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我和同事在德國派尼地區(qū)的一所學校觀摩了一堂高中英語語法課“現(xiàn)在完成時”的教學。教學開始,教師首先是用屏幕展示10個英文句子。這10個句子是介紹教師本人的情況,每個句子都包含了將要學習的語法知識。教師逐句讀著屏幕上的句子,仿佛是在和學生拉家常。展示的句子像涓涓細水般流淌進學生的腦海。正如英國語言教育家杰斯帕森指出的那樣:當學生專心致志聽你說英語時,單詞就會表達意義,語法將在他們的腦海中縈繞,某些句型就會留在他們的記憶之中。
——I have lived in Peine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I have worked as a teacher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I have been a teacher in our school for several years.
——I have made many friends here.
——I have taught a lot of lovely students like you.
……
這種非常自然的學習語法方式,既有實際的交流意義,又拉近了師生的情感距離,學生的學習活動是通過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器官體驗輸入教學內(nèi)容,學生的學習處于一種積極的投入狀態(tài)。這種良好的狀態(tài)為隨之而來的知識輸出——語言運用能力的建構(gòu),提供了物質(zhì)前提。
接下來的教學步驟是教師運用新學語法對全班學生逐個提問。學生們就剛才教學活動中獲得的知識根據(jù)自己的真實情況回答,回答的內(nèi)容同樣具有實際交流成分。這種立竿見影的教與學恰似兒童習得語言技能一般,是在體驗中獲得,并在運用中積累,趨于熟練?!罢Z言就是說話,而文字只不過是記錄說話的手段。語言學習應有大量的重復——單詞和簡單句型的重復。”
T: Have you lived in Peine for a long time?
S1: Yes.
T: How many years have you lived here ,Bob?
S2: I have lived in Peine for more than twelve years.
……
如果說教學安排的第一步總是通過視覺和聽覺來體驗新知識“現(xiàn)在完成時”,那么教學的第二步設計則是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種感覺器官“嘴”的參與,也就是“說”?!罢f”是知識的輸出,即運用能力。
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師讓學生扮演記者互相采訪,讓每個學生就習得的知識進一步運用,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鞏固建構(gòu)以達到自動化運用的程度。A word used is a word learned.(一個字你會用了才叫學會了。)
一堂多么令人印象深刻的語法學習課!師生從頭到尾沒有提及語法的構(gòu)成、結(jié)構(gòu)的講解等許多枯燥概念,沒有許多中國課堂上常見的大量筆記,但每個學生卻能運用這些語法。“教好外語的首要條件看來是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外語和使用外語。學外語就像學游泳一樣,學生必須泡在水中而不是偶爾沾沾水,必須潛入到水中去,并感到得其所哉。這樣,他最后才能夠像一個熟練的游泳者那樣樂在其中了。”我們常說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缺乏培養(yǎng)運用能力的機會和環(huán)境。我們常遺憾地發(fā)現(xiàn):許多中國學生能得考試的高分,卻不是一個合格的語言運用者。我們常犯以教代學的錯誤。語言是一種技能,技能是需要通過反復訓練而絕非教出來的。中德兩國的國情不同,教育教學的情況各異,但這堂德國師生學習英語語法課的模式應該給我們以啟示。
十月份,高一新生參加了進入高中的第一次月考。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了一個讓學生用英語思考與表達的機會。
T: Did you do a good job in the exam?
Ss: No. (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
教師接著提問幾個學生
T: Why did you say no,Lily?
Lily: Because the exam is very difficult.
T: What’s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do you think?
WP: Because there are many many new words.
T: Oh,that’s true. I do think the exam is not easy for you. And so from this test we must make it clear that we ar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In our daily study,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remember new words. Don’t you think so ?
Ss: Yeah. (學生們點著頭。此時,學生在體驗中真切地領悟到了高中階段詞匯量增大,記憶單詞是多么重要,而那些不愿意記單詞的學生也從思想上受到觸動。)
T: Well,don’t be afraid of that. The more you use English,the easier the English will be. Just now,Wang Ping said there were many many new words,it’s better for us to use formal words. Here we can use another word, a formal word to replace it,guess what’s it?
Ss: Vocabulary. (不止一個學生喊出了這個詞。學生們正在試著用英語思維并表達。)
T: Wonderful.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memorize more and more new words in our senior English study. Here,we can use another formal word to express “to memorize more and more new words”.Now, have you got it?
Ss: Enrich ?
T: Great!Enlarge our vocabulary.(記憶并使用更多的英語單詞,用更正式的詞組表達就是——擴大詞匯量。)(enrich這個詞是書中剛學過的。教師首先肯定這名學生能用英語思考并學以致用,接著教給學生一個更恰當?shù)膯卧~“enlarge”。同時引導學生歸納出幾個前綴“en-”+adj. 構(gòu)成動詞的結(jié)構(gòu)詞匯,如enlarge/enrich/enable等。)
多么高效的教學??!師生通過對話交流,不僅溝通了思想,進行教育、引導,同時學習并運用了兩個非常重要的詞vocabulary/enlarge。這些在運用中學習到的知識,令學生印象深刻。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增加新的知識,這樣不僅減少了新的信息量,降低難度,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減少對英語知識或語法的畏難情緒,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一種“我想學,我要學”的動力。
許多教師常感嘆:為什么在教師指出了許多遍錯誤后,還是總有學生犯錯呢?經(jīng)過長期的觀察、反思,筆者認識到:這是因為教師往往只把結(jié)論告訴學生,學生缺乏親身體驗,印象不深刻。部分學生還會因認識不足而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反感、抵觸甚至是對立的負面情緒。
在國慶長假返校后的一節(jié)課上,筆者發(fā)現(xiàn)幾個學習不夠自覺的學生不僅該做的作業(yè)沒按要求完成,而且學習狀態(tài)欠佳。筆者一改往常采取的點名批評的做法,而是讓其中兩名學生到黑板前當堂演練,展示目前的學習狀態(tài)。練習的內(nèi)容非?;A,均是假期應完成的作業(yè)內(nèi)容。一名學生板書的句子是:“I don’t want to watch out my noisy niese, but …”中文意思是“我不想照看我淘氣的侄子,但……”
學生寫下的句子中盡是錯誤。但筆者首先肯定這名學生的機智之處:當想用英語表達“淘氣”而不會寫英文naughty 一詞時,能想到用noisy (吵鬧) 這個意思相近的詞來表達。但值得提醒的是,句中watch out(當心)應改成watch over(照看)。這是本單元剛學習的易混詞組,noisy 和niece是基礎詞匯。筆者指出該生的學習現(xiàn)狀:能看懂句子表達的含義,但是出現(xiàn)太多語法和拼寫錯誤。只要在學習中稍加認真、踏實,就可以避免這些粗心的錯誤。
在這個案例中,筆者沒有過多的責怪和生硬的批評,而是引導學生在運用中體驗、感悟,讓學生在體驗中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這不僅讓該生和其他學生共同明白了進步的方向,更受到了一定啟迪。
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經(jīng)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價值觀交流的平臺,教師應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盡可能多地在體驗之中習得學科知識,建構(gòu)學習能力,受到思想啟迪,在知識與技能掌握、思維訓練、策略優(yōu)化、情感態(tài)度價值孕育等方面得到更大收益。和諧高效的英語課堂,是教師揮灑知識與愛心的課堂,是讓學生感受和體驗和諧、愉快學習的課堂,是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的課堂。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