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語義分解性在慣用語理解中的作用

    2013-02-03 01:45:09馬利軍張積家
    心理學報 2013年4期
    關鍵詞:詞素慣用語動賓

    馬利軍 張積家 杜 凱

    (1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廣州 510006) (2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北京 100873)(3華南師范大學心理應用研究中心,廣州 510631)

    1 引言

    慣用語(idioms)是語言的組織形式之一,其比喻義常常無法通過成分單詞的意義直接整合而來(馬利軍,張靜宇,張積家,2010)。例如,“回老家”的比喻義是 “死亡”,成分意義卻可以整合為 “回到家鄉(xiāng)”,二者的含義相去甚遠。由于句法加工和語義提取的結果不同,使得慣用語的理解機制成為研究焦點。非建構的觀點(noncompositional models)認為,慣用語類似于一個長單詞,語義不可分解,句法不可變換,讀者可以直接地從心理詞典中提取慣用語的意義(Callies&Butcher,2007)。即,慣用語在心理詞典中是整詞表征,加工是比喻意義的直接通達。然而,在慣用語的使用中,存在著句法靈活性和詞匯可替代性,這難以用整詞表征假說來解釋。建構的觀點(compositional models)認為,慣用語不是一個獨立的詞條。在讀者的心理詞典中,慣用語以詞素或詞匯節(jié)點的方式表征,理解是自下而上的信息激活過程,是語言模塊的輸出(合成的意義)。其中,結構假說認為,慣用語的意義和單詞的特殊結構(慣用語鍵,idiomatic key)相聯(lián)系(Cacciari&Tabossi,1988);概念隱喻假說認為,慣用語的意義和預存的概念隱喻相聯(lián)系(Gibbs,Bogdanovich,Skyes,&Barr,1997)。Smolka,Rabanus 和R?sler(2003)對德語慣用語研究發(fā)現(xiàn),動詞詞素的意義在加工的早期就已經激活,不支持結構假說。Glucksberg,Brown和McGlone(1993)研究表明,在慣用語的理解中,概念隱喻并未自動地激活,是客觀世界的知識影響慣用語的理解。不同觀點爭論的焦點在于:慣用語的整詞與詞素的意義聯(lián)系是可以分解的,還是任意的?慣用語在讀者的心理詞典中是如何表征的?非建構的觀點認為,慣用語是整詞表征;建構的觀點認為,慣用語是詞素組合表征,但慣用語具有與一般短語不同的結構,字面義整合的目的在于識別慣用語的比喻性質。之后,慣用語鍵或概念隱喻將發(fā)揮作用,即整詞義與表達形式之間存在著結構聯(lián)系。鑒于整詞表征說和詞素表征說之間存在著爭論,以及兩種觀點在解釋慣用語時存在著不足,研究者提出了慣用語理解的混合模型(hybrid model)(Cutting&Bock,1997),認為慣用語同時存在著整詞表征和詞素表征。哪一種表征得到通達,依賴于概念的激活水平,激活水平高的詞條將被選擇(Sprenger,Levelt,&Kempen,2006)?;旌夏P途C合了建構的觀點和非建構的觀點,通過詞素和整詞的激活水平來區(qū)分慣用語是直接通達還是經歷了由部分到整體的加工,得到了較多的研究結果的支持。Nenonen,Niemi和Laine(2002)對失語癥者研究發(fā)現(xiàn),慣用語既不是整詞表征,也不是單純的句法建構。Sprenger等(2006)發(fā)現(xiàn),成分單詞對慣用語整詞的啟動比一般短語大;在慣用語完成中,尾詞的語義相關詞、語音相關詞對慣用語的產生具有啟動效應;缺失尾詞的慣用語可以激活尾詞的語義相關詞和語音相關詞。慣用語具有自己的詞匯表征,并且和成分單詞的lemma存在著雙向聯(lián)結。由此,詞素是否發(fā)揮作用以及發(fā)揮怎樣的作用,成為慣用語理解研究的焦點,詞素義和整詞義的激活模式成為區(qū)別不同理論觀點的重要標志。

    Gibbs,Nayak和Cutting(1989)提出語義合成性(compositionality)的概念,并發(fā)展出語義分解性假說(decomposition hypothesis)。他們認為,慣用語的語義可以分解,但可分解的程度不同。語義分解性是指 “慣用語的成分詞素對比喻義的貢獻”,它決定了慣用語的句法特征和加工方式。語義可分解的慣用語類似于普通短語,加工需要進行詞匯檢索與句法分析。通過詞素義的激活,整合出比喻義,句法行為靈活;語義不可分解的慣用語類似于長單詞,理解是直接提取比喻義,不存在詞素義的整合,句法行為凝固。語義分解性是混合模型產生的前提,它從語義加工的角度區(qū)分了慣用語,試圖通過語義分解性的差異來消除建構的觀點和非建構的觀點的爭論,是對詞素義和整詞義的關系的闡釋。語義分解性假說認為,加工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存在著詞素分解,加工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是直接通達。大量的研究證實了語義分解性對于慣用語理解的作用。Gibbs,Nayak,Bolton和Keppel(1989)發(fā)現(xiàn),相對于語義不可分解的慣用語,語義可分解的慣用語的句法更為靈活,加工速度更快。Titone和Connine(1999)通過眼動實驗發(fā)現(xiàn),無論是在偏向字面義的語境中,還是在偏向比喻義的語境中,語義不可分解的慣用語的加工更容易受語境影響。語義可分解的慣用語存在著字面義的自動激活,激活比喻義困難。但是,也有研究質疑語義分解性的真實性。Tabossi,Fanari和Wolf(2008,2009)發(fā)現(xiàn),語義分解性并未影響慣用語的句法靈活性,慣用語的理解速度不受語義分解性和句法靈活性影響。那么,語義分解性是否影響慣用語的加工?它影響慣用語理解的哪些方面?

    Giora(1997)提出 “層級顯性意義假說”(the Graded Salience Hypothesis,GSH)來闡釋慣用語理解模式的差異。該假說認為,無論是建構的觀點、非建構的觀點還是分解性假說,都采取了二分的方式劃分比喻性表達的意義,即劃分為比喻義和字面義。事實上,比喻性表達在讀者的心理詞典中儲存的是它較為凸顯的意義,這種凸顯性隨著語言材料的熟悉性、慣例性和使用頻率的變化而變化。在語言加工中,凸顯的意義將首先得到加工,凸顯的意義和非凸顯的意義之間是一種漸進的變化,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根據GSH模型,熟悉的慣用語凸顯了比喻義,不熟悉的慣用語凸顯了字面義。那么,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將首先凸顯何種意義?Libben和Titone(2008)對英語慣用語研究發(fā)現(xiàn),熟悉性制約著語義分解性的作用,理解熟悉的慣用語快于理解不熟悉的慣用語。熟悉的慣用語的語義分解性更高。在延時加工的條件下,整詞可分解性和詞素可分解性都受熟悉性影響。在即時加工的條件下,熟悉性和語義分解性之間存在著交互作用。語義分解性不影響高熟悉的慣用語的加工,卻影響低熟悉的慣用語的理解,語義分解性高的慣用語理解得快。但是,在馬利軍和張積家(2011)對漢語慣用語的延時理解研究中,并未發(fā)現(xiàn)語義分解性和熟悉性的顯著相關。如果熟悉性影響語義分解性,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應具有高熟悉慣用語的特征,即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凸顯了比喻義,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凸顯了字面義。而根據語義分解性假說,卻推出了相反的結論,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直接激活了比喻義,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首先激活了字面義,通過字面義整合通達了比喻義。那么,在控制了熟悉性之后,語義分解性不同的慣用語將凸顯何種意義?語義分解性是否可以獨立地發(fā)揮作用?

