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芳
【摘要】 中國的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精品,詩歌以凝練的語言,跳躍的節(jié)奏以及新穎的意象來表情達意,閱讀詩歌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提高鑒賞能力,所以詩歌鑒賞是高考題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本文就常見的詩歌鑒賞題型以及答題技巧著筆,探討如何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關鍵詞】 詩歌鑒賞 常見模型 答題技巧
古詩詞鑒賞從1995年開始進入高考試題,其考查形式經歷了從客觀題到主觀題的巨大變化。2002年高考語文有關詩詞鑒賞題的題型和內容做了重大調整,考查點體現在對作品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初步鑒賞和對作品思想內容進行評價等方面,同時,古詩詞鑒賞在命題及答案上呈開放性,以便學生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充分顯示出學生自己的鑒賞個性。但從歷年來的考試情況看,古詩詞鑒賞題的得分普遍偏低,極大影響總分的提升。其實,根據歷年來高考古詩詞的出題規(guī)律,加以科學的訓練是可以在該題上獲得有效性突破。下面就淺析一下高考詩歌鑒賞常見模型及答題技巧:
1.分析詩歌意境型
要準確了解詩歌的意境,必須抓住意象,反復揣摩,意象是寄托詩人情感,構成詩歌意境的客觀物象,如果要理解詩中蘊含的情感,參透詩的意境,就必須先把握意象,積累一些常見意象所凝聚的文化內涵。例如“月”,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xiāng)的代名詞,“梅”成為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征,“梧桐”和“芭蕉”大多表示一種凄苦之音,“杜鵑”其聲哀怨悲凄,常與悲苦之事聯系在一起。如果準確把握好詩中意象所蘊含的情感信息,感悟意象組合中的“味外之旨”,也就很容易把握詩的意境。
在高考題中,著重看注解,注解會提供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人生經歷,了解詩人的閱歷、情趣、心境以及創(chuàng)作風格,有利于把握意境把握滲透在詩歌中的情感。在此基礎上,結合景、情、境三個方面,整合出答題思路。
答題步驟:
第一步: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案畫面??忌プ≡娭械闹饕拔?,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
第二步:概括出這些意象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蕭瑟、凄清等,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技巧型
在詩歌鑒賞中,我們常常會遇到表達技巧、藝術手法、表現手法、寫作手法等等概念。的確,這幾個概念很難準確區(qū)分清楚,一般情況下我們把它們當作等同概念使用。大體上我們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1、抒情方式:抒情方式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2、描寫手法:描寫手法是古代詩歌的重要表達方式,常見的有白描、渲染、正側面結合、虛實結合、動靜結合、烘托、襯托、象征等。
3、修辭手法:常用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夸張、對比、借代、用典等。
答題步驟:
第一步: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第二步:結合詩句闡釋如何用的這種手法。
第三步:指出這種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3.分析詩歌語言特色
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的妙用,而是品味整首詩表現出的語言風格。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作品,語言特色、語言風格是不同的;有的清新、有的濃烈,有的質樸平淡、有的絢麗多姿、常見的語言風格有:清新自然、清新雅致、樸實無華、明白曉暢、華美絢麗、絢麗飄逸、含蓄雋永、委婉含蓄、筆調委婉、形象生動、簡練生動等。
答題步驟:
第一步: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第二步: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第三步:指出這些詩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分析詩歌煉字型
古人寫詩作詞,講究錘煉字面,凡在節(jié)骨眼處煉得很好,使全句游龍飛動,令人刮目相看,如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張先的“云破月來花弄影”,如果去掉“鬧”字、“弄”字,所寫景色原也平淡無奇,而著一“鬧”字、“弄”字,境界全出。
鑒賞古詩的煉詞煉字之妙,一是重點關注詩句中的動詞,如王之渙“羌笛何須怨楊柳”的“怨”字,既是曲終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深沉含蓄,耐人尋味。二是關注修飾語,如“一片孤城萬仞山”中的“孤”字,城堡之孤同群山之高且廣形成對比,突出環(huán)境之孤苦,守邊將士生活之艱辛。三是關注特殊詞語,如疊詞、表示顏色的詞,擬聲詞等。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由動作寫到環(huán)境,再到心境,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內到外,情景相生,內心積久的憂愁、郁悶,一下子奔涌而出,排空而來。又如“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中的青青,極寫麥之茂盛,渲染荒蕪氣氛,表現詞人內心的感傷。
答題步驟:
第一步:找字釋意。(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第二步: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總之,古代詩詞貴含蓄,古詩詞鑒賞須披文入情,由表及里,通過品味詩歌語言淺層含義,進而把握詩歌的深層含義。這種能力絕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多讀、多練,需要大量的積累促成質的飛躍。學生明確高考考點,科學積累答題方法,讓學生養(yǎng)成按照答題規(guī)律解題的良好習慣,讓詩歌鑒賞能力的提升有法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