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學生的數(shù)學活動仍然是“紙上的智力活動”,學生的理論認知獲得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但是學生的實踐認知并沒有實質性的發(fā)展。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優(yōu)化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進行探討。
【關鍵詞】數(shù)學課堂 有效 實踐
一、優(yōu)化數(shù)學課堂的實踐
傳統(tǒng)課堂教學只關注學生能否解決問題,忽視了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開展實踐活動,有利于讓學生學會在面對一個新情景時,先是能夠想一些問題,把所學的知識綜合起來,在操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提出問題,然后才是解決問題。例如:在“圓”的復習課當中,本人是這樣設計課堂活動的。首先設計了一個“測量一元錢硬幣的半徑”實踐活動,請學生用多種方法測量半徑,并演示及表述理論依據(jù)。在師生間、生生間的討論與刺激下,測量方法歸納如下:
1. 用一根細繩繞硬幣一周,測得它的周長。利用C圓=2πr計算r;
2. 在硬幣圓周上任取一點A,以點A為起點,將硬幣在直尺上滾動一周,此時點A到達點B的位置,則線段AB的長度為圓周長, 利用C圓=2πr計算r;
3. 將一元錢硬幣畫在紙上,作兩條弦的垂直平分線,交點就為圓心,任作一條半徑,量出它的長度。
4. 作一個90°的圓周角,它所對的弦為直徑,量出這條直徑的長度,利用d=2r計算r;
5. 只要作一條弦的垂直平分線,它與圓的兩個交點的連線就是圓的直徑,量出這條直徑的長度,利用d=2r計算r;
6. 構造一個圓的外切直角三角形,其中∠C=90°,量出
AB、BC、CA的長,利用r內切圓=計算r;
7. 用游標卡尺可測量出圓的直徑,利用d=2r計算r;
8. 用一塊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圖1擺放,點B為直尺切圓的切點,則線段AB的長度為半徑r;
9. 如圖2,過圓外一點P,作圓的兩條切線,測出切線長為m,及兩切線的
夾角a,由tan== 得r=m tan
以上測量方案中,運用了圓周公式、圓周角的性質、垂徑定理的推論、切線長定理,等等理論依據(jù).在此實踐活動中,學生的顯性收獲是學會了如何找圓心,如何找直徑,如何構造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隱性收獲是體驗到哪些方法可行,哪些方法不可行,從而獲得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與經驗。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教學以一道實踐探究題來展開,在探索及實踐檢測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領悟到操作的可行性依賴于理論依據(jù),通過實施多種測量方法,學生感受到“圓”是十分生動的事物,他們喜愛“圓”,也逐步喜歡數(shù)學,因此他們的學習就變得有效了,持久了。
二、優(yōu)化數(shù)學課堂活動的主要原則與建議
有效課堂的宗旨應該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不能只關注課堂上四十五分鐘的展示,還要關注課前的投入及課后產生的實效。本人認為在優(yōu)化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中還應該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1)優(yōu)化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不是教師的灌溉園,應該是學生的實驗室。布魯納指出:“我們教一門科目,并不是希望學生成為該科目的一個小型書庫,而是要他們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學習是一種過程,而不是結果?!笨梢?,教師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比“學會什么”更重要.。正確的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币虼耍跀?shù)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拋棄那種“從題海中提升高分數(shù)”的做法,這是一種短期的表面效應,時間一長又忘得干干凈凈,既磨體力又不能獲得長久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教師必須盡可能的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活動,把握核心思想,讓學生實實在在的參與,學生學習的知識獲得切合實際的背景材料的支撐及實際的應用,才能引起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深層次的理解與反思。課堂上創(chuàng)設適當?shù)膶嵺`活動,往往有利于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因素,學生體驗如何在實踐探究中發(fā)現(xiàn)問題,如何分析問題,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在實踐的過程中創(chuàng)新,才能真正地將所學到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一種內在素養(yǎng),使它成為一種內化的能力;
(2)優(yōu)化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不是孤立封閉的單一作戰(zhàn),應該是合作交流的團隊互動?!皩W生不是帶著空的腦袋進教室的?!泵恳幻麑W生都有許多數(shù)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課堂學習是他們生活中有關的數(shù)學經驗的總結和升華,每個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決定了生活經歷的不同,大家的合作交流與碰撞,是利于互補經驗,利于創(chuàng)造靈感的產生,更豐富了課堂內容,創(chuàng)造了課程資源。
葉瀾教授曾指出:“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讓我們成為學生的學習成長課堂中最具有建設性的一部分吧,讓我們努力創(chuàng)建多元化的學習平臺,緊緊圍繞“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給予學生從事實驗探究的機會,轉變學生學習方式,使課堂成為學生人格與智力齊發(fā)展的學習成長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