    語義分解性在何時發(fā)揮作用也存在著爭議。Titone和Connine(1994)發(fā)現(xiàn),在無偏向的語境中,語義分解性并未影響慣用語的加工速度。但是,當句子存在著整詞偏向(趨向字面義或比喻義)時,語義可分解的慣用語加工得快。語義分解性的作用出現(xiàn)在加工的晚期,即當慣用語的性質被識別之后,語義分解性才發(fā)揮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當SOA為80~200 ms時,慣用語的凸顯意義與非凸顯意義出現(xiàn)了激活;在SOA為750 ms時,只發(fā)現(xiàn)凸顯意義的激活(Chiarello,Liu,Shears,Quan,&Kacinik,2003;Faust&Kahana,2002)。因此,SOA在200~300 ms時段,可以探討即時的加工過程;SOA在800 ms后,可以考察后期的加工過程(Faust&Kahana,2002;Faust&Mashal,2007;Kacinik&Chiarello,2007)??紤]到語義分解性對慣用語的影響存在著分析與整合,加工時間影響慣用語的理解,本研究將采用兩種SOA(300 ms和800 ms)來考察語義分解性是否獨立地影響慣用語理解,揭示語義分解性發(fā)揮作用的時間點。

    已有的印歐語系(英語、意大利語、德語、法語)慣用語理解的研究所使用的材料多為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其主要形式為 “動詞-(定)冠詞-名詞”,如 “kick the bucket”(“一 命 嗚 呼 ”)、 “eat one’s words”(“食言”),慣用語的中間成分并無詞素意義。此類慣用語的語法結構簡單,材料中詞素的語義性質相對容易控制,許多研究采用了多種手段通過變換第三個詞素來考察慣用語的加工。漢語慣用語在結構、組織方式、表達意義形式等方面均不同于英文的“idioms”。漢語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多采用“1+2”格式,每一成分詞素都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后兩個詞素結合緊密構成一個亞詞匯單位。兩類慣用語的結構差異會造成兩者的預測性不同。漢語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前兩個語素的出現(xiàn)會易化最后語素的提取,而英文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前兩個語素的出現(xiàn)不容易易化最后語素的提取(Libben&Titone,2008;馬利軍等,2011)。根據結構假說,預測性是影響慣用語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預測性不同會造成慣用語的通達速度不同。Tabossi等(2008)以及佘賢君、宋歌和張必隱(2000)的研究均證實,預測性在英語慣用語和漢語慣用語的理解中均具有重要作用,高預測性的慣用語的比喻義較早地得到了激活。那么,漢語慣用語和英語慣用語的結構差異所引發(fā)的預測性差異是否會影響已有慣用語通達模型的解釋力?對印歐語系語言的研究發(fā)現(xiàn),語法加工先于語義加工;漢語是表義性強的語言,語義加工優(yōu)于句法加工(Liu,Li,Shu,Zhang,&Chen,2010)。而慣用語的句法加工和語義加工之間存在著沖突:句法加工激活字面義,語義加工激活比喻義。那么,漢語慣用語的語義激活模式是否有別于英語慣用語?

    另外,國內外對“idiom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動賓結構的慣用語上,很少有研究涉及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然而,對漢語慣用語理解的研究不能忽視偏正結構的慣用語。首先,在漢語中存在著大量的偏正結構的慣用語。史海菊(2007)以《現(xiàn)代漢語慣用語規(guī)范詞典》(李行健,2001)為基礎,分析了1565條三字格慣用語的結構特征,發(fā)現(xiàn)漢語慣用語以述賓型和定中型為主,二者合計占了83.5%。這兩類慣用語大體上相當于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和偏正結構的慣用語。其次,漢語的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和偏正結構的慣用語在語法結構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雖然部分偏正結構的慣用語和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形式相似,都是“1+2”格式,但語素在兩類慣用語理解中發(fā)揮的作用不同。在漢語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理解中,單字詞素的貢獻較大;在漢語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理解中,雙字詞素的作用較大(馬利軍等,2011)。漢語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和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句法變換也存在著差異。語義分解性假說認為,慣用語的句法變換基于語義性質。慣用語是組合性表達,句法行為受制于語義是否可以分解,語義可分解的慣用語的句法靈活。那么,語義分解性決定句法靈活性的規(guī)律是否適合所有類型的慣用語?在漢語中,多數(shù)偏正結構的慣用語不能進行任何形式的句法變換,如插入修飾成分、語素替換、顛倒語素位置等。語義分解性假說關于語義分解性與句法靈活性的對應關系可能并不適合于偏正結構的慣用語。如此一來,基于英文的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建立的理解模型是否可以解釋漢語的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理解?因此,本研究試圖解決4個問題:(1)語義分解性是否是一種真實的語義性質?是否獨立地影響慣用語的理解?(2)語義分解性影響慣用語理解的機制如何?(3)語義分解性假說是否可以解釋漢語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理解?(4)漢語慣用語的心理表征符合哪一類理解模型?

    2 實驗1短加工時間條件下語義分解性對慣用語理解的影響

    2.1 方法

    2.1.1 被試

    26名漢族大學生,男11人,女15人,平均年齡為21.5歲,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

    2.1.2 設計與材料

    2(慣用語類型:高語義分解性/低語義分解性)×2(目標詞類型:字面義相關/比喻義相關)重復測量設計。采用啟動范式,啟動詞為三字格的慣用語,目標詞為與啟動詞語義相關或無關的雙字詞,語義相關詞分為字面義相關詞和比喻義相關詞。從《漢語慣用語詞典》(周宏溟,1990)中選取了230個慣用語,160名大學生評定慣用語的熟悉性、語義分解性、預測性、字面義合理性、理解性、表象性和習得年齡。預測性評定采用填字成詞的方法,即將慣用語的尾字挖掉,考察補全的比例(佘賢君等,2000)。熟悉性、理解性、表象性和字面義合理性的評定采用5點量表,由低至高遵循1~5的順序。語義分解性的評定采用2點量表,0表示不可分解,1表示可以分解,指導語為:“語義分解性是指慣用語的組成部分對慣用語的理解有無貢獻。如果有貢獻,則慣用語可以分解,記為1;如果沒有貢獻,則慣用語不可以分解,記為0。例如,在‘鐵飯碗’中,‘飯碗’本身就有工作的比喻意義,成分單詞的意義對慣用語理解有幫助,語義可以分解。而在‘綠帽子’中,無論是‘綠’還是 ‘帽子’,都對慣用語的比喻意義沒有任何貢獻,語義不可以分解?!绷暤媚挲g的評定采用6點量表,被試依據幼兒園、小學1~3年級、小學4~6年級、初中、高中和大學作出評定。同時,從《現(xiàn)代漢語頻率詞典》(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編,1986)查找出慣用語 “1”位置詞素的頻率。最后,從評定材料中選取了36條動賓結構的慣用語,24條偏正結構的慣用語,共60條慣用語。

