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靜
摘 要: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推行素質教育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如: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讓學生善于學習;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等等。
關鍵詞: 高中生物教學 素質教育 學習興趣 學習方法
高中新課程素質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發(fā)展。高中生物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生物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訓練學生敏捷的思維,更好地為提高學生的素質鋪平道路。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生物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需求,找到更好地推行素質教育的途徑。
一、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生物知識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才在學習中投入時間和精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提高自己的生物知識水平,并在探究學習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1.教師合理利用教學工具,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高中生物涉及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進化和繁衍生息等內容。如果教師只是用語言進行描繪,則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從而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充分借助教學工具,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形象直觀的認識,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掛圖、標本和實物等,讓學生對生物的形象和結構有大致的了解,吸引學生聽課的注意力;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信息儲存量大、聲像結合緊密的特點,將利用傳統(tǒng)的教學工具難以展示的教學內容完美地展現出來。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在短時間內將生物誕生、進化、發(fā)展、繁衍和死亡的全過程充分地展現出來,加深學生對生物的認識,幫助學生順利地掌握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2.教師結合理論和實踐,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生物的教學內容繁多,實踐性強。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生物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掌握生物知識,又可以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體驗。如在講解膝跳反射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自己身上做實驗,驗證一下生物理論。又如在講解足弓的減震作用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跳躍的時候,分別用足尖和足跟先著地,然后用足弓著地。學生通過三次跳躍的不同感受,很快就能明白足弓的結構及其生理功能。學生通過課堂教學實踐,可以結合親身體會對教學內容有更深的理解。
二、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讓學生善于學習
教師要傳授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向學生滲透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類比于對比。教師將性質相似的教學內容放在一起講解,讓學生掌握類比和對比的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印象,正確區(qū)分相似內容,對生物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如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等,都可以選用此法。
2.深化與拓展。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對已有的知識進行深化和拓展,為學生學習新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學生在學習孟德爾第一定律后,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推導孟德爾第二定律。學生推導的過程,不但是對原有的知識復習、深化和拓展,而且是對新知識和新內容的溫習和了解。
3.分析與綜合。學生要學會對知識進行分析和綜合,將知識由點到面地聯(lián)系在一起,使知識完整化、全面化和系統(tǒng)化,鍛煉自己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教師要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
在生物教學課堂上,教師要考慮到學生之間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溝通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之間的差異,對學生采用分層次教學的方法,讓每個學生在教學中都有所收獲和進步,做到因材施教,從而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教師在運用層次法教學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教學內容層次化。教師要按照學生的認知程度和學習的規(guī)律,將教學內容層次化。教師要遵循由簡入難,由具體到抽象,由個體到一般的原則,對學生采用循序漸進的策略,以促進學生消化和吸收生物知識。
2.教學方式和教學目標層次化。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都能有所收獲。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進步的感覺和成功的喜悅。
3.評價方式公平化。教師要對學生一視同仁,對于學生的評價要做到準確公正。首先,評價方式要多樣化。對于學生的評價,教師可以采用教師評價、同學評價和學生自評等方式,讓學生對自己有更清楚的認識。其次,評價內容全面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注重學生的成績,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學習的效果和取得的進步等,給學生以客觀公正的評價。
生物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法,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體現對學生的了解和尊重,將“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真正貫徹落實到教學實踐中。
總之,在高中教學中推行素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堅持不懈地努力和學生積極主動地配合,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思維能力和情感體驗,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科學的發(fā)展觀念。
參考文獻:
[1]張鳳英.淺析生物在中學新課程素質教育實施的探究[J].金色年華,2011(12).
[2]于舒.中學生物素質教育探討[J].成才之路,2011(35).
[3]陳曉敏.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創(chuàng)設高效生物課堂[J].考試周刊,2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