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一翔
【摘要】每個孩子來到世上都像白紙一樣干凈純潔,其后才因為自身條件的限制和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造成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學業(yè)成績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問題學生”的存在是必然的。對問題學生也可用賞識、發(fā)展的眼光來對待,也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本文著重進行案例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以及對策。
【關鍵詞】小學;問題學生;賞識;發(fā)展的眼光
一、個案陳述
“問題學生”是指那些與同年齡段學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會、學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響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進的因素,從而導致在思想、認識、心理、行為、學習等方面偏離常態(tài),需要在他人幫助下才能解決問題的學生。2013年4月,我在衢州市第三小學實習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在這里我遇到我的第一個“問題學生”。
實習期間,班級中有一個男生朱同學,他在第一天就引起我們的注意。一堂語文課,屁股固定在椅子上不足5分鐘,他不是趴在椅子上,就是蹲在椅子旁,又或是躺在地上。各式各樣的姿態(tài),只要你想得到沒有什么做不到的。
別看他不怎么聽課,可是他成績很好,還獲得全國小學生數(shù)學競賽二等獎。然而他的人際關系真的很糟糕。因此,老師對他的總結是智商很高,情商為零。全班的人都說他神經病,腦子有問題。只要一有人跟他一起玩,總是會有矛盾發(fā)生。所以別人不跟他玩??伤?,就喜歡粘著別人,跟著別人屁股后面一定要跟別人玩。而且別人越不理他,他就越對著老師、全班的人的面前發(fā)脾氣。大吼大叫,如同憤怒的獅子,那個場面相當驚人。曾老師還說,人家一不小心碰到他,他以為別人打他,一定要還手,一定要干架。你來我往的,怎么不發(fā)生矛盾呢?
二、分析原因
1、自身原因
經過一個月實習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朱同學性格有些內向,在人面前不茍言笑,而且常常落淚,往往在與老師爭辯,委屈之時,說明他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一個孩子。雖然他會抱怨作業(yè)太多,但是第二天仍然按時上交,說明他在學習上還是認真好學。而且他喜歡閱讀,知識面很廣,因而他在上課回答問題所說出答案都是有深度、有見地的。
2、家庭原因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搖籃,父母則是學生的首任教師,其言行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經過多方了解,朱同學的家庭背景:從小父母離異。由于母親要外出掙錢,寄養(yǎng)在母親的親戚家中。親戚對他的管制力度不是很大,或者說,他所要求的親戚都會給予滿足。
再來說說,他的目中無人。據(jù)說在家中,只要母親或其他人令他不高興,他就直指母親并直呼其名,毫無尊重可言,也許他母親對他也束手無策。從小的習慣早已樹立,很難改變。而且,我認為面對這樣的一個小孩子,家長要在家中樹立威信,并做好我們所熟悉的禮貌教育。像他,不適應學校生活,遇到不高興的事情馬上大吵大鬧,不喜歡的老師上課,說不上就不上等等行為舉止就會出現(xiàn),體現(xiàn)出某些獨生子女家庭的教育問題。
3、學校原因
(1)在學校里,教師是學生的楷模,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職責,其言行無不影響著每一個學生。面對朱同學,我看到指導老師不斷轉換角色,如引導者、合作者、平等中的首席、人家關系的藝術家、心理輔導者等等。據(jù)曾老師所說,接班以前,他的情況甚是糟糕。應該是先前的老師多班級管理力度不夠,也散漫,導致整個班級紀律管理一直很差,同時也致使朱同學更散漫,毫無紀律性。
(2)同伴關系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不同的班級契合度。我班的同學沒有特別頑劣、強勢,整體感覺上都是性格脾氣比較好。若真有一個強硬、強勢的學生在朱同學身邊的話,有可能使朱同學的跋扈乖戾的脾氣收斂一些。
三、解決策略
1、家庭教育不可缺。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教師應當幫助家長提高思想認識,轉變教育觀念。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齊抓共管。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然而對朱同學來說,同時還要抓禮貌教育,從尊敬父母到尊敬老師再到尊敬長輩,進行逐漸遞進的過程。因而無論在家中還是學校里,都要讓朱同學感受、認識到尊老愛幼、尊師重道的重要性。
2、平等關系不可失。建立起與學生的平等關系,選擇適當時機進行交流。教師要通過這種方法了解學生的思想變化情況。多鼓勵、少打擊、多關心。目的是使他們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能正確地認識和看待自己及周圍的人、事。通過面對面交談,了解他們的全面情況和心理承受的能力。在談話過程中,教師要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鼓勵他們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同時也誠懇地指出缺點和不足,告訴他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有理性的主體,有自己的尊嚴,在交往中不管性別、條件、地位如何都是平等的主體,并沒有尊卑優(yōu)劣之分要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多體諒和寬容他人,同時給予了他們明確的努力方向。希望在潛移默化之中實施教育引導。由于朱同學情緒激動時同他講道理,他往往不能冷靜。因此,老師需要等他冷靜之后再與他交流、溝通。在交流之前,也可以讓他散散步之類的活動,進行情緒的自我調節(jié)。
3、班級氛圍不可少。良好的班級氛圍,讓他感受集體的溫暖。教師應向學生傳授必要的人際交往知識?!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與人和諧相處融洽首先要會欣賞對方,每個人都有閃光點,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在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我們不能依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對他人過于苛求,我們要將心比心。學會換位思考,多體諒和寬容他人。友誼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同時教育本班的學生不要排斥,要寬容地接納他。朱同學智商挺高,數(shù)學好,圍棋好。有些同學在學習上碰到問題,會向他請教;課間的時候可以一起切磋棋藝。這些行為也是可以讓朱同學能夠懂得如何融入班集體。
4.賞識工作要做好。上課時我有意識地多讓他發(fā)言,給他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并不失時機地進行表揚。讓他品嘗到成功的快樂。受到表揚的他,往往會坐得很端正。這些不可或缺的鼓勵和表揚,使他得到滿足,增加了自信心。
四、總結與反思
面對日益紛繁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和學校環(huán)境,易在學習、生活、交往、自我意識等方面遇到各種心理困惑和問題。我們應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真心幫助那些“問題學生”。讓他們在陽光下,能夠放聲微笑,健康成長。不僅是身體健康,更要心理健康。讓他們成為一個健全的人,對社會發(fā)展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1]楊永祥,《中小學問題學生形成的原因及教育對策》[J],《中學教學參考》,2011(33)
[2]紀廣彬,趙學敏,《淺談問題學生的成因與輔導》[J],學周刊C版,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