    對動賓結構的慣用語,按照語義分解性高于0.58或低于0.53為界分為高、低兩類,

    t

    檢驗表明,

    t

    (34)=8.52,

    p

    <0.001,差異顯著。匹配兩類慣用語的熟悉性、理解性、表象性、字面義合理性、習得年齡、預測性和單字詞素頻率(即“1”位置的單字頻率)。

    t

    檢驗表明,高、低語義分解性的慣用語的各項語義性質差異均不顯著,

    t

    (34)=0.40,

    p

    >0.05,

    t

    (34)=0.88,

    p

    >0.05,

    t

    (34)=0.94,

    p

    >0.05,

    t

    (34)=0.10,

    p

    >0.05,

    t

    (34)=0.50,

    p

    >0.05,

    t

    (34)=0.39,

    p

    >0.05,

    t

    (34)=0.56,

    p

    >0.05。由于多數(shù)慣用語的雙字亞詞匯的頻率無法勘查,如“吃干飯”中的“干飯”,“開夜車”中的“夜車”,而且,由于慣用語的雙字亞詞匯對整詞依附性較強,無法單獨進行熟悉性評定,所以本研究未對雙字亞詞匯做熟悉性評定。不過,由于已經匹配了兩類慣用語“1”位置的單字詞素頻率,控制了兩類慣用語整詞的熟悉性,所以,可以認為雙字亞詞匯在熟悉性上沒有顯著的差異。如果雙字亞詞匯的熟悉性相差太大,這種差異就會通過整詞的熟悉性顯示出來。但是,事實上,兩類慣用語整詞的熟悉性差異不顯著。對偏正結構的慣用語,按照語義分解性高于0.53或低于0.47為界分為兩類(由于兩類慣用語的語義分解性得分有差異,因此選取的標準不同),

    t

    檢驗表明,

    t

    (22)=6.74,

    p

    <0.001,差異顯著。同時,匹配了兩類慣用語的熟悉性、理解性、表象性、字面義合理性、習得年齡、預測性和單字詞素頻率。

    t

    檢驗表明,高、低語義分解性的慣用語的各項語義性質差異均不顯著,

    t

    (22)=0.14,

    p

    >0.05,

    t

    (22)=1.18,

    p

    >0.05,

    t

    (22)=1.65,

    p

    >0.05,

    t

    (22)=0.16,

    p

    >0.05,

    t

    (22)=1.02,

    p

    >0.05,

    t

    (22)=1.71,

    p

    >0.05,

    t

    (22)=1.01,

    p

    >0.05。兩類慣用語的語義性質的匹配情況見表1。

    表1 兩類慣用語的語義性質匹配表

    研究采用項目內比較范式,給每一慣用語選擇了一個字面義相關詞(由于漢語慣用語的整詞常常是字面義虛化,因此,字面義以雙字亞詞匯的語義相關詞進行表征),一個比喻義相關詞。為每一對語義相關詞配以一個語義無關的慣用語作為控制條件(Cie?licka&Heredia,2011),它們具有相同的目標詞,只是作為啟動詞的慣用語不同。每個匹配條件下的慣用語呈現(xiàn)相同的次數(shù)。另外選擇了60個慣用語,配以180個非詞作為填充刺激。20名研究生對字面義相關詞和比喻義相關詞的熟悉性進行7點評定。60名大學生對目標詞與慣用語的語義相關性(字面義和比喻義)進行7點評定。語義相關詞與慣用語的語義相關度均在4.0以上,各種條件下的均值皆大于5.0。語義無關詞與慣用語的語義相關度在1.5以下。對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匹配高、低語義分解性的慣用語的兩種語義相關詞的語義相關性、熟悉性和筆畫數(shù)。

    t

    檢驗表明,在低語義分解性的條件下,字面義相關詞與比喻義相關詞的各語義性質差異均不顯著,

    t

    (17)=1.07,

    p

    >0.05,

    t

    (17)=0.09,

    p

    >0.05,

    t

    (17)=0.40,

    p

    >0.05。在高語義分解性的條件下,兩類語義相關詞的各語義性質差異均不顯著,

    t

    (17)=0.49,

    p

    >0.05,

    t

    (17)=0.97,

    p

    >0.05,

    t

    (17)=0.08,

    p

    >0.05。同時,高、低語義分解性的慣用語的字面義相關詞的各項語義性質差異均不顯著,

    t

    (34)=0.47,

    p

    >0.05,

    t

    (34)=1.50,

    p

    >0.05,

    t

    (34)=0.88,

    p

    >0.05;比喻義相關詞的各項語義性質差異均不顯著,

    t

    (34)=0.19,

    p

    >0.05,

    t

    (34)=0.63,

    p

    >0.05,

    t

    (34)=1.25,

    p

    >0.05。對偏正結構的慣用語,匹配了高、低語義分解性的慣用語的兩種語義相關詞的平均語義相關度、平均熟悉性和平均筆畫數(shù)。

    t

    檢驗表明,在低語義分解性條件下,字面義相關詞與比喻義相關詞的各項語義性質的差異均不顯著,

    t

    (11)=0.44,

    p

    >0.05,

    t

    (11)=0.93,

    p

    >0.05,

    t

    (11)=0.91,

    p

    >0.05。在高語義分解性的條件下,兩類語義相關詞的各項語義性質差異均不顯著,

    t

    (11)=1.40,

    p

    >0.05,

    t

    (11)=0.63,

    p

    >0.05,

    t

    (11)=1.07,

    p

    >0.05。同時,高、低語義分解性的慣用語的字面義相關詞的各項語義性質差異不顯著,

    t

    (22)=0.64,

    p

    >0.05,

    t

    (22)=0.44,

    p

    >0.05,

    t

    (22)=0.94,

    p

    >0.05; 比喻義相關詞的各項語義性質差異不顯著,

    t

    (22)=1.64,

    p

    >0.05,

    t

    (22)=0.51,

    p

    >0.05,

    t

    (22)=0.82,

    p

    >0.05。見表2。

    2.1.3 程序

    采用E-prime軟件編程。所有的實驗材料隨機呈現(xiàn)在計算機屏幕的中央。被試通過24次練習熟悉實驗流程。在正式實驗時,首先呈現(xiàn)指導語,接著在屏幕的中央呈現(xiàn)紅色注視點“+”500 ms,然后呈現(xiàn)慣用語300 ms,隨后呈現(xiàn)語義相關詞、語義無關詞或非詞,要求被試進行詞匯判斷。若判斷為真詞,則按下F鍵;若判斷為非詞,則按下J鍵。按鍵反應在被試間平衡。被試按鍵后,刺激消失,進入500 ms的空屏,然后進入下一次試驗,整個實驗共包含420次試驗。如果被試在3000 ms內沒有反應,出現(xiàn)提示。計算機自動記錄被試的反應時和反應正誤。計時單位為ms,誤差為±1 ms。使用SPSS 13.0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

    2.2 結果與分析

    由于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和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語義分解性差異顯著,

    t

    (58)=2.25,

    p

    <0.05,因此,分別報告在兩類慣用語啟動下的實驗結果。

    2.2.1 動賓結構的慣用語

    表2 兩類語義相關詞的語義性質匹配表

    表3 SOA=300 ms時目標刺激的平均反應時(ms)和錯誤率(%)

    反應時分析時刪除錯誤反應和

    M

    ±2.5

    SD

    以外的數(shù)據,占全部數(shù)據的6.80%。結果見表3。反應時的方差分析表明,慣用語類型和目標詞類型之間的交互作用被試分析顯著,

    F

    (1,25)=4.12,

    p

    =0.05,項目分析不顯著,

    F

    (1,68)=1.82,

    p

    >0.05。簡單效應分析表明,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對字面義的激活速度顯著快于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

    p

    <0.05。在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啟動下,字面義的激活速度顯著快于比喻義的激活速度,

    p

    <0.05。其它的主效應均不顯著,

    p

    >0.05。為了了解四種水平下不同類型的啟動效應,對語義相關條件和語義無關條件的反應時進行

    t

    檢驗,發(fā)現(xiàn)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對字面義相關詞的啟動效應被試分析邊緣顯著,

    t

    (25)=1.96,

    p

    =0.06,項目分析不顯著,

    t

    (17)=1.31,

    p

    >0.05。字面義相關詞的反應時顯著短于語義無關條件。對比喻義相關詞的啟動效應顯著,

    t

    (25)=2.03,

    p

    =0.05,

    t

    (17)=2.15,

    p

    <0.05。比喻義相關詞的反應時顯著短于語義無關條件。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對字面義相關詞的啟動效應顯著,

    t

    (25)=3.42,

    p

    <0.01,

    t

    (17)=2.13,

    p

    <0.05。字面義相關詞的反應時顯著短于語義無關條件。對比喻義相關詞的啟動效應不顯著,

    t

    (25)=0.17,

    p

    >0.05,

    t

    (17)

