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亞鳳
美術是義務教育階段一門必修的藝術教育課程,對于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智慧,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當前全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美術教育普遍得到了重視和加強,但在廣大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依然相對滯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很不規(guī)范,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不相適應,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亟待加強和規(guī)范。
當前農村美術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各級重視不夠。個別地方,尤其是農村地區(qū)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對開設美術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很不到位,不了解美術知識和技能同社會生活的密切關系,認識不到美術教育是美育和素質教育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有效途徑,沒有充分認識到美術教育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促進作用。普遍存在著“口頭上重要,安排上次要”的錯誤認識。二是課堂教學不規(guī)范。在農村中小學受教學環(huán)境和條件的影響,美術學科長期被當作附屬學科,小科次科對待,有些地方則當作“調劑課”,在實際工作中被隨便縮減,隨時被其他基礎學科擠占,甚至停開。有的地方即使能按規(guī)定開設,也很不規(guī)范,在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上與不上一個樣,上壞上好一個樣認識。三是師資力量薄弱。美術老師普遍配備不足,在偏遠落后的農村基層學校有80%沒有美術專職教師,大多數(shù)是有美術愛好或其他學科的兼職教師,這些教師大部分對美術知識不甚了解,缺乏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素養(yǎng)。這也是農村美術教育發(fā)展滯后的主要原因。四是教學方法落后。由于美術教師的缺乏,農村中小學美術課教學方法十分落后,大多數(shù)美術課要么是讓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聽任學生無目的地涂畫,要么是依照單一造型臨摹描繪;或者,干脆把美術課上成了自習課。此外,學校美術教學設施落后,沒有專用教室,教具老化,教師只有靠一本教材、幾根彩色粉筆和幾個單調的石膏像教學。
如何加強和規(guī)范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呢?基礎美術教育的成敗,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課本教材、課程設計、課堂教學、師資水平、行政支援、資源利用、教研教改、活動開展等,其中重視程度、師資力量、課堂教學在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中顯得尤為重要。
第一,要強化思想意識,切實提高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沒有審美教育就不會有任何教育”。美術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是中小學素質教育所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yǎng)具有其它學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強化和規(guī)范學校美術教育,不僅有利于對藝術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和文化藝術素質的提高,有利于豐富想象力,提高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更有利于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加強和規(guī)范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前提在于行政支持。因此,我們各級教育部門的領導要充分認識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樹立美術教育作為基礎教育學科的地位,加強領導,高度重視,改變過去小課、副課、調劑課的錯誤認識,給美術教育應有的地位和待遇。
其二,要加強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專業(yè)教師的整體素質。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質量的提高,關鍵在于美術專業(yè)教師。目前,農村中小學的美術教師,符合專業(yè)要求的極少,不僅數(shù)量嚴重不足,而且整體素質偏低,很難完成美術學科的教學任務。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采取必要措施,狠抓隊伍建設,加大選聘力度,配備具有一定專業(yè)素養(yǎng)的大中專畢業(yè)生充實到農村中小學,注入新鮮血液,加快提高美術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積極為在職美術教師創(chuàng)造繼續(xù)教育機會,通過舉辦中小學美術教師培訓班,參加省市高級研修學習和開展縣內校際間的美術觀摩教學、比賽活動提高美術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教學能力。同時,正視美術教師的作用和地位,嚴格加強美術師資的培養(yǎng)和考核制度,增強教師的責任感,提高教師質量和教學質量。
第三,要規(guī)范課堂教學,努力提高美術課堂教學質量效益。一堂課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習效率是每一位教學者應該思考的問題。教學流程設計的優(yōu)化、教學時量和內容的合理安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應根據(jù)教學需要,正確把握一堂課學習的目標、重點和難點,備好課,做好教學設計、材料選擇、工具準備,特別要做好美術名作、學生習作、教師范畫等范例選擇。在教學內容上可以挖掘鄉(xiāng)土教材,充分利用當?shù)氐臉涓?、河石、樹皮、樹葉等材料制作工藝美術品和裝飾畫等;在教學形式上,可以在春秋季節(jié),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到室外進行人物和風景寫生,引導學生欣賞描繪美麗的校園、家鄉(xiāng)的自然美景。這樣不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培養(yǎng)了審美能力,而且,打破了傳統(tǒng)的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第四,要加大設施投入,不斷提高美術教育資源配備。針對美術教育投入不均衡、不合理的現(xiàn)狀,應加強鄉(xiāng)村中小學的軟、硬件設施配備,加大設備材料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按要求裝配美術等藝術課教育必備的專門畫室、藝術教室或者作品展室,以及教學設施器材和耗材,合理利用教育資源,適當增加多媒體、網(wǎng)絡信息資源等的應用,努力提高教學保障能力。
第五,要加強教研教改,逐步提高美術教育教學研究水平。在美術教育重視不夠教學不規(guī)范的情況下,農村中小學美術學科教學教研活動幾乎是空白。要提升美術教育質量,不僅要加強學校課堂教學,教研教改活動也要逐漸步入正軌。學校要針對美術教師開展一系列關于論文撰寫、課堂教學設計、課件制作、課題研究方面的培訓與評比活動,定期組織美術課堂教學及美術課教學成果展示評比活動制度,讓美術教師有事做,讓學生真正做到學有所長。教研部門可以組織開展中小學美術課開設情況調研、教材教法培訓、課堂教學設計比賽,進行全縣性的美術公開課和觀摩課展示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提升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