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學林
2011至2012學年第2學期的期中考試成績揭曉后,筆者帶的高一(12)班的數(shù)學平均成績?yōu)?3.4分,沒有一個學生及格。在這種情況下,身為班主任的筆者效法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創(chuàng)設了新“小先生制”,讓本班學生利用每周三晚的第一節(jié)和第二節(jié)自習課充當數(shù)學教師,即“學生教學生”。
一、新“小先生制”的內涵
新“小先生制”,即在事先規(guī)劃好的時間里,由本班學生像教師一樣走上講臺,提問、講解、組織討論、主持探究,形成完整的課堂教學模式,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新“小先生制”旨在通過“學生教學生”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實現(xiàn)全班學生的自主學習。
二、新“小先生制”的實施
1.準備階段
對高一學生來說,要面對全班大多數(shù)同學開展課堂教學,需要教師事先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二是幫助學生樹立自覺尊重“小先生”的意識。由于準備工作充分,全班學生對新的授課形式充滿期待。
2.實施過程
實施新“小先生制”的教學內容是八套數(shù)學試卷,其具體做法有三個。一是在五天內完成一套數(shù)學試卷的教學任務,預計八周完成全部任務。二是每套數(shù)學試卷的教學由一名學生主持,多位承擔教學任務的學生共同參與。其中,主持人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申報情況進行選擇而產生,承擔教學任務的學生由主持人根據(jù)其他學生的申報情況及自己的選擇而產生。三是每周五離校前由主持人發(fā)放需要教學的數(shù)學試卷,承擔教學任務的學生要回去準備,下周三晚由主持人和承擔教學任務的學生有計劃、有分工地完成教學任務。
從實施新“小先生制”的具體情況來看,全班(60人)先后有34人(占全班總人數(shù)的56.7﹪)走上講臺承擔教學任務。在34位承擔教學任務的學生中,期中考試數(shù)學成績1至20名的有15人,占總人數(shù)的44.1﹪;21至40名的有11人,占總人數(shù)的32.4﹪;41至60名的有8人,占總人數(shù)的23.5﹪。由此可見,每個分數(shù)段都有相當比重的學生承擔教學任務。在34位承擔教學任務的學生中,承擔一次教學任務的為最少,擔任五次教學任務的為最多。
3.反思感悟
實施新“小先生制”的反思感悟,即每位承擔教學任務的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自己在教學中所運用知識的再認識、再發(fā)現(xiàn)、再思考,旨在喚醒和提升其自我意識,從而引起其在學習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乃至價值觀念等方面的革新。不同于教師的教學反思(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承擔教學任務的學生的反思感悟旨在深化認識、拓展思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1至2012學年第2學期的期末考試中,高一(12)班的數(shù)學成績有了大幅提高,平均分與及格人數(shù)這兩項指標已沖到高一年級文科三個班的第一名。
由此可見,新“小先生制”的實踐不僅能大幅提高全班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可使學生在實踐操作、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三、新“小先生制”的思考
1.良好的氛圍是新“小先生制”得以實施的基礎
新“小先生制”的實施面臨著學生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等方面的困難。為此,筆者在新“小先生制”實施前召開了主題班會,使全班學生認識到:向同伴學習不僅是重要的,更是必須的。這就為新“小先生”制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2.教師的工作是新“小先生制”得以實施的前提
為了較好地實施新“小先生制”,教師應做好兩方面工作,以確保新“小先生制”較好地實施。第一,教師必須充分信任承擔教學任務的學生的能力和作為,放手讓其開展教學工作。第二,教師要重視研究和指導承擔教學任務的學生。在新“小先生制”實施的過程中,為了讓主持人挑選出更多能夠承擔教學任務的學生,筆者很重視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予以肯定、鼓勵和表揚,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其自身的能力和才干,樂于承擔教學任務,最終為主持人挑選承擔教學任務的學生提供一定數(shù)量的人力資源。
3. 新“小先生制”為開展合作學習開辟新路
新“小先生制”作為實踐教育的一種形式,有利于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開展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相對于個體學習而言,即學生在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一般包括同桌、好友之間的互助合作學習,小組討論、興趣小組等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中的大討論、大探究、角色扮演等全員性合作學習等。在新“小先生制”的實施過程中,在主持人的組織下,承擔教學任務的學生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他們與其他學生互相配合,通過一定手段開展相互教學,實現(xiàn)預定的教學目標,這就具備了合作學習的全部要素。因此,新“小先生制”的實施,不僅能較好地實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還可為中小學教師開展和引領同伴互助合作學習、全員性合作學習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徑。
一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有句名言:“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教是為了不教?!奔热唤逃趥魇谥R方面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自主學習,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粡囊婚_始就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教人呢?
(作者單位: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新安中學)
(責任編輯:萬馳 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