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摘要】自主學習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就是讓學生能學、想學、會學、堅持學等。如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我從注重興趣培養(yǎng)、注重習慣養(yǎng)成、注重學法指導、鼓勵質(zhì)疑探究四個方面進行大膽嘗試,教學中通過質(zhì)疑、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而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關鍵詞】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教育家杜威說:“給學生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學生一個什么樣的生活?!币虼耍虒W中我回避語文課隨意上的壞習慣,積極備課,運用各種資源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讓自己從事事喋喋不休的管家婆、處處面面俱到的包工頭的角色中跳出來,去做一個善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師。我是從以下四點做起的:
一、注重興趣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一旦產(chǎn)生興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語文課堂的趣味導學就顯得很重要。教師的教學方法要有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他們的求知欲望,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起來。如在進行《故鄉(xiāng)》教學時,通過導入設計(以名曲《二泉映月》導入)、感悟設計(選朗讀程度好的六位學生現(xiàn)場配樂《明月千里寄相思》朗誦,整體感知課文)、品析設計(以《夢里水鄉(xiāng)》為背景音樂,教師點撥學生抓住文章描寫人物的語段,加以理解和感悟)、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參與到表演中去,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整個課堂效果非常好,特別是對文章主旨的感悟就會更深。
二、注重習慣養(yǎng)成
“一切天性與諾言都不如習慣更有力量”。良好習慣的形成有助于學生學習的進步與提高;有助于學生發(fā)展智力,并對日后學習和工作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使之受益終生。新課程強調(diào)將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課堂主人公的地位。因此,我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關愛、平等自主、尊重個性的學習語文的情境,營造良好氛圍。支持學生發(fā)表不同的意見,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為創(chuàng)造性人才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例如:在講一道材料概括題時,學生不懂“一片甲骨驚天下”的意思,就得讓學生去了解一下甲骨文的一些知識,而且要親自動手,可以上網(wǎng)查閱,要學會做記錄。如果有哪個學生沒有認真做或偷懶,就罰他給大家講個故事或說個繞口令。果然,以后語文課上,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生都可以自己解決,我也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碰到同學們有錯時,就及時由其他學生加以糾正,碰到有疑問的,就留到課后師生都去查詢資料。不少同學在日記中提到“語文課既輕松又有意思,還學到了知識”。這樣當學生把求知當成一種下意識時,主動學習的習慣就自然養(yǎng)成了。
三、注重學習方法指導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要善于“授之以漁”,這是點石成金的本領。引導學生學會“織網(wǎng)”“捕魚”的方法,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獲取無窮無盡的知識之“魚”,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知道運用已有的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在語文課堂上教了多少不重要,而是看學生,學會多少;我常給學生理一個思路,學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去拓展知識;去歸納方法、去實踐運用。我在組織試卷評講教學時,整個課堂教學主要分為“查錯改錯”、“思考質(zhì)疑”、“強調(diào)整理”和“提問鞏固”四大部分。其中“查錯改錯”部分,運用“自查、同桌互查、自改、討論改、教師改”的形式改正錯題。在“思考質(zhì)疑”部分,要認真思考自己做錯的原因,運用“先看審題清不清,再看答題思路對不對,再查語言是否流暢,最后看卷面工整與否”這些方法,深入了解自己的薄弱之處?!皬娬{(diào)整理”部分,主要是強化理解老師強調(diào)的地方,然后快速整理到改錯本上?!疤釂栰柟獭辈糠趾苤匾?,這是學習的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我經(jīng)常抽空就拿講過的卷子提問,無論課內(nèi)還是課外,學生都可能被抽住,然后回答我提的問題,讓學生易錯處得以鞏固。
四、鼓勵質(zhì)疑探究
“學則必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睂W生的積極思維是從疑問開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學生去思考、去探索。質(zhì)疑可以使教學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語文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設疑、質(zhì)疑,鼓勵學生發(fā)表個人獨到見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質(zhì)疑習慣。引導學生從無疑到有疑,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在思考中質(zhì)疑,在釋疑中理解,在理解中創(chuàng)新,從而使學生獲得新知。教給學生質(zhì)疑的基本方法:從認識事物“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三個層面上考慮。就一篇古詩文而言,可指導學生從字詞、句式、結構、主旨、語言特點等方面設疑、質(zhì)疑。通過質(zhì)疑、探究,調(diào)動學生學習古文的積極性,激起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學習的主動權是學生的,還給學生,學生有勁頭,當他自己鉆研出答案時會很有成就感的。這樣,學生學得主動,教師也教得輕松,而且教師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要想提高中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只有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