是一腔的熱情和對西部的美好憧憬,就這樣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西進的漫漫征程。
開發(fā)時期的西部可謂是“冒險者的天堂,怯懦者的墳墓”,向西擴張以及隨之而來的種種機會是造成美國生活的流動性的原因?!疤越馃帷毕破鸷?,成千上萬的人拋棄本行業(yè),從陸路和水路奔向加利福尼亞。雖然去西部淘金的路走向相當辛苦,但人們?yōu)閷崿F發(fā)財的夢想而勇往直前,即使忍受二百多天海上航行的顛簸也在所不惜。很多人由于暈船而備受折磨,一些人則死于熱帶疾病,但對黃金的狂熱的追求,造就了人們的勇敢和冒險精神。
移民的西進征程充滿了艱難困苦與各種各樣的危險。正如特納所說的:“封鎖去路的莽莽森林,峭然聳立的層巒迭峰,杳無人煙、荒草叢生的草原,寸草不生、一望無垠的荒原,還有干燥的沙漠,彪悍的蠻族,所有這些都是必須加以征服的。”[2]促成移民冒險西進的動力很多,最根本的一點應當是移民們對“幸福之鄉(xiāng)”的追求。盡管美國人在相當長時期內對邊疆的了解處于“一知半解”狀態(tài),很多人盲目地踏上西進征途,但也正是這種觀念上的模糊不清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美好而未知的將來與機遇使得他們孤注一擲,排除萬難,堅定地向著西部邁進。正是這樣一種對西部美好世界的信念和向往,使拓荒者對困難和死亡全然無畏。
勇于冒險是美利堅民族性格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種性格恰恰是在西進的艱苦磨煉中確立和鞏固的。西部開發(fā)不能排除冒險精神的作用,勇敢與冒險是西部移民開拓精神的一種體現,西進運動則進一步造就了美國人勇于冒險的性格。
四、西進運動培養(yǎng)了美國人喜歡遷移的性格
“美國人無疑是世界上最流動轉移的人”,一位芬蘭移民19世紀40年代這樣寫道。最初的移民點往往只有幾戶人,后來不斷有人加人進來,居民區(qū)不斷擴大,有些已在本地定居的移民便會放棄一切,繼續(xù)西行,往更開闊偏遠的西部去。到19世紀,“西行”似乎已成為了一種國民習慣,一種精神狀態(tài)了。
人們之所以如此熱衷于遷移搬家,是因為在西部,個人比較容易改變自己的狀況,進而改善自己的社會地位。在當時的歐洲國家或者是美國東部諸州內部,并沒有如此大規(guī)模的移民熱,那是因為在上述地區(qū),人們的社會經濟地位是相對固定的,人們沒有足夠的搬遷動力。而在西部,機會似乎總是在前方招手,于是人們便開始遷移了——從東部遷到西部,從農場遷到鄉(xiāng)鎮(zhèn),從鄉(xiāng)鎮(zhèn)遷到城市,其他人則跟著補上他們留下的空位。有些是來自歐洲的移民,有些來自其他地區(qū),所有的人都是循著自我改善的夢想而來的。這種一次又一次的遷移削弱了那種比較固定的社會所具有的對鄉(xiāng)土的依戀情結,遷移的觀念逐漸融人到了民族的性格當中。直到今天,美國仍是一個好遷移的民族,很少有人終其一生都居住在一個地方。因為各種原因每隔一段時間搬一次家,對美國人而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美國又被稱作“輪子上的國家”,就是因為美國人永遠不安于現狀,不斷地遷移搬家,不停地追尋夢想。美國人這一性格應該說主要是在西進運動中孕育而成的。
五、西進運動強化了美國人的個人主義思想
個人主義是美國文化的核心,其淵源可以追溯到美國歷史的最初階段,但西進運動和邊疆生活使美國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得到前所未有的發(fā)展。西部廣闊的天地與各自文化的差異給個人主義的發(fā)展提供了機會。
盡管移居西部的美國人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但他們的共同目標是在那片處女地上構筑自己的“夢”。能否在西部這片不毛之地上實現自己的“夢”,主要取決于個人的奮斗精神和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家庭背景、社會地位或者血統(tǒng)關系在那里沒有什么實質性意義,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尺度是他本人的奮斗業(yè)績,而不是他的家庭“光榮史”。
移民去西部拓荒一般都是以一家一戶為單位,任何事情都是自己做決定,自己籌措費用,自己承擔一切風險。家庭就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小實體,對社會的依賴比較少。而移民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也必須承擔自己的職責,做出自己的貢獻。拓荒者們在掙脫舊的社會秩序的桎梏的同時,也失去了安逸和舒適。在荒涼的西部,沒有誰可以讓拓荒者依賴,只有打起精神,憑著自身的努力才能生存下去。他們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西進運動集群眾性移民、領土擴張和大規(guī)模開發(fā)于一身,對美國民族性格的形成有著深刻影響。邊疆傳統(tǒng)在19世紀末已逐步凝聚為永恒的美國人精神,影響和塑造著美國。西部觀念成為美國人承載自己民族使命的一種精神載體,美國思想的顯著特性是依靠邊疆形成的。西部廣闊的新天地,使拓荒者找到美國特有的自由、平等和民主;西部豐富的資源讓美國人敢于冒險和樂觀進取,對前途充滿信心;西部的機會均等促使美國人不斷遷移;西進運動和邊疆生活更使美國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得到前所未有的發(fā)展。西進運動深刻影響了美國民族性格的形成和發(fā)展,在這一時期形成的美國性格的精髓,至今還深刻地影響著美國人和美國社會。
參考文獻:
〔1〕納爾遜·曼弗雷德·布萊克.美國社會生活與思想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2〕張茲署.美國西進運動與特納邊疆學說評介[J].高校社科信息,2003(4).
〔3〕傅皓.淺析邊疆對美國文明的影響[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05(5).
(責任編輯 孫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