    =

    0.50,

    p

    >0.05。錯誤率的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慣用語類型和目標詞類型之間的交互作用被試分析邊緣顯著,

    F

    (1,25)=3.99,

    p

    =0.06,項目分析顯著,

    F

    (1,68)=4.89,

    p

    <0.05。簡單效應分析表明,在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啟動下,字面義相關詞的錯誤率顯著低于在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的啟動下,

    p

    <0.05。為了了解四種水平下不同啟動類型的啟動效應,對語義相關條件和語義無關條件的錯誤率進行

    t

    檢驗,發(fā)現(xiàn)只有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對比喻義相關詞的啟動效應顯著,

    t

    (25)=2.37,

    p

    <0.05,

    t

    (17)=2.19,

    p

    <0.05。比喻義相關詞的錯誤率顯著低于語義無關條件。其它的啟動效應均不顯著,

    p

    >0.05。

    2.2.2 偏正結構的慣用語

    反應時分析時刪除錯誤反應和

    M

    ±2.5

    SD

    以外的數(shù)據,占全部數(shù)據的7.75%。結果見表4。反應時的方差分析表明,慣用語類型和目標詞類型的交互作用被試分析顯著,

    F

    (1,25)=4.21,

    p

    =0.05,項目分析不顯著,

    F

    (1,44)=1.62,

    p

    >0.05。簡單效應分析表明,在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啟動下,字面義相關詞的反應時顯著低于比喻義相關詞。其它的主效應均不顯著,

    p

    >0.05。為了了解四種水平下不同啟動類型的啟動效應,對語義相關條件和語義無關條件的反應時進行

    t

    檢驗,發(fā)現(xiàn)只有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對字面義相關詞的啟動效應被試分析邊緣顯著,

    t

    (25)=1.98,

    p

    =0.06,項目分析不顯著,

    t

    (11)=1.29,

    p

    >0.05。字面義相關詞的反應時顯著短于語義無關條件。其它的啟動效應不顯著,

    p

    >0.05。錯誤率的方差分析表明,各種主效應及交互作用均不顯著,

    p

    >0.05。四種條件下不同類型的啟動效應均不顯著,

    p

    >0.05。

    2.3 討論

    實驗1發(fā)現(xiàn),語義分解性并未加快對語義高分解的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比喻義的激活。相反,語義高分解的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比喻義激活需時較長,這可能是由于比喻義比字面義更加抽象和難以提取(Anaki,Faust,&Kravetz,1998)。這一結果同時佐證了在加工時間短的條件下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字面義先于比喻義激活的事實。錯誤率的分析發(fā)現(xiàn),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字面義相關詞的反應時和錯誤率顯著低于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表明在加工早期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字面義存在著激活優(yōu)勢,語義分解性影響著慣用語的字面義激活的速度和準確性。

    表4 SOA=300ms時目標刺激的平均反應時(ms)和錯誤率(%)

    語義分解性影響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語義激活模式。相對于語義無關條件,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的兩種意義均得到了激活;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字面義也出現(xiàn)了激活,卻未出現(xiàn)比喻義的激活。實驗結果不支持非建構的觀點。該觀點認為,慣用語是“死隱喻”(dead metaphor),比喻義直接儲存和提取,不存在字面義的激活。同時,實驗結果也不支持建構的觀點。依據該假說,比喻義是字面義的整合,比喻義不會首先得到激活。另外,實驗結果也不支持分解性假說。該假說認為,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的句法不可分析,理解將直接提取比喻義,不存在字面義的激活。本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是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還是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字面義均得到了激活,從而支持混合表征模型,即在詞匯層和句法層均存在慣用語的整詞表征和詞素表征,慣用語按照概念激活水平的高低決定哪一種意義將得到激活。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詞素義作為獨立成分的使用頻率高,字面義得到了激活;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的比喻義經常使用,但詞素義存在著自動激活,兩種意義均得到了通達。

    另外,語義分解性影響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字面義的激活速度。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易化了字面義的激活速度,沒有易化比喻義的激活速度,證實了語義分解性的作用。同時,語義分解性影響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意義激活模式。與語義無關條件比,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字面義得到了激活。實驗結果支持分解性假說,即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采用詞素意義組合的加工方式。實驗1表明,在控制各種語義性質的條件下,語義高分解的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和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字面義存在著激活優(yōu)勢。對比語義無關條件,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表現(xiàn)出比喻義的啟動效應,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表現(xiàn)出字面義的啟動效應,證實語義分解性在加工早期即發(fā)揮作用,高、低語義分解性的慣用語的語義激活速度和模式存在著差異。那么,在加工晚期(SOA=800 ms),語義分解性又將發(fā)揮怎樣的作用?

    3 實驗2長加工時間條件下語義分解性對慣用語理解的影響

    3.1 方法

    3.1.1 被試

    27名漢族大學生,男12人,女15人,平均年齡20.8歲,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

    3.1.2 設計與材料

    同實驗1。

    3.1.3 程序

    同實驗1。啟動刺激呈現(xiàn)800 ms后呈現(xiàn)目標刺激,要求被試進行詞匯判斷。

    3.2 結果與分析

    3.2.1 動賓結構的慣用語

    反應時分析時刪除錯誤反應和

    M

    ±2.5

    SD

    以外的數(shù)據,占全部數(shù)據的7.34%。結果見表5。反應時的方差分析表明,各種主效應及交互作用均不顯著,

    p

    >0.05。為了了解四種水平下不同啟動類型的啟動效應,對語義相關條件與無關條件的反應時進行

    t

    檢驗,發(fā)現(xiàn)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對比喻義相關詞的啟動效應顯著,

    t

    (26)=2.76,

    p

    <0.05,

    t

    (17)=2.91,

    p

    <0.05。比喻義相關詞的反應時顯著短于語義無關條件。其它的啟動效應均不顯著,

    p

    >0.05。錯誤率的方差分析表明,各種主效應及交互作用均不顯著,

    p

    >0.05。為了了解四種水平下不同啟動類型的啟動效應,對語義相關條件與語義無關條件的錯誤率進行了

    t

    檢驗,發(fā)現(xiàn)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對字面義相關詞的啟動效應被試分析顯著,

    t

    (26)=2.05,

    p

    =0.05,項目分析不顯著,

    t

    (17)=1.14,

    p

    >0.05。對比喻義相關詞的啟動效應顯著,

    t

    (26)=2.33,

    p

    <0.05,

    t

    (17)=2.45,

    p

    <0.05。在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啟動的條件下,語義相關詞的錯誤率顯著低于語義無關條件。其它的啟動效應均不顯著,

    p

    >0.05。

    3.2.2 偏正結構的慣用語

    反應時分析時刪除錯誤反應和

    M

    ±2.5

    SD

    以外的數(shù)據,占全部數(shù)據的7.63%。結果見表6。

    表5 SOA=800ms時目標刺激的平均反應時(ms)和錯誤率(%)

    表6 SOA=800ms時目標刺激的平均反應時(ms)和錯誤率(%)

