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推進,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提高了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本文通過分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效果的措施。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 教學措施
引言
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改變課程實施國語強調接受學習、司機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一舉措旨在要求教師改變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更為主動地接受和學習課本知識。那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怎么才能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效果呢?
1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式手段陳舊
很多老師在活動教學過程中還實行著陳舊的教學方式,課堂以老師為主,教學活動以提問為主,忽略了學生的個別性和差異性,影響了思想品德課教學質量的提高,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陳舊,對于現代化教學手段認識不足,不能運用現代化的教學輔助手段。陳舊的教學方式扼殺了學生探索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難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2 教學活動缺乏創(chuàng)新,缺乏學習性和探究性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很多老師成為教材的奴隸,照本宣科,完全缺乏自己教學的特點,造成課堂氣氛沉悶,沒有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和拓展,沒有把思想品德教育與社會教育相融合,導致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不高。有些老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在一堂課上安排了過多的活動環(huán)節(jié)。雖然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但課堂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卻非常欠缺,完全達不到活動教學的目的,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
1.3 教師素質有待提高,教學常規(guī)工作質量不高
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形勢,不能盡快適應新理念、新課程和新的教學方式,教師自我成長動力不足,缺乏對新課程的探究精神,這是造成目前課堂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師忙于具體事務的多,用于研究的時間少;教研活動對問題的深入探討不夠;研究成果少,理論高度不夠。 教學計劃對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學情分析不夠,計劃的針對性,措施的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還需要加強。教學深度不夠,學生參與面不寬,照本宣科的多,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不夠,學生學習興趣不濃,這些都影響到了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
2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措施
2.1 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作為教師得想辦法讓學生喜歡你。上課有激情,親和力強,善于鼓勵學生,欣賞學生優(yōu)點,知識面廣,責任心強,且對學生嚴中有愛的教師都比較討學生喜愛。博得了學生的喜愛,老師就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有利因素,趁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喜歡思想品德學科。在教學中,要做到先易后難,善于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如七年級的入學教育,可以從學生進校后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談起,然后引導學生去進一步觀察、了解整個學校,幫助學生怎么樣去適應新的環(huán)境等等。讓學生感覺到思想品德是一門既好學又好玩的學科。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思想品德的興趣。
2.2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學生主體地位。
有效地開展初中思想品德活動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及時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與時俱進,保持與新課標同步。教師要重視學生個人心理素質、道德品質、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活動教學中實現師生之間平等地互動、溝通、交流;增加實踐性的教學活動,把學生引向生活、引向社會。 同時,在教學活動中交給學生多一些主動權,能讓他們得到充分發(fā)展自己的機會,有利于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教師在活動教學中,創(chuàng)設合適情境或問題,由學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發(fā)現,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讓學生在獨立的學習或合作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并顯現個性。其次,注重學生的道德實踐。教師要結合教材,為學生提出明確的行為要求,制定相應的評價檢測方法,堅持平時督導,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自覺規(guī)范道德行為,引導學生做到知行統一。
2.3 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涵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改革課堂教學方法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一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中可通過以下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巧妙導入,吸引心、眼;妙用漫畫,寓教于樂;模擬表演,身臨其境;開闊視野,延伸課堂等。二要提高教學常規(guī)工作質量。教學計劃要重視對考綱、學情的分析,要增強計劃的針對性。備課要盡量根據教材要求和學情重新進行教學設計,對于原有教案,也必須根據教材變化、社會最新科技發(fā)展以及學情的不同有所調整和改進。三要加大教學改革力度。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論教、以學定教,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多讓學生動腦動手。四要科學訓練,提高能力,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分析應用能力。五要加強各種指導。要指導好學生善于預習,作好課堂筆記,及時糾正作業(yè)錯誤,主動清理自己的知識薄弱點;要讓學生深入了解常見試題特點,掌握審題、解題方法,善于答準采分點;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與學生要多交流、多溝通,讓他們能體驗到老師的關懷,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減輕過重心理負擔,提高學習效率。
3 結語
總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活動教學,教師要學會運用多種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優(yōu)化教學的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初中品德課堂的教學質量,更好地貫徹落實新課改的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努力培養(yǎng)新世紀人才,迎接未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陳曉飛.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2(28).
[2]魏國華.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思想政治課研究,2008(10).
[3]管林峰.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