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麗
關鍵詞 交流技巧 溝通意識 特殊
臨床護理工作中發(fā)生糾紛,護理事故與護患溝通障礙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以患者為中心,實施護患溝通是醫(yī)院適應社會經(jīng)濟體制改革而形成的全新護理模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服務得到越來越多的擁戴,良好的醫(yī)患溝通是實現(xiàn)以患者為中心,減輕患者身心痛苦,創(chuàng)造最佳心態(tài)的需要,促進醫(yī)患間理解與支持,提高治療效果的需要。醫(yī)院護理工作面對的各種各樣,參差不齊的人群,在其生病過程中,護士如何采取靈活有效的語言交流把關愛和康復的語言傳遞給他們,達到心理上的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就顯得非常迫切和就為重要。
溝通的意識
現(xiàn)代護理觀念是以患者為中心,護患關系由主動→知道→參與,護士以指導者的形象出現(xiàn)在患者面前,為患者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咨詢,要求護士要把重點放在教會患者做些什么,以良好的職業(yè)素質,積極的職業(yè)心態(tài),良好的形象獲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得到最滿意的效果。讓默契的護患關系成為患者康復的重要精神力量,提高護患間的親和力,注重個人儀表,言行舉止做到得體大方還要學習多學科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以自己過硬的素質贏得患者滿意與肯定,營造和諧環(huán)境,防范護患糾紛,排除護患溝通障礙,在護患溝通中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鑒暗示來幫助護患架起溝通的橋梁。
溝通方式
根據(jù)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為了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同時也便于患者及家屬了解病情及治療進展情況,迫切要求護士與患者及家屬的進行有效溝通與交流,護患溝通最直接,最有效的溝通方式是面對面的交流,交流是雙方將自己的感覺,想法變成語言信息傳遞給對方,對方根據(jù)自己的信息理解轉移成相應的意見。
語言交流:語言交流是護患溝通的重要工作,語言要求是親切、自然、得體,忽視的語言要體現(xiàn)出對患者的關心、體貼、愛護,俗話說“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一門心靈的藝術,也是臨床工作中的護理手段,體現(xiàn)護士的思想情操和職業(yè)素質。
表情和體態(tài)交流:要求表情自然親切、體態(tài)得體、根據(jù)各種場合恰當?shù)倪\用表情,是自己的表情與患者的情緒一致,讓患者感覺護士理解他。
觸摸交流:適當?shù)臅r候,應采取握住患者或家屬的手或手臂,以減輕患者及家屬注意事項的緊張心理。
書面交流:書面交流是語言、表情,體態(tài)交流的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要求書寫能符合患者病情。
注意事項:①談話的內容要有針對性;②談話的語言要通俗易懂;③語速要適中;④談話過程護士要認真注意傾聽;⑤談話內容要客觀;⑥談話的態(tài)度要誠懇。
交流的技巧
患者來自四面八方,護士在護患溝通中要對患者有所了解,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臨床護理中經(jīng)常遇到很多患者,他們經(jīng)常閱讀自身所患疾病的書籍,了解一些有關知識,護士應抓住這一時機,講解并準確的回答所提出的問題,與患者要平等對待,看成自己的朋友,與患兒溝通應愛護、關心、撫摸,總之護士依據(jù)不同患者,不同角色進行溝通,使患者接納,達到溝通目的,對不同國籍,不同民族,不同患者。采取不同方式進行溝通,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
注意第一印象,贏得患者信任,護士應做到儀表端莊,舉止大方,語調輕柔,禮貌用語,根據(jù)患者的身份、年齡、職業(yè)的不同,因人而異的稱呼他們,在維護他們自尊的基礎上,選擇他們喜歡聽的稱呼,如“請您稍等一下,我馬上給您安排床位”,讓患者感到親切、融洽、無拘束,介紹護理單元,針對性運用醫(yī)學知識和護理經(jīng)驗,認真恰當?shù)慕忉屢蓡?,以緩解患者的焦慮、恐懼的心理。
談話要因人而異,對病情較重的患者談話時間要短,提出的問題不要過多,不能讓患者感覺到過度疲勞,對病情較輕的可適當延長時間,最好不超過半小時,以免產(chǎn)生反感,在聽取患者的問答時要肯定或鼓勵語言,微笑注視的表情,營造一種交流氛圍,縮短護患間的距離,達到了溝通的目的。
護士與患者的目光接觸可以產(chǎn)生許多積極的效應,鎮(zhèn)定的目光給恐懼患者帶來安全效果,熱情的目光可以是孤獨的患者得到溫暖,鼓勵的目光可以讓沮喪的患者重建信心,專注的目光可以自備的患者帶來尊重等。
對特殊患者的溝通
抑郁的患者:抑郁的患者往往說話遲緩,反應慢,注意對這類患者,護士平時要多觀察,以親切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使患者感到有人關心,受到重視。
對有缺陷的患者:護士首先不要加重這類患者的自卑感,可通過親切的語言,適度的關懷,創(chuàng)造良好的氣氛,,采用有針對性,有效的方法努力的去達到溝通的目的,如聾啞患者用紙、筆或手勢等去交流,對視力不佳的患者,可運用觸摸讓患者感到護士的存在和對他的關心,或代替他們掛號辦一些手續(xù)等方式。
對發(fā)怒的患者:患者發(fā)怒往往是害怕、焦慮或無助的一種表現(xiàn),護士即使事先知道患者在生氣也要詢問,讓患者說出來同時表示接受、理解并幫助患者找到原因,盡可能解決,護士千萬不可讓患者的情緒感染自己以怒制怒,例,有一肺病患者的母親來醫(yī)院給兒子看病,他對當時的醫(yī)生有誤解,就大聲喊起來,我聽到后馬上到這位母親勸到一邊,了解情況后,換了一位醫(yī)生給她看病、講解,使得這位母親滿意,達到她所要求、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
對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對患有特殊疾病如性病、艾滋病、梅毒等患者,在他們來就診時,礙于面子,不愿說出自己患的什么病、所檢查的項目。這時,護士不要硬問,要婉轉的與他交談,在內有其他患者的情況下,細心交流。保護患者的隱私,尊重患者,用字母或代碼來表示疾病的名稱,例,有一位HIV患者就診,來時只說我要化驗,問到化驗哪些項目時,他支支吾吾,我就要化驗,這時就應想到可能是有關艾滋病、性病方面的一些檢查,就主動與他交談,將一些化驗的項目,讓他在心里覺得醫(yī)護人員對他不歧視。護理學的本質是人學,如何面對護理人際互動關系更好的服務于人類。這有賴于護理工作者對護理人際溝通知識和能力的掌握,加強忽視的人際溝通技巧,提高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溝通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護士需要運用溝通的知識和技巧,更需要在臨床中自學運用,真正客觀有效的溝通,積極預防護理糾紛,提高護理質量。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3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