    反應時的方差分析表明,各種主效應及交互作用均不顯著,

    p

    >0.05。為了了解四種水平下不同啟動類型的啟動效應,對語義相關條件與語義無關條件的反應時進行

    t

    檢驗,發(fā)現(xiàn)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對比喻義相關詞的啟動效應顯著,

    t

    (26)=2.08,

    p

    <0.05,

    t

    (11)=2.06,

    p

    =0.06。比喻義相關詞的反應時顯著短于語義無關條件。其它的啟動效應均不顯著,

    p

    >0.05。錯誤率的方差分析表明,慣用語類型的主效應顯著,

    F

    (1,26)=4.92,

    p

    <0.05,

    F

    (1,44)=4.25,

    p

    <0.05。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語義相關詞的錯誤率顯著高于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的語義相關詞。其它的主效應及交互作用均不顯著,

    p

    >0.05。四種條件下的啟動量差異均不顯著,

    p

    >0.05。

    3.2.3 討論

    在長加工時間的條件下,語義高分解的動賓結構的慣用語依舊未表現(xiàn)出比喻義加工速度的優(yōu)勢。Gibbs等(1989)研究表明,語義可分解的慣用語的理解速度更快,但本研究在兩種加工時間條件下均未發(fā)現(xiàn)語義分解性對動賓結構的慣用語整詞的理解速度的易化,可能的原因在于兩個研究的任務不同。Gibbs等要求被試判斷慣用語是否有比喻義,任務引導被試注意慣用語的比喻性質。本研究要求被試做真假詞判斷,考察意義激活的啟動效應。任務不同可能導致研究結果的不同。

    在SOA為300 ms時,語義高分解的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字面義的錯誤率和反應時均較低。在SOA為800 ms時,兩類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反應時和錯誤率無顯著差異,語義相關詞的激活效應亦無顯著差異。這表明,在不同的SOA條件下,語義分解性發(fā)揮的作用不同。在短加工時間的條件下,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字面義的激活優(yōu)勢明顯。在長加工時間的條件下,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字面義激活優(yōu)勢消失。同時,在SOA為300 ms時,語義高分解的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字面意義激活優(yōu)勢明顯;在SOA為800 ms時,語義高分解的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字面義的加工優(yōu)勢消失,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的兩種意義表現(xiàn)出激活優(yōu)勢(錯誤率更低)。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在加工晚期未表現(xiàn)出比喻義的通達優(yōu)勢,符合慣用語表征的混合模型的預言,整詞表征和詞素表征在加工時間充分的條件下同時得到了激活,資源分配使得通達優(yōu)勢消失了。另外,語義分解性影響慣用語的不同意義的激活模式。當SOA長時,語義低分解的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字面義和比喻義均得到了激活,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字面義和比喻義均未得到激活。同時,與語義無關條件比,語義高分解的偏正結構的慣用語表現(xiàn)出比喻義的激活優(yōu)勢。

    4 綜合討論

    4.1 語義分解性具有心理現(xiàn)實性

    早期的研究者認為,慣用語的語義不可分解,詞素對整詞的意義沒有貢獻,慣用語是沒有理據的“死隱喻”。為了證實語義分解性對于慣用語理解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了語義啟動范式,分別在300 ms和800 ms兩種SOA條件下研究慣用語的理解。結果發(fā)現(xiàn),在兩類SOA條件下,語義分解性未能加快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比喻意義的提取速度,在短加工時間的條件下,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字面義的激活速度較快;在長加工時間的條件下,沒有發(fā)現(xiàn)比喻意義的激活優(yōu)勢,發(fā)現(xiàn)語義低分解的偏正結構的慣用語表現(xiàn)出在語義激活正確率的優(yōu)勢效應。但Callies和Butcher(2007)對法語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研究發(fā)現(xiàn),語義可分解的慣用語的理解速度更快。他們要求被試對出現(xiàn)在句子中的慣用語的比喻義相關詞進行詞匯決定,句子包含語義可分解的慣用語、語義不可分解的慣用語以及控制表達三類刺激。結果發(fā)現(xiàn),語義可分解的慣用語較早地得到了加工。兩個研究的結果不同,可能是由于材料、任務、語境以及加工時間不同造成的。雖然Callies等同樣采用了詞匯決定任務,但由于僅是對比喻義作判斷,語義任務單一,對被試具有引導作用。同時,在他們的研究中,句子的呈現(xiàn)時間較長(每個單詞呈現(xiàn)350 ms),慣用語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加工;而且,包含不同慣用語的句子的理解難度不同,句子提供的語境對不同語義分解性的慣用語影響不同。這些因素均會導致研究結果的差異。本研究結果與Tabossi等(2008)的研究結果一致。他們發(fā)現(xiàn),語義分解性和句法靈活性沒有影響慣用語比喻意義的理解速度。馬利軍等(2011)對漢語慣用語研究也表明,理解性與語義分解性無顯著的相關,回歸分析表明,理解性不受語義分解性影響。

    實驗1表明,在短加工時間的條件下,語義高分解的兩類慣用語表現(xiàn)出明顯的字面義的激活優(yōu)勢。在長加工時間的條件下,語義高分解的偏正結構的慣用語表現(xiàn)出兩種意義激活的劣勢(錯誤率較高)。同時,語義分解性的作用還表現(xiàn)為對慣用語的語義激活模式的影響。在短加工時間的條件下,語義低分解的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對兩種意義具有顯著的啟動效應,語義低分解的偏正結構的慣用語對字面意義具有顯著的啟動效應。語義高分解的兩類慣用語卻只對字面義具有顯著的啟動效應。在長加工時間的條件下,語義低分解的動賓結構慣用語對兩種意義具有顯著的啟動效應;語義高分解的偏正結構慣用語對比喻意義具有顯著的啟動效應。研究結果證實,在控制了熟悉性等條件以后,語義分解性不同引發(fā)了慣用語的兩種意義激活速度和激活模式的差異。如果語義分解性和熟悉性顯著相關、高熟悉性導致高分解性(Tabossi et al.,2008),那么,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就應該具有高熟悉的慣用語的特征,按照 “層級顯性意義假設”,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傾向于凸顯比喻義,這與本研究的結果不符。因此,本研究證實了語義分解性影響慣用語的理解路徑,語義分解性獨立地發(fā)揮作用,它影響慣用語的字面意義的激活速度和兩種意義的激活模式,但未易化慣用語的比喻義的激活速度。同時,研究結果支持層級顯性意義假說(GSH)。該假說認為,凸顯的意義將得到優(yōu)先的加工。語義分解性的程度不同,決定著慣用語將凸顯何種意義。在短的加工時間內,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由于字面義貢獻較大,容易激活,將優(yōu)先激活字面義;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的字面義貢獻小,傾向于凸顯比喻義;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比喻義識別以字面義激活為基礎,隨著加工時間的延長,比喻義得到了通達,多重意義同時通達削弱了各自的激活優(yōu)勢。

    4.2 語義分解性作用的心理機制

    語義分解性如何影響慣用語的理解?依據語義分解性假說,語義分解性構成了一個連續(xù)體,不同的慣用語處在連續(xù)體的不同位置。語義分解性影響慣用語的加工方式。Tabossi,Fanari和Wolf(2005)發(fā)現(xiàn),對慣用語的理解不同于對長單詞的理解,對慣用語的理解更多地采用逐字加工的方式,類似于對多詞素短語的理解。Smolka等(2003)指出,在動賓結構的慣用語中,動詞的詞素意義在加工早期存在著激活,詞素在慣用語理解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Peterson 和Burgess(1993)以 “He nearly kicked the…”之類的句子進行實驗,觀察被試聽到未完成句子時的視覺反應,發(fā)現(xiàn)作為合適項的名詞先于不合適項的動詞出現(xiàn),表明對慣用語加工存在句法分析。因此,不能簡單地將慣用語理解看作是直接提取或通達,這將導致對慣用語復雜的內部加工機制的簡化,不利于對慣用語詞素之間以及詞素與整詞之間的關系的探索。實驗1發(fā)現(xiàn),在語義高分解的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啟動下,字面義相關詞的反應時較短,錯誤率較低;在語義高分解的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啟動下,字面義相關詞的反應時較短,表明在慣用語加工中存在著字面義的激活,比喻義不是直接提取。在加工的早期,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僅激活了字面義,在加工的晚期,激活沒有延續(xù),比喻義也未出現(xiàn)激活優(yōu)勢,同樣表明比喻義不是直接提取。Faust等(2002)和Chiarello等(2003)的研究表明,在750 ms之后,只有慣用語的顯性意義被激活,而在本研究中,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均未表現(xiàn)出比喻義的激活優(yōu)勢。可能的原因是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在目標刺激未出現(xiàn)之前,同時激活了多種意義,削弱了各自的激活優(yōu)勢。

