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福蓮
我們把家長同志們請到學校里來開家長會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與家長進行更好的交流,以便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教育,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我們也深刻體會到,初中階段對我們整個人生的發(fā)展實在是太重要了,走好了,會為將來的發(fā)展鋪平道路,走不好,則會給自己的人生發(fā)展設置很大的障礙,將可能倍償生活的艱辛與苦澀!作為家長,應該明確這一點,并根據自己孩子的生理心理和學習特點,找出最適合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以便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教育,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
一、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梢娂彝ソ逃龑η嗪⒆拥陌l(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各位家長千萬不能因忙于工作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孩子上了初中以后,生理,心理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大多數學生爭強好勝心強,自我約束力弱,所以許多時候喜歡感情用事、很容易沖動。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越來越覺著自己是個“大人”了,對婆婆媽媽的說教及過分關心會產生反感。叛逆心比較強,有的學生會發(fā)生頂撞老師或家長的行為。模仿能力比較強,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如:吸煙、喝酒,也喜歡模仿影視歌星的發(fā)型、穿戴等。所以在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做好表率作用,對他們要正確引導。初一的學生生理也開始發(fā)育,開始注重自己的形象,尤其喜歡和異性交往,如果家長和老師不正確引導,學生很容易就會早戀,注意力和精力分散的太多,勢必就會影響學習,所以各位家長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言行和心理變化,及時提醒,及時解決。
二、初中生的學習特點
小學主要學科有語文數學和英語這三門,而到中學,一下子就增加了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初二還增加物理,初三將增加化學,而且學習內容增多,難度加大,進度加快,猛增的學習量往往讓學生應接不暇,頗有點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初中的學習狀況改變了,再沿用小學的學習方法和方式顯然無法適應,很多小學生升入初中后容易產生緊張和畏懼心理,這樣部分學生覺得科目多,作業(yè)量大、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還要提醒家長的一點就是:小學考試的分數和初中考試的分數,是不能等同而論的,小學生考個90分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初中,有時候,你考個80分也是班級第一,小學常考90多,在初中考不及格也是可能,因為兩者不可相提并論,所以家長應該要求學生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認真聽課,積極思考,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提高學習效率。在學習方法上,中學要求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記憶基礎上再靈活運用。到初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另外,還要要求學生合理分配各科學習的時間,有計劃,有重點,不偏科。
三、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家庭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效果!不僅僅是時間和金錢上的投入,而且還要講究正確的方式方法,下面的一些方式方法可以供家長參考:
1、學會和孩子溝通。
孩子上了中學后,不再象小學生那樣,有什么話都給家長說,往往他們習慣于把自己的真實思想隱藏起來,愿意給同學、朋友說而不愿給家長講。這種心理特點就隱藏著一種危險。比如:當與同學、朋友發(fā)生矛盾,同父母發(fā)生矛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等等!自己想不開,又不愿給父母說,也不愿給老師說,自己又不會正確處理這種矛盾,各種矛盾長期交織在一起,這樣就容易導致學生離家出走或其它惡性事件的發(fā)生,所以家長要積極主動的與子女交流,交流的前提是尊重、信任,不要動不動就訓斥孩子,家長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在家中要創(chuàng)造一種真誠、民主、平等的氣氛,讓孩子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家長要認真聽,在交談當中還要適當鼓勵孩子。
2、因材施教,要正確評價和掌握自己的孩子。
家庭教育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不能盲目地同其他孩子比!也不能簡單的與家長當年的能力比(我那時怎樣、怎樣!人家誰誰家的孩子怎樣)比如:同一個班的同學張三和李四,張三學習好基礎好!李四的家長不顧李四基礎差的實際情況,非讓李四超過張三,一旦沒有取得所期望的效果就抱怨孩子不爭氣,或采取不理智的行為打罵、訓斥等,或喪失信心、撒手不管,這都是不利孩子健康成長的方式方法,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正確評價和掌握自己的孩子,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要因材施教。
3、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長期生活在和諧環(huán)境中的孩子一定心情舒暢,這有助于孩子陶冶情操,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父母應該給子女提供一個幸福愉快、溫暖輕松的生活空間,讓他們從父母身上學會如何做人,如何正確的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所以父母的一舉一動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
4、父母配合,共同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不是母親一個人的責任,也不是父親一個人的責任,而是父母共同的責任,如果父母意見不統(tǒng)一,孩子將會無所適從。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應該共同配合,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力求通過扮演好自己的每一個重要角色,向孩子展示一個嶄新的、健康的父母形象,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給家長的幾點建議
1、全力以赴抓好孩子的學習。
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抓好子女的學習。首先,保證學習時間,特別是晚上,可能的條件下給子女提供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其次,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家長工作忙,但不能忽視孩子的學習,要多關心、多鼓勵,不能光批評。(薄弱課程)英語和數學是大多數同學的薄弱課程,所以家長要想法設法把這兩門課程抓好,學的不好的提前要補習,不要關鍵時候拉了后腿。家長要對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起督促檢查作用。
2、遵守學校作息時間。
家長要要求學生每天按時上學,放學后要按時回家。學生如不及時回家,家長要過問,要提要求。
3、要注意孩子的交往。
有句諺語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往什么樣的人就會變成什么樣的人,所以家長要告訴孩子不要結交社會上的閑散人員,不要結交那紀律差,學習差,道德品質差的學生,要鼓勵孩子多跟優(yōu)秀的學生交往,這樣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4、要注意孩子的儀表、穿著、打扮。按中學生的要求去要求學生,不讓孩子染發(fā)、燙發(fā),化妝,染指甲,不給孩子買奇裝異服,孩子自己買的不符合學校要求的衣服要堅決予以制止。一個人的儀表、穿戴傾向是其內心世界思想變化的外在體現,所以過分的注意穿戴勢必給學習帶來不利的影響。
5、多與老師們聯系。每位老師都歡迎家長能及時的、經常的到校交流。不一定要有事才來,平時也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學生在學校及家中的表現。平時如果實在忙,現在通訊設施比較方便,家長可以隨時打電話與班主任和各位代課取得聯系,以便共同關心教育子女,使其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袁振國主編:《當代教育學》,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2.葉瀾著:《教育概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