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偉偉
【摘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推進,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歌唱教學已經(jīng)在過去的獨唱教學中逐步滲入一定的合唱教學,許多學校紛紛建立合唱社團,并在各級各類比賽中脫穎而出,許多描寫青春少兒的生活面貌的合唱歌曲應運而生。可以說,當今的時代,是我們的學校合唱團得以迅速發(fā)展、提高、壯大的最佳時機。
【關鍵詞】案頭工作;指揮手勢;藝術(shù)處理
在合唱排練的實踐中,有許多老師都有這樣那樣的困惑:比如在選擇曲目方面,不知道從何選起,一個陌生的曲子拿到,不知道其音響如何;排練、教學中不知道有些手勢怎么樣能給的更巧妙,在處理作品的時候手勢如何才能給的更精準等等。這些問題,特別是手勢設計問題,深深影響了我們的合唱教學、排練進程,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那么就這些問題,我們該如何來應對,如何得以迅速提升自己的合唱指揮水準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并解決。
一、完美的合唱教學源自于完美的案頭工作
(一)認清合唱指揮領頭性
作為一個合唱指揮首先自身要具備較高的藝術(shù)修養(yǎng)、文學造詣及較高的藝術(shù)審美鑒賞力;需要更多地了解人聲這個特殊的樂器,不僅要有扎實的聲樂知識和敏銳的聽覺分辨能力,而且應該具備良好的示范能力。
(二)了解合唱指揮三要素
既然合唱指揮如此重要,那么老師們在指揮學生演唱的時候,到底要注意哪些方面么?簡單來說,可以歸納為三個字,即“省”、“準”、“美”。
1、“省”,即動作要少,動作要適度,不要過分地夸張,盡量減少多余的動作,做到準確而精煉。通常是右手掌握節(jié)拍,左手提示各種表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2、“準”,即每一個動作都要有相應的意義,不能做無意義的動作。每一個拍點、每一條線都要有相應的音樂因素以便在第一時間指引團員該怎么演唱,以便恰到好處的展示音樂形象,無不及,也無過度。
3、“美”,即動作、形象要美觀大方?!斑@種美不僅僅是指服飾與歌聲的協(xié)調(diào),氣度、內(nèi)在之美更為重要。因為指揮作為表演藝術(shù)不同于導演,指揮既承擔著導演的任務,又扮演演員的角色,所以他的一切形體與指揮動作都要注意協(xié)調(diào)美觀?!?/p>
(三)完成案頭工作充分性
案頭工作,即完整的作品分析?!白髌贩治鍪菑闹笓]的角度對作品中的旋律、和聲、復調(diào)、織體、曲式結(jié)構(gòu)、音樂與歌詞的結(jié)合、合唱與伴奏的關系、高潮部分的形成及風格特點進行分析,還要從聲樂的角度分析研究總譜中各聲部的唱法特點、音樂的句法、咬字吐字等?!?/p>
二、精準的音樂行進來自于精準的指揮動作
在經(jīng)過完整、系統(tǒng)的案頭工作之后,我們音樂教師該如何來設計指揮手勢呢?筆者總結(jié)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起拍之前要作好準備。首先是精神準備,然后進入準備動作。全身靜止,讓合唱隊與伴奏者注意力集中,擺好預備手位,眼睛環(huán)視合唱隊。待歌隊準備好,便可開始。
(二)起拍動作———預示拍。預示起始音樂的速度、力度、節(jié)奏與情緒。對于歌唱者來說,預示動作還有提示呼吸的作用,所以要給的精準無比。果斷的快速的音樂,起拍的速度、力度、情緒等都要給的恰到好處,而相對來說輕柔、美好的曲子,預示一定要給的輕柔、抒情、美好。預示一定要做到與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緒一如起拍,切不可隨意預示,不然,就會給歌隊的隊員帶來錯誤的演唱信息,誤導歌隊演唱。
(三)預示拍不僅在全曲的開始,樂曲的歌唱中也會經(jīng)常用到。某些聲部的開始需要提示,樂段、樂句、樂匯的開始或特別強調(diào)換氣時都需要預示動作加以提示。為了讓預示動作看得清楚,一般手的位置比拍點的位置要高。若有了新的聲部加入或音樂突然有了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的變化,預示動作可以夸張一些。
(四)收拍的完整性。收拍的指揮法隨著不同音樂靈活多變。有一重要原則,即“強拍外收,弱拍里收”。實則大部分音樂都是強拍收尾,故都在“外”收比較適宜,而作品內(nèi)部分段分句的時候在弱拍上終止為多,故為“里”收,作為合唱指揮這點務必要搞清楚。
三、美妙的音效控制來自于精細的藝術(shù)處理
合唱歌曲的藝術(shù)處理,總的來說都是按照合唱的三要素進行。何為合唱三要素。即“音準”、“速度”和“力度”三方面。
(一)毋庸置疑,合唱的音準是衡量一個成功與否的一大準則,特別是碰到轉(zhuǎn)調(diào)多的合唱曲或者無伴奏的合唱曲,音準尤為重要。
許多合唱歌曲在調(diào)式調(diào)性上紛繁復雜,以日文合唱《你,在哪里》為例,眾多的轉(zhuǎn)調(diào)離調(diào),就是有著鋼琴伴奏,有很多隊員也難以駕馭其音準。只有在指揮不斷的精心細致的訓練隊員的內(nèi)心聽覺,音準問題才會慢慢的建立,一些無伴奏歌曲更是如此。此外,在練聲時候多練音階,也是訓練合唱團音準的手段之一。
(二)合唱不等同于獨唱,合唱有著豐富的力度表現(xiàn),從極弱到極強,歸納為八層力度。善于運用這些力度作為表現(xiàn)手法演繹作品,是一個優(yōu)秀的合唱指揮必須具備的能力。呆板、機械的演唱歌曲,會使一個好的合唱作品唱的過于死板不靈活;而相反的是一些善于運用合唱力度的合唱指揮能把一首看似短小的合唱歌曲唱的無比精悍、無比絕倫。
(三)在音準節(jié)奏均無誤的前提下,弱極無聲、強極震撼、融匯力度、貫通情感。一個歌曲中要是能表現(xiàn)出如此氣勢,那么毫無疑問,這支合唱隊是一定能演繹各種風格類型的作品的。
好的合唱團源自于好的指揮。音樂教師們在平時的訓練、演出的時候能經(jīng)常注意以上幾點,我們的校園合唱水準越來越高的同時,能大力推進素質(zhì)教育,不論是在學生的審美教育、個性發(fā)展,以及落實新的課程改革上,都將起到一定的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合唱與指揮》,全國高等院校教師教育專業(yè)音樂教材,主編:閻寶林.
[2]《合唱指揮與排練》,主編:高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