    本研究結果也部分地支持語義分解性假說。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傾向于先激活慣用語的詞素義,通過成分分析和語義整合來通達比喻義。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傾向于直接提取比喻義。但是,語義分解性假說無法解釋語義低分解的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存在字面義的激活。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字面義在加工早期即得到了激活,預示著句法分析是自動加工的過程。Titone和Connine(1999)發(fā)現(xiàn),語義可分解的慣用語存在著字面義的自動激活,激活比喻義比較困難。Cie?licka和Heredia(2011)對包含慣用語的句子研究表明,無論是第一語言(波蘭語)的慣用語,還是第二語言(英語)的慣用語,字面義都得到了較好的激活,尤其是在加工時間短時,左、右視野均存在著字面義的激活。即使在ISI=800 ms時,右視野(左半球)依然存在著字面義的激活,表明字面義的激活具有自動化的傾向。實驗2證實,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字面義在加工晚期依舊存在著激活,同樣表明字面義激活的自動化趨勢。實際上,字面義的自動激活源于兒童期獲得的語義分析能力。Cain,Towse和Knight(2009)使用多項選擇任務考察了兒童對于慣用語的理解,7~8歲的兒童可以通過語義分析整合出語義可分解的慣用語的比喻義,卻無法推斷出語義不可分解的慣用語的比喻義。Vulchanova,Vulchanov和Stankova(2011)區(qū)分了慣用語的語義類別。不同類別的慣用語的語義分解性不同。相對于根植于文化(culturally-based)的慣用語和啟發(fā)類(instructive)的慣用語,與生物有關(biologically-based)的慣用語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容易進行語義分析。學前兒童和學齡兒童對與生物有關的慣用語理解的正確率較高,成人被試則未發(fā)現(xiàn)對上述慣用語的理解差異,證實了語義分析是兒童早期習得的加工方式。同時,與幼兒相比,學齡兒童可以正確地理解慣用語的意義,表現(xiàn)出語義分析能力的年齡優(yōu)勢。語義分析能力在兒童期獲得并作為一種穩(wěn)定的理解策略來習得語言,到了成人期就成為自動化的加工策略。Nippold,Martin和Erskine(1988b)證實,成人即使已經熟知了比喻性表達的隱喻義,仍然會對語匯做句法分析。因此,語義分解性的作用受年齡和知識經驗影響。事實上,通過字面分析獲得慣用語的比喻義,符合個體理解語言的方式,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容易進行字面義分析,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難以通過字面義整合出比喻義,理解路徑制約了慣用語的加工方式。

    在慣用語的理解中,存在著兩種通達途徑,一種是自上而下的加工,直接通達慣用語的比喻義;另一種是自下而上的加工,即通過激活成分詞素義來通達整詞義。在慣用語的意義通達中,存在著通達路徑選擇的差異。通達途徑的選擇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慣用語理解是一個動態(tài)的建構過程。雖然語義不可分解的慣用語的字面義需要抑制,有時甚至誘導被試作出錯誤的理解,但是,當人們開始掌握慣用語時,總是試圖在兩者之間建立聯(lián)系,努力尋找詞素義對于整詞義的理據。Hamblin和Gibbs(1999)發(fā)現(xiàn),對于“kick the bucket”,被試堅持認為在整詞理解中“kick”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踢”內含著迅速,表明了死亡的時間狀態(tài)。Keysar和Bly(1999)同樣證明,在慣用語變得熟悉時,人們傾向于去發(fā)現(xiàn)慣用語的結構,將尋求意義的策略轉向建立慣用語的結構與意義之間的聯(lián)系,有時甚至強加給慣用語某種結構以獲取意義。因此,語義分解性不單純是字面義與比喻義的語義聯(lián)系,還包括“人為地”建立起來的理據。如漢語慣用語“吹牛皮”,最初描述的行為和典故已經淡化,“牛皮”和說大話之間沒有必然的語義聯(lián)系,但由于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特殊句法行為,賦予了人們獨立地使用“牛皮”的話語權力,并最終造成“牛皮”在許多場合下取代了“吹牛皮”而成為一個意義單位,如“牛皮大王”。因此,語義分解性是人們尋求語言表達的意義時采用的策略以及長期使用策略累積的效果,它伴隨著個人的語言經驗而發(fā)生變化。

    4.3 漢語慣用語理解的結構效應

    4.3.1 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理解

    語義分解性并未影響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在兩種SOA條件下的比喻義的激活速度,僅在加工早期表現(xiàn)出字面義激活的速度優(yōu)勢。同時,語義分解性促進了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字面義和比喻義的啟動效應。顧蓓曄和繆小春(1995)對漢語慣用語理解的研究表明,當個體加工動賓結構的慣用語時,將同時激活慣用語的比喻義和字面義,證實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兩種意義均具有激活效應。

    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如“吹牛皮”)是由動詞與名詞(賓語)構成的,語義可以分析,句法行為靈活。在日常語言運用中,被試以靈活的加工方式來應對慣用語,句法行為的靈活性又反作用于整詞意義的加工提取方式。即使是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動詞和賓語常??梢赃M行句法變換:插入修飾成分、賓語前置、增加副詞、同義替換等,如“口風放的早了”、“嚼別人的舌頭”等。蘇向麗(2008)認為,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詞匯化程度低于偏正結構的慣用語。原因在于這類慣用語具有離合性,原型具有詞匯化傾向,當拆開用時,就會形成一個典型的短語句。而且,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動詞成分表現(xiàn)出非動作性,賓語成分表現(xiàn)出非具體性,通過隱喻和轉喻,表現(xiàn)泛指的活動和性質,具體性已經減低。這些語義性質使得語義分解性較高的慣用語表現(xiàn)出多種意義的同時激活,語義指向不集中,語義啟動效應減弱。另一方面,雖然慣用語的成分并沒有粘連在一起,卻并不影響讀者對慣用語的整詞義的識別。Nunberg,Sag和Wasow(1994)認為,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句法靈活性不會損害“對慣用語的理解和意識到慣用語的存在”。句法靈活性表明,慣用語變化的部分具有特定的意義,并且是整詞義的一部分,即詞素義對整詞義的整合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發(fā)現(xiàn),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字面義在多種條件下均得到了激活,字面義先于比喻義得到了激活,佐證了字面義是整詞義激活的進路。

