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麗
至今,我還珍藏著一名畢業(yè)學生小亮的來信,他時刻提醒我: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教育。
小亮的信中寫道:童年的許多事情,已隨著記憶的湖水遠去??墒?,我怎么也忘不了五年級球友的那一幕。一天的游玩,同學們都很疲憊。汽車一到,我仗著自己身高力大,捷足先登,直奔靠窗口的座位,搶占了這一有利地形,既能觀賞車外風景,又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一下。我正滿心歡喜時,突然和您的目光碰在一起,那目光像中午的太陽照在我的臉上。您什么都沒說,只是一手扶著腰部,一手拉著全班最矮的同學請他坐下。我突然想起您這幾天正忍著腰疼,堅持上課,大家勸您別來了,您卻說和同學們在一起特別開心。我本來就發(fā)熱的臉此時變得異常滾燙,剛才得意的目光在與您交織的一瞬間消失怠盡。我為自己的自私感到愧疚與不安,我趕緊把體弱的李同學拉到座位上。這時,我看到您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那目光似一縷輕柔的風拂過我不安的心田。您用行動告訴了我做人的道理。
想起小亮,我的眼前時常浮現(xiàn)出這樣一幅畫面:開學第一天,前排第一個座位空著,我正要查問,忽聽門口傳來一陣唏噓聲,循聲望去,先看到一團亂糟糟的頭發(fā),接著露出一張胖嘟嘟的臉,一雙細長的眼睛正狡黠地向里面窺探著。看到我,他立即縮回頭,轉(zhuǎn)身想逃走,這就是他——上學天天遲到的小亮。據(jù)班主任介紹,爺爺?shù)倪^度溺愛導致它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驕橫、放縱的性格。上課經(jīng)常不寫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面對他,我沒有發(fā)火,而是請他進教室,站在講臺的中央。我平靜地對同學說:“我們請小亮同學為大家發(fā)書好嗎?”他很驚訝,狐疑地望著我,原以為我會痛責他一頓。我笑著說:“請你快點為大家發(fā)書吧!”他立即喜上眉梢,認真地發(fā)起書來。第二天,他沒有遲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亮的不良習慣怎么可能一下子消失?這需要我的耐心和等待。我欣喜地看到自己的等待終于有了結(jié)果:那是開學一個月后的隊列表演賽。賽前各班同學都在緊張地訓練,為了提高訓練效率,我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我發(fā)現(xiàn)小亮對這項活動特別熱心,所以讓他擔任第三小組的組長。驗收時,第三小組同學的隊列姿勢最符合要求。組員紛紛說是小亮指導得好,我當眾表揚了他。恰巧放學時,班長身體不適,我請小亮來帶隊。當他挺著胸脯、喊著響亮的口令、帶著同學們邁著整齊而有節(jié)奏的步伐踏出校園時,熟悉他的值周生驚奇地望著他,為我們班加上了一個最高分。從那以后,我發(fā)現(xiàn)小亮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上課認真聽講了,在走廊里遵守紀律了,很少欺負同學了……我想:他一定體會到做一個好孩子的美妙滋味了吧。
盡管小亮的一些缺點仍然會不時地冒出來騷擾他,也困擾著我,但我都會冷靜地對待,妥善地處理。曾經(jīng)聽過這樣一段話:每一株玫瑰都有刺。愛護玫瑰,并不是努力地把它的刺拔除,而是要學會如何不讓它的刺刺傷。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孩子。通過這些事,我深深地體會到:面對做了錯事的孩子,教師一定要冷靜,要記住自己是個教育者,要遵循“知、情、意、行”的教育原則,從愛出發(fā),立足于幫,決不可罰字當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相信他們的覺悟和能力,不要一味地批評指責。要一切以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為準則,讓學生從內(nèi)心里信服老師,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我的反思:教育學生的方法有千萬種,但教育原則不能違背,那就是學會賞識,將賞識教育運用到班主任工作中,具體感悟有三點:
首先,要熱愛學生、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陶行知先生曾說:“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有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動心靈深處”。教師唯有心里時刻裝著學生,學生心里才能有你這個老師,尤其是后進生,愛之深切,才能喚起他們奮發(fā)向上的勇氣、信心和激情。愛學生還要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愛好和才能,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了解學生的歡樂和憂愁,如果在教師的眼里,學生只不過像一種裝知識的容器,那么,這樣的看法當然不會促進他們對學生的愛,因此,教師首先應當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在對學生的教育教學上,在他們的精神成長上取得最好的結(jié)果。同時,愛學生就應當仔細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當教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理解為一個具有個人特點,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結(jié)構(gòu)的人的時候,才有可能真正去熱愛學生和尊重學生。
其次,教育者應先受教育,以身作則。從我上學時就認為老師的話就是圣旨,老師做的事情都是對的,老師不讓我們做的事情如果違反了,(下轉(zhuǎn) 86頁)(上接 72頁)就是不遵守紀律了,而老師不用制度約束,那時候就想等我長大了也當一名老師,老師多么的神氣。時光荏苒,現(xiàn)在我也成了一名教師,再想想當年的想法多么幼稚,但同樣說明教師的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從20幾年的教學生涯中深深體會到了“教育者先受教育”這句話的真諦:我們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是要求學生做的,自己也必須做到并且做好。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是社會的楷模,道德的化身,老師做事一定要嚴謹,一絲不茍。在工作中老師不僅要用師德規(guī)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也要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納入日常工作之中。
最后,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激勵學生。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個性各異的學生,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優(yōu)缺點,他們身上存在一定的潛能,賞識他們的點滴進步,讓他們充滿自信,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中快樂的成長。我所教的班級學生都是剛剛從幼兒園升上來的孩子,上課就是玩,但幼兒園有玩具,而小學里沒有!看來我得想辦法讓他們知道上小學絕對不是來玩的,于是,我開始經(jīng)常跟他們“聊天”(為了不傷害他上學的積極性,我只能用這種方式)。我也經(jīng)常跟他們家長聯(lián)系,商量怎樣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用“爭笑臉”的方式激勵他們,只要哪個小朋友在某一方面有了突出的表現(xiàn),就可以得到老師獎的一個笑臉,笑臉滿了一定的數(shù)量,就可以換成小紅花上墻,貼在自己照片旁邊,期末大家來比一比,小紅花最多的要進行獎勵。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隨著這一獎勵制度的實施,笑臉深入人心,爭笑臉也成了所有小朋友的最大愿望和榮耀。現(xiàn)在想想,其實孩子需要的哪里是你那長篇大論的道理,他們想要的很簡單,就是那一笑臉后包含的對他的肯定和鼓勵,而那就可以進一步成為孩子成長和進步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