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終身學習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識字是基礎中的基礎,掌握識字方法,就是掌握終身學習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低年級學習的重點就是識字。識字與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學好語文及其他學科的基礎。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礎中的基礎;終身學習;識字教學;識字方法;愉快識字
【中圖分類號】G23 【文獻標識碼】A
新課程要求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終身學習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識字是基礎中的基礎,掌握識字方法,就是掌握終身學習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低年級學習的重點就是識字。識字與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學好語文及其他學科的基礎。
識字教學必須遵循素質(zhì)教育原則,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和漢字結構規(guī)律,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能力。只要識字教學搞好了,聽、說、讀、寫能力就會提高。根據(jù)兒童的思維特點,教師就要想辦法把一些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束縛其思維的發(fā)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diào)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fā)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一、充分利用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記憶字形
在識字教學中,由于字的難易差異較大,有些筆畫較復雜的字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具體分析學生才能準確記憶。教師要根據(jù)教材進行識字記憶訓練,讓學生做到會讀會寫各種筆畫和偏旁,嚴格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教給學生分析記憶字形的方法。
(一)教學獨體字或簡單的合體字時,我利用下面幾種方法幫助學生記憶
第一,會意字畫面展示,使其形音意結合。如在教學“口、耳、目”這一課時,我在開課初,就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了幾個學生在學前接觸過的有代表性的象形字,通過畫面與文字的演變,使學生將自己頭腦中的資源與眼前所見的畫面產(chǎn)生聯(lián)系,從而激起學生探索祖國文字奧秘的欲望,對識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第二,用猜謎語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如教學生讀寫“美”字時,教師讓學生猜:“王大娘頭上戴著兩朵花,是什么字?”學生一聽,感覺很好玩,不光記住了這個字,還記住了這個謎語。這樣學生記得高興,記得深刻。
第三,結合低年級兒童特點,利用口訣或順口溜幫助記憶字形。如用順口溜幫助記憶“晚”字,“太陽出來照小兔,小兔藏起小尾巴。”
第四,用給熟字加一筆或減一筆的方法記憶生字。如教學生識字“王”、“目”和“烏”等字,教師指導學生說出“玉”減一點是“王”、“自”減一撇是“目”、“鳥”減一點是“烏”。
(二)教學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的字時,可以教學生用以下幾種方法記憶字形
第一,分析字形結構識字形法。如“苗”是上下結構,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田”字;
第二,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生字的部首時,用部首加字的方法記憶字形,也就是形聲字的方法記憶。如“村”字是木字旁右邊加上“寸”;
第三,用獨體字加部首的方法記憶字形。如“爸”字是“巴”字上加上父字頭;
第四,在教學和已經(jīng)認識的字字形相近的生字時,可以用換部首的方法,或用對比、找同異的方法。如教學“她”和“他”這兩個字時,可以讓學生用已經(jīng)學過的“地”為基礎,說出“地”字左邊換成單人旁是“他”;左邊換成女字旁是“她”。這樣不僅讓學生記住了生字的讀音和字形,還把相關的形近字分辨清楚了。
第五,教學組合字時利用字的合成編口訣記憶生字。如木子李,羊女姜,弓長張。
二、充分利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讓學生在游戲中愉快地識字
由于年齡比較小,小學低年級學生自控能力差,能集中注意力聽講的時間很短暫。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游戲,使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饒有興趣地認識、鞏固和運用漢字。教師可以設計形象生動的認字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充分享受“玩”的歡樂,在課堂上經(jīng)常設置一些 “講故事”、“編口訣”、“互猜謎語”、“看表演識字”和“找朋友”等游戲,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掌握所學的生字,變枯燥乏味為有趣,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使教學更加生動。在教學中,通過穿插各種識字游戲,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生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識字學習由枯燥變?yōu)橛腥?,使教學更加生動。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里有趣、有效識字,適當給學生一些獎勵,如戴紅花和粘貼貼紙等,學生特別喜歡。
三、在閱讀中學習和復習鞏固識字
識字的最終目的是為閱讀做準備。當兒童識字積累到一定數(shù)量時,就會有閱讀的愿望和閱讀的沖動。這時教師應及時抓住機遇,機智、有效地激發(fā)其閱讀的興趣和熱情,鼓勵閱讀,并指導進行閱讀。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有利時機,把課本和課外讀物有機地結合起來,積極有效地去誘發(fā)兒童的閱讀興趣。在識字教學中,我抓住孩子愛聽故事的年齡特點,誘發(fā)其閱讀興趣。在課上,我會經(jīng)常給學生講一些優(yōu)美的童話故事。當他們自己閱讀時,就會自然地在閱讀中學習生字并復習學過的生字。要提高兒童識字的能力,我們必須在漢字教學中,采取多種形式,想方設法地豐富學生識字的方法,讓學生不覺得學漢字枯燥無味,讓他們快快樂樂地學習,把祖國的語言文字學好。根據(jù)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記憶字。
四、在生活中識字以鞏固字形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學生在生活環(huán)境中會接觸到很多漢字:同學、親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廣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裝物等,可以說,漢字無處不在。如:發(fā)作業(yè)本時,讓學生輪流發(fā),從而認識同學的名字;星期天,讓爸爸媽媽帶著到大街上去“找漢字”,收獲一定不??;家中物品的包裝物上,漢字就更多了。當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讀出生活環(huán)境中的字時,他該多么興奮?。?/p>
五、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fā)現(xiàn)者和創(chuàng)新者,他們喜歡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去認識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會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并會用更高的情趣,更積極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師要想方設法地保護學生這種熱情,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識字,不要強求統(tǒng)一。如:學習“李”字時,有的學生說“李”就是由“十、八、子”這三個字組成的,有的學生說“李”是由“木、子”這兩個字組成的。出現(xiàn)這種情況,老師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在課堂上,老師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識字,寫字,了解字詞的意思。在課堂外,老師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識字的有心人。老師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的同時,要注重引導發(fā)現(xiàn),使兒童漸漸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合適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興趣。
總之,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只有重視學習方法的研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運用各種有效方法去記住一個個生字。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識字技能,而且提高了他們的語言素質(zhì),讓學生感受到了識字的快樂,順利地闖過識字的難關。當然,還要我們多去探索,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引導學生去挖掘漢字中的奧秘,通過各種教法,各種途徑,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使識字學習由枯燥變?yōu)橛腥?。另外,放手讓學生獨立探索、大膽想象,自創(chuàng)巧妙的識字辦法,這樣,識字教學就會變得很容易,學生必定能夠越學越輕松。
(責任編輯:龍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