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華
摘 要:組織課堂練習要從興趣激發(fā)、逐個知識練習、充分利用好板演、巧妙用好學生的錯等方面去組織與實施,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興趣激發(fā);知識點;板演;錯
新課程實施以后,數(shù)學課堂練習是否有效,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如何加強小學數(shù)學課堂練習組織與實施呢?略談如下:
一、注重興趣激發(f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興趣是提高練習有效性的前提。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數(shù)學練習又有點枯燥乏味,自然提不起多大的興趣。而許多教師不考慮這些,他們認為求知欲是學生的本能,只要練習設計精當,學生自然會得到有效訓練,教學效益也就自然提高了,結果往往事與愿違。
我們在組織練習時,經常采用做一做、猜一猜、比一比、賽一賽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雖然方法似乎有點過時,但是學生總是興趣盎然,屢試不爽。“數(shù)學教學活動應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我們的目標是讓練習有趣起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思維“飛起來”。
二、逐個知識點練習
練習法是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布置和指導,通過課堂及課外作業(yè),有意識地反復完成某一活動,借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反對題海戰(zhàn)術,注重“精講多練”,但更要提倡“精講精練”。數(shù)學練習的典型特點是題型豐富多樣,因此組織學生進行一定數(shù)量的練習也是很有必要的。
教學中要注重將各個知識點逐條練習,從知識的層次出發(fā),一個一個知識點掌握。不少教師喜歡出各個知識點的題目,分小組練,一個小組練一個知識點,這樣學生就出現(xiàn)了練習的盲區(qū),不少知識點沒有練習到,達不到教學和學習的目的。這種方法只要組織得當,看起來慢實則快,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充分利用好學生板演
板演是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是學生的一項特殊的學習實踐活動,是教師獲得信息反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教師通過板演可以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方法獲得的情況,從而根據(jù)反饋信息隨時調整教學進程,促進學生發(fā)展。
在板演人選上不能盲目,固定不變或隨意點名都是不可取的,應考慮合理安排以對全班產生最佳效應。我們一般不讓學生在大黑板上直接板演,而是面向全班同學寫在專用的小黑板上,避免臺上臺下互相影響。學生板演時,教師要在學生課桌行列間巡視其他的學生,檢查、督促、輔導,查問他們的學習情況,看他們是否完成了練習,同時發(fā)現(xiàn)練習中的錯誤和缺點,以獲得更多的反饋信息。
四、巧妙用好學生的錯
有的教師怕學生練習出錯,其實沒有錯誤是不正常的,沒有錯誤的課堂教學是低效甚至無效的。有效性的反饋不僅僅這么簡單,它也具有藝術性。教師應該要求學生積極地參與對答案的修正、說明和補充工作,要允許學生插話、提問題。要引發(fā)矛盾,引起爭論,引導糾正。學生有獨特見解,有優(yōu)于教師、同學的新穎解法,應鼓勵他們大膽提出來,讓學生思維中的每一個閃光點,都能及時輻射到群體的每一個體上,產生積極的群體效應,激發(fā)更多的個體積極向上,同時也有利于教學相長。即使學生說錯了,別忘了這可能是一個寶貴的教學資源,盡可能開發(fā)利用好。對學生板演練習中的錯誤,教師應多從自身教學找原因,切忌歸咎于學生,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應當充分肯定其成績、進步,指出不足。既要評錯的,也要評好的,使其學有榜樣,趕有目標,錯有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