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的辦學特色是“陽光教育”,其核心理念是以陽光之心育陽光之人,是一種“使師生變得像陽光一樣燦爛的教育”?!瓣柟饨逃钡母灸康木褪鞘谷朔e極、樂觀、向上,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礎。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和音樂組的同事們一起,對現有的音樂藝術教育進行選擇、整合、改造,實施立體音樂教育,全面深入地研究音樂教學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推進作用。
一、創(chuàng)設濃郁音樂氛圍,奠定陽光教育基調
音樂教育,可以培養(yǎng)人的藝術氣質,而幸福人生的目的也是讓學生過上有品味的生活??梢?,音樂教育是達成我校辦學目標的核心要件。為此,我們著力讓音樂彌漫于整個校園,奠定“陽光教育”主基調。
每天清晨7點到7點30分,校園廣播播放《校園清晨》、《美麗的一天》、世界名曲,以及校歌《我們是陽光少年》等。此時正值全校師生入校時間,當老師和學生步入校園時,優(yōu)美的音樂自然帶來美好心情,使師生在精神愉悅中開始一天的工作和學習。
每天中午午餐時間,我們選用了舒緩的輕音樂為伴餐音樂,如班得瑞的《寂靜之聲》、巴赫的《愛的協(xié)奏曲》。
午餐后,還有讓學生休息的小憩音樂,大課間上則播放《小白船》等動感音樂,讓孩子們的激情盡情釋放;上午第一節(jié)課前和下午第一節(jié)課前播放一些輕松活潑的歌曲,疏緩學生緊張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中午放學和下午放學期間播放一些優(yōu)美、寧靜的歌曲,讓學生的心靈從緊張煩躁的學習中解脫出來,獲得平靜,從而減少因煩悶而發(fā)生不幸的校園事件,讓師生在音樂聲中放松心情。
二、加強音樂課堂教學,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
課堂教學是音樂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對全體學生的音樂普及教育。歌曲在教學中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即歌詞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象及其描述的藝術景象等都是鮮明生動的,學生可以真切地捕捉作者的思想,與之共鳴。如,教學《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讓學生認識教師工作的辛苦,增加對教師的愛;《五星紅旗我愛你》、《我們要陽光》,其音樂語言是優(yōu)美的,有著深沉的內涵。為此,我們要借助音樂的特有功效,共同營造一個幽雅的育人環(huán)境,用文雅高尚的校園文化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音樂組還聯(lián)合少先隊的“紅領巾廣播站”,以“每周一歌”的形式現場教唱。
我國目前的音樂教育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教材內容陳舊、音樂知識面不寬、學生對教材的選取不感興趣等。針對這些現狀,我們在教材原有內容的基礎上,又把現代流行的、內容積極的曲目補充到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孩子們學習音樂的興趣,特別是在高年段開設音樂鑒賞課,主要是欣賞古典音樂和世界名曲,增強同學們的藝術修養(yǎng)。
三、組建合唱音樂社團,深化陽光教育主旨
在國外的音樂教育中,非常重視合唱,一個學校的合唱水平代表著校園建設的水平,因為合唱所體現的嚴密、精確的配合都有利于形成高度規(guī)律性和高度藝術性的集體,它能培養(yǎng)每一個參與者在愉快的、不強迫的形式中自愿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培養(yǎng)自律、自我的與他人合作的習慣。
陽光教育一方面是要自己陽光,也要有愉悅的團隊生活、合作意識,尤其在這個“團隊為王”的時代,就更應發(fā)展這種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我們在班級合唱團的基礎上,選拔組建了學校層面的“星光合唱團”,班級的合唱團由任課教師負責培訓,學校的合唱團由我單獨培訓,再用星光合唱團成員來影響班級學生、帶動班級學生,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整體素質。
四、開展音樂實踐活動,創(chuàng)建陽光教育品牌
音樂學習注重人對音樂的最基本感受、體驗,而這種感受和體驗的獲得不是依靠外在灌輸,而要通過學生的親身體會與自發(fā)的、自然的獲得。所以,在音樂教育中,我們特別注重音樂的實踐活動。我校分為兩個層面:校內層面,主要是通過開展每年一次的藝術節(jié)以及紅歌賽、校園歌曲卡拉OK大賽等形式;隨著中國好聲音的熱播,“實驗好聲音”也風靡起來,全校海選、全員參加,到最后的層層選拔,選出了周冠軍、月冠軍、季冠軍及最后的總冠軍。
校外層面,主要是加強校際音樂活動的交流,比如,每年都到拉手校自立小學,與他們共同舉辦文藝演出,我們還到周邊社區(qū)舉辦大型音樂歌舞晚會、消夏音樂會、中秋篝火晚會……師生同臺演出,我們把音樂當成媒介,通過這樣的藝術交流,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提升他們的音樂水平,在交流中也增進同學之間的友情,提升校園的整體文化品味,并有助于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力。
學校就是通過多種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與機會,讓他們親身體會、參與。
五、實施音樂理療工程,煥發(fā)學生生命活力
據相關研究表明,音樂具有主動的、積極的功能,是提升創(chuàng)造、思考,使右腦靈活的有效方法,并且能引導出重要的α腦波。特有的音樂節(jié)奏與旋律,能夠使我們平常較常用的主管語言、分析、推理的左腦,得到休息;相對的,對掌管情緒、主司創(chuàng)造力、想像力的右腦則有刺激作用,使人在情緒穩(wěn)定、開發(fā)潛在能力等方面有很強的效果。
根據這一理念,學校在圖書室、走廊,甚至是衛(wèi)生間,都設定了相應的舒緩的音樂,讓學生在課間能消除緊張、減輕壓力,達到身心松弛、心境穩(wěn)定平和的效果。尤其是在心理咨詢室,我和心理疏導教師共選取了古今中外名曲100余首,當孩子一走進心理咨詢室,就讓他們沉浸在音樂的意境中,放松學生的神經,平靜他們的心緒,達到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作用。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視“樂教”,他提倡“興于詩、立與禮、成于樂”。我就是要通過音樂藝術教育,通過樂曲的旋律美、歌詞的語言美、音響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態(tài)美、演唱的情感美來陶冶人的情操,凈化人的心靈,美化人的行為,并把音樂教育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原動力,深入推進“陽光教育”向縱深發(fā)展,實現校園文化建設的再次超越。
作者簡介:何念桓,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qū)實驗小學聲樂指導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