    4.3.2 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理解

    在短加工時間的條件下,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對字面義具有啟動效應。同時,在長加工時間的條件下,較高的語義分解性并未促進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兩種意義的快速激活,反而是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的語義相關詞表現(xiàn)出加工優(yōu)勢(錯誤率更低)。當加工充分時,語義分解性誘發(fā)了偏正結構的慣用語更多方向的語義發(fā)散而不是語義凝聚,導致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字面義和比喻義的錯誤率增加。這與以往對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研究結果不同。事實上,偏正結構的慣用語表征名詞屬性,具體性較高。依據雙重編碼理論,具體詞更容易產生意義聯(lián)系,這可能導致在加工充分的條件下,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語義激活的錯誤率較高。同時,偏正結構的慣用語語義不可分析,句法凝固,更像“長單詞”。顧蓓曄等(1995)證實,偏正結構的慣用語更接近單詞性質,詞素的凝固度高。同時,與一般的偏正結構短語不同,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單字詞素(即“偏”位置詞素)意義對整詞理解具有重要作用,與雙字詞素結合得更加緊密,兩者共同出現(xiàn)的概率高(馬利軍等,2010)。而且,多數(shù)偏正結構的慣用語不能進行任何句法變換,句法變換將導致整詞意義的喪失。如“母老虎”,既不能在中間添加成分變成“母大老虎”,也不可進行位置變換,如“孫二娘這只老虎是母的”,還不能進行同義替換,如“雌老虎”。詞素義不能以靈活的方式分別加工。同時,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理據的任意性強,分解性差,難以在詞素義和整詞義之間建立強有力的聯(lián)系,如“鐵公雞”為什么選擇“公雞”作為詞素?人們在“公雞”和“吝嗇”之間找不到任何相應的理據,個體不能夠以一種靈活的方式理解整詞,語言使用以整詞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實驗1發(fā)現(xiàn),偏正結構的慣用語只有在加工時間短的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啟動下才存在著字面義的激活優(yōu)勢。同時,實驗2表明,語義低分解的兩類語義相關詞的錯誤率更低,證實對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理解并不總是需要字面義的激活。

    語義分解性的本質就在于尋求整詞義在詞素義以及亞詞匯義之間的理據。語義高分解的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字面義僅在加工早期被激活。在加工充分的條件下,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語義相關詞的錯誤率更高,這一結果并不完全支持分解性假說。依據該假說,語義分解性高的慣用語的詞素對整詞理解貢獻較大,詞素促進整詞的理解。但是,對語義高分解的偏正結構的慣用語,在兩種加工時間條件下均未能有效地激活慣用語的比喻義,即語義分解性沒有發(fā)揮促進作用,反而抑制了對慣用語的整詞義的識別。研究結果證實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詞素對整詞的理據弱,意義通達往往是基于整詞義而不是詞素義的整合。在長加工時間的條件下,語義分解性阻礙了被試對比喻義的提取。另外,在長加工時間的條件下,語義高分解的偏正結構的慣用語表現(xiàn)出比喻義的啟動效應,證實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句法行為凝固,意義激活模式和動賓結構的慣用語不同。總的來看,基于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建立的模型不能完全解釋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理解機制,漢語慣用語理解模型的建立需要增加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理解的證據。

    4.4 漢語慣用語屬于混合表征

    對于多詞素詞的心理表征,爭論的焦點在于整詞和詞素是否存在著獨立表征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Bannard和Matthews(2008)研究兒童對多字詞的儲存方式,操縱整詞的詞頻來探討短語的產生過程,發(fā)現(xiàn)3歲兒童對高頻短語的產生速度快于對低頻短語的產生速度,從而認為多詞素詞存在著整詞表征。而Konopka和Bock(2009)發(fā)現(xiàn),在慣用語的理解中,詞素的結構信息影響整詞的理解,整詞義通過 “計算”來獲得。因此,混合模型能夠更好地解釋慣用語的心理表征。

    本研究的結果支持混合表征模型。即慣用語同時存在著詞素表征和整詞表征(Sprenger et al.,2006)。意義激活受詞素和整詞的使用頻率影響。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的句法行為靈活,詞素表征的頻率高,字面義激活容易。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的句法行為凝固,整詞表征的頻率高,比喻義激活容易。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詞素之間的粘連程度低,句法行為靈活,字面義的激活容易。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詞素之間的粘連程度高,句法行為凝固,慣用語以整詞的方式加工的概率高,字面義激活困難。Arnon和Snider(2010)認為,多詞素詞存在著整詞表征,使用頻率在表征激活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使用頻率影響慣用語的不同意義的激活水平,對比喻義加工并不存在計算(通過詞素意義整合)或提取(直接提取)的差異。本研究發(fā)現(xiàn),語義分解性在慣用語的理解中發(fā)揮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語義分解性影響整詞或詞素的出現(xiàn)頻率,進而影響慣用語的意義激活水平。張積家和石艷彩(2009)證實,漢語慣用語屬于混合表征,既有整體表征,又有成分詞素表征,語義分解性影響慣用語的表征。同時,語義分解性的調節(jié)作用受加工時間和慣用語的結構類型影響。加工時間短時,詞素加工容易完成,字面義較多地得到激活。張積家等(實驗3a)表明,高分解的慣用語在SOA=200 ms時出現(xiàn)了語義干擾效應,低分解的慣用語在SOA=300 ms時出現(xiàn)了語義促進效應。作者認為,在漢語慣用語的產生中,首先激活了慣用語的成分詞素。實驗1的結果佐證了這一結論,即在SOA=300 ms時,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傾向于激活字面義,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傾向于激活比喻義。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句法結構特殊,詞素作為整詞意義的組成部分出現(xiàn)的頻率低,字面義的激活水平低。另外,綜合兩個實驗的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在兩種加工時間的條件下,語義低分解的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字面義和比喻義均得到了啟動。在長加工時間的條件下,語義高分解的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并未表現(xiàn)出任何意義的啟動優(yōu)勢。即“詞素對整詞意義存在貢獻”的慣用語在加工充分的條件下并未表現(xiàn)出比喻義和字面義的啟動效應。由此可見,語義分解性的本質在于慣用語的整詞和詞素的語義加工的靈活性程度。對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詞素組合和整詞語義的加工窄化,語義指向集中,句法關系固定;對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詞素組合和整詞語義的加工靈活,語義指向分散,句法關系靈活。如果慣用語理解是直接通達,那么,兩類慣用語均應表現(xiàn)出比喻義的激活優(yōu)勢;如果慣用語理解是模塊化的加工,那么,兩類慣用語均應在加工的早期表現(xiàn)出字面義的激活優(yōu)勢,在加工的晚期表現(xiàn)出比喻義的激活優(yōu)勢。實驗結果并未證實上述推測。因此,在慣用語的加工中,概念層和句法層均存在著詞素表征和整詞表征,語義分解性影響著整詞表征和詞素表征的概念激活水平,如圖1。

    總之,語義分解性和結構影響慣用語的理解過程。盡管漢語與英語的加工存在著差異,但是,語義分解性對漢語動賓結構的慣用語加工的影響與英語慣用語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語義分解性對慣用語理解的影響具有跨語言的一致性。在偏正結構的慣用語加工中,同樣發(fā)現(xiàn)了語義分解性的作用,表明在慣用語加工中語義分解性調節(jié)作用的普遍性。但是,由于漢語與印歐語言的慣用語存在著結構差異,使得語義分解性趨勢相同的兩類語言慣用語的加工結果存在差異,語義分解性并未促進漢語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比喻義的識別速度,僅僅是影響了語義激活的模式。另外,由于偏正結構的慣用語的句法行為凝固,表明語義分解性與句法靈活性并不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語義分解性假說關于語義分解性影響句法靈活性的內涵需要重新厘定。不同結構的慣用語的語義分解性所表征的內涵和外延存在著差異。事實上,語義分解性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在今后研究中,需要對慣用語的語義性質做進一步的區(qū)分,如詞素的語義傾向性、透明度與語義分解性的關系等。同時,還需要確定慣用語的結構差異并以此來建立統(tǒng)一的理解模型,否則只會導致模型的多樣化。國內心理學界對慣用語的研究還較少,對慣用語獨特的語義性質的操作性定義還不充分。例如,漢語的雙字詞化程度高,雙字詞本身就具有合成性質,造成了亞詞匯意義的不透明。馬利軍等(2011)研究表明,部分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雙字亞詞匯可以表明慣用語的比喻性質,亞詞匯意義的通達即會造成慣用語鍵的出現(xiàn)。國外研究也未對語義分解性的本質屬性做出詳盡的解釋,研究結果的爭議較多。語義分解性作為一個語義屬性,主要區(qū)分了不同慣用語的語義加工差異,對于語義分解性如何起作用,是詞素語義傾向性還是句法靈活性,還是等同于語義透明度,仍然需要進一步的實驗證據。另外,當前關于混合模型中整詞表征與詞素表征的關系也存在著較多爭論。例如,如果存在著整詞表征,為什么不同的動賓結構的慣用語的句法靈活性不同?慣用語的句法行為是特殊的還是一般的?如果句法行為符合慣常的語法規(guī)則(Tabossi,Wolf,&Koterle,2009),為什么多數(shù)動賓結構的慣用語不能進行被動變換?諸如此類的問題,也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5 結論

