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來,初中作文講評課始終是作文教學的一大難題,如何化解這一難題,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面對的一大課題。根據(jù)多年從事語文教研的經(jīng)驗,談一點粗淺的認識,與同事共勉。
一、作文講評課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作文訓練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雖然重視了作文的指導和批改,但是忽視了作文的講評,結(jié)果是勞而無功,使作文講評課沒有發(fā)揮它應起到的作用。目前的作文講評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 教師滿堂灌輸講解,學生缺乏參與、思考的機會。 通常的作文講評是“綜合講評”,即由教師對全班學生的作文由內(nèi)容到寫法做全面的概括講評,分析本次習作中共同存在的優(yōu)點和問題。教師始終雄居講臺,控制課堂話語權(quán),這種講評由教師唱主角,完全忽略學生的主體性,也無視學生的感受與想法。
2. 講評只關(guān)注少數(shù)學生,沒有面對全體學生。 首先,很多教師在講評作文時往往只注意抓個別同學作文中存在的個性問題,如字數(shù)不足、寫錯別字等,卻沒能把多數(shù)學生作文中的缺點、帶有傾向性的問題概括出來。沒有抓住共性的問題,不能引起大多數(shù)學生的共鳴;只抓個別問題,以偏概全,一葉障目,導致講評失誤。 其次,關(guān)注少數(shù)尖子,忽略普通層次的學生。每個班總有幾個學生每次作文都寫得很好,于是很多教師無意中把焦點一味集中在某幾個“尖子”學生身上,被表揚的總是那幾個,多數(shù)“普通”學生就被忽略了。尤其是平時作文基礎(chǔ)不好的學生,寫完交上去后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但是往往得到的是不如意的分數(shù)和簡略的公式化的評語,寫作的動力就大受打擊了。
3. 講評時追求面面俱到,沒有突出重點。 一篇作文可以講評的內(nèi)容很多,如立意是否切題、選材是否恰當、中心是否突出等。假如抓住細枝末節(jié)的問題,什么都講,什么都評,勢必達不到效果。
4. 要求苛刻,專挑學生毛病,嚴重壓制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由于教師的閱歷及知識的積累都在學生之上,因此在評價學生的習作時,很多教師還不習慣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欣賞習作,而那些略顯稚嫩的文筆在眼光挑剔的教師眼中就暴露出許多缺點。有的教師在總結(jié)學生作文時,大談特談的都是學生作文中暴露出來的似乎無窮無盡的問題、毛病,甚至略帶嘲諷地指責學生水平低、能力差;過分地求全責備,造成講評課死氣沉沉,學生悶悶不樂,挫傷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對作文望而生畏,進而影響作文講評課的教學效果。
二、提高作文講評課效率的方法
針對作文講評課存在的主要問題,可嘗試采用如下方法提高作文講評課的效率,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1. 作文講評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評價。 在作文講評課中,教師的“一言堂”收效不大。教師要嘗試著把作文講評課堂變成“茶館”,把教師的“講臺”變成學生的“論壇”,把講評課上成點評課甚至辯論課,師生多些互動,讓學生在其他同學的建議中更易于悟出自己作文的得失之理呢?這種講評方式適用于已經(jīng)擁有了一定的自評作文能力的學生。學生的自評能力是可以培養(yǎng)的。具體做法是首先下發(fā)作文評分標準,對照表中的要求,詳細地給學生解釋各個等級的具體要求,然后印發(fā)不同等級的文章,讓學生明白分數(shù)是怎樣得出的,這樣學生就有了初步評判作文的能力。
把全班學生按日常習作中能力的強弱分為幾人的評改小組,并選舉寫作較好的學生為小組長。在批改作文前,教師要先把此次作文訓練的重點講清楚,這個重點就是評價作文的依據(jù)。然后各組交換著批改作文,并做好記錄。鑒于時間關(guān)系,各組的發(fā)言可以采用輪流的方式。同時有選擇性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宣讀自己的習作,請其他同學予以評議,多聽聽學生們的意見,然后我再予以點評、小結(jié)。這樣就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表現(xiàn)自我、展示自我、相互學習的環(huán)境,這比由教師一個人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們鴉雀無聲地聽效果要好得多。因為學生在自主參與的評價過程中,個體的積極參與影響了群體,群體的表現(xiàn)又影響了個體。這樣的課堂是開放的、熱烈的,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明辨了優(yōu)劣與得失,學到了自己所沒有掌握的寫作手法,品嘗到了成功的愉悅。
2. 講評時要抓住共性問題,關(guān)注到各個層次的學生。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教師要隨時記下學生作文的有關(guān)情況:主要優(yōu)缺點、典型例子等,教師應當手勤、腦勤,隨時記錄,這樣就能了解學生作文的普遍問題,作好講評的資料預備,使作文講評能有的放矢。同時,教師在講評時還應留意不同層次的學生。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要用不同的評價尺度,尤其是平時作文基礎(chǔ)不好的學生,要善于挖掘其作文的閃光點,哪怕是點滴的進步:一個片段、一個句子、一個題目、一個詞語用得較好,教師也要從鼓勵的角度當眾加以表揚和評點。尤其是一些能顯示學生個性的文字,例如盡管選材不很恰當,但有自己的獨特觀點;遣詞造句不很正確,但有些文句有點新意,教師要及時指出這種獨到的地方,點明個人的特點,使他們增強自信心,提高寫作的愛好。對于作文水平較高的學生,在鼓勵之后也要提出適當?shù)南M顾麄冎肋M一步努力的方向。
3. 講評時要抓住此次作文訓練的一個重點和難點,要有針對性地總結(jié)和突破。我們每次作文皆有目的、有組織、有側(cè)重,或?qū)忣},或立意,或結(jié)構(gòu),或語言表達,或表現(xiàn)手法,或?qū)懭擞浭拢蛘撟C方法,那么,我們的這次作文講評就應有針對性地對某個方面多下功夫,多注意發(fā)現(xiàn)這方面的成功和創(chuàng)新處。鼓勵的重點,指正的重點也應以它為主。
4. 講評時忌責備過多,應注重鼓勵。首先,寫作文批語不要用居高臨下的說教的語氣,應盡可能多地運用啟發(fā)式的口吻與學生探討。教師的作文評語要多給些鼓勵性的語言,要由衷地為學生的點滴優(yōu)點“喝彩”,讓學生從中受到激勵,讓學生從教師的片言只語中感受。
總之,每次作文講評之后,應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再修改。再修改的過程,實際上是對批改和講評的消化和提高的過程,也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對作文中反映出的問題的再認識,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表達能力,提高作文水平。寧精勿濫,我們要的是學生作文的質(zhì)量,而不是不追求作文質(zhì)量的數(sh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