    (1)語義分解性在加工的早期就獨立地影響漢語慣用語的識別,語義分解性真實地存在。

    (2)語義低分解的慣用語傾向于激活比喻義,語義高分解的慣用語傾向于激活字面義。

    (3)在漢語慣用語理解中存在著字面義的激活優(yōu)勢。研究結果部分地支持層級顯性意義假說和混合模型。

    圖1 Superlemma模型(混合模型)中慣用語的概念和句法表征

    Anaki,D.,Faust,M.,& Kravetz,S.(1998).Cerebral hemispheric asymmetries in processing lexical metaphors.

    Neuropsychologia,36

    ,353–362.Arnon,I.,&Snider,N.(2010).More than words:Frequency effects for multi-word phrase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62

    ,67–82.Bannard,C.,&Matthews,D.(2008).Stored word sequ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The effect of familiarity on children’s repetition of fourword combinations.

    Psychological Science,19

    ,241–248.Beijing Language Institute.(1986).

    Modern Chinese frequency dictionary

    .Beijing:Beijing Language Institute Press.[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1986).

    現(xiàn)代漢語頻率詞典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Cacciari,C.,&Tabossi,P.(1988).The comprehension of idiom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7

    ,668–683.Cain,K.,Towse,A.S.,& Knight,R.S.(2009).The development of idiom comprehension:An investigation of semantic and contextualprocessing skills.

    Journal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02

    ,280–298.Callies,S.,&Butcher,K.(2007).Processing of idiomatic expressions:Evidence for a new hybrid view.

    Metaphor&Symbol,22

    ,79–108.Cie?licka,A.B.,& Heredia,R.R.(2011).Hemispheric asymmetries in processing L1 and L2 idioms:Effects of salience and context.

    Brain&Language,116

    ,136–150.Chiarello,C.,Liu,S.,Shears,C.,Quan,N.,&Kacinik,N.(2003).Priming of strong semantic relations in the left and right visual fields: A time-course investigation.

    Neuropsychologia,41

    ,721–732.Cutting,J.C.,&Tabossi,P.(1997).That’s the way the cookie bounces: Syntactic and semantic components of experimentally elicited idiom blends.

    Memory&Cognition,25

    ,57–71.Faust,M.,&Kahana,A.(2002).Priming summation in the cerebral hemispheres: Evidence from semantically convergent and semantically divergent primes.

    Neuropsychologia,40

    ,892–901.Faust,M.,&Mashal,N.(2007).The role of the right cerebral hemisphere in processing novel metaphoric expressions taken from poetry: A divided visual field study.

    Neuropsychologia,45

    ,860–870.Gibbs,R.W.Jr,Bogdanovich,J.M.,Sykes,J.R.,&Barr,D.J.(1997).Metaphor in idiom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37

    ,141–154.Gibbs,R.W.Jr,Nayak,N.P.,Bolton,J.L.,&Keppel,M.E.(1989).Speakers’assumptions about the lexical flexibility of idioms.

    Memory&Cognition,17

    ,58–68.Gibbs,R.W.Jr,Nayak,N.P.,&Cutting,C.(1989).How to kick the bucket and not decompose:Analyzability and idiom processing.

    Journal of Memory&Language,28

    ,576–593.Giora,R.(1997).Understanding figurative and literal language:The graded salience hypothesis.

    Cognitive Linguistics,8

    ,183–206.Glucksberg,S.,Brown,M.,&McGlone,M.S.(1993).Conceptualmetaphorsare notautomatically accessed during idiom comprehension.

    Memory&Cognition,21

    ,711–719.

    Gu,B.Y.,&Miao,X.C.(1995).Research of Chinese idiom.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27

    ,15–19.[顧蓓曄,繆小春.(1995).漢語習語理解研究.

    心理學報,27

    ,15–19.]Hamblin,J.L.,&Gibbs,R.W.Jr.(1999).Why you can’t kick the bucket as you slowly die: Verbs in idiom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28

    ,25?39.Kacinik,N.A.,& Chiarello,C.(2007).Understanding metaphors:Is the right hemisphere uniquely involved?

    Brain and Language,100

    ,188?207.Keysar,B.,&Bly,B.M.(1999).Swimming against the current:Do idioms reflect conceptual structure.

    Journal of Pragmatics,31

    ,1559–1578.Konopka,A.E.,&Bock,J.K.(2009).Lexical or syntactic control of sentence formulation?Structural generalizations from idiom produc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58

    ,68–101.Li,X.J.(2001).

    Modern Chinese idioms standard ditionary

    .Changchun:Changchun Press.

    [李行健.(2001).現(xiàn)代漢語慣用語規(guī)范詞典.長春:長春出版社.]

    Libben,M.R.,&Titone,D.A.(2008).The multidetermined nature of idiom processing.

    Memory&Cognition,36

    ,1103–1121.Liu,Y.Y.,Li,P.,Shu,H.,Zhang,Q.R.,&Chen,L.(2010).Structure and meaning in Chinese:An ERP study of idioms.

    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23

    ,615–630.Ma,L.J.,&Zhang,J.J.(2011).Semantic attribute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 of Chinese three-character idioms.

    Applied Linguistics,

    (1),64–72.[馬利軍,張積家.(2011).漢語三字格慣用語的語義性質及其關系.

    語言文字應用,

    (1),64–72.]Ma,L.J.,Zhang,J.Y.,&Zhang,J.J.(2010).The multipl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idiomatic phrases processing.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8

    ,553–559.[馬利軍,張靜宇,張積家.(2010).慣用語理解的多種心理機制.

    心理科學進展,18

    ,553–559.]Nenonen,M.,Niemi,J.,&Laine,M.(2002).Representation and processing of idioms:Evidence from aphasia.

    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15

    ,43–58.Nippold,M.A.,Martin,S.A.,&Erskine,B.J.(1988b).Proverb comprehension in context:A developmental study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31

    ,19–28.Nunberg,G.,Sag,I.,&Wasow,T.(1994).Idioms.

    Language,70

    ,491–538.Peterson,R.R.,&Burgess,C.(1993).Syntactic and semantic processing during idiom comprehension:Neurolinguistic and psycholinguistic dissociations.In C.Cacciari&P.Tabossi (Eds.),

    Idioms: Processing,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pp.201–226).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Shi,H.J.(2007).

    The study on the Chinese tri-syllable idioms

    .Unpublished master’s dissertation,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史海菊.(2007).

    現(xiàn)代漢語三音節(jié)慣用語問題研究

    .碩士學位論文,上海師范大學.]She,X.J.,Song,G.,&Zhang,B.Y.(2000).The effects of predictability and semantic bias in idiom comprehension.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32

    ,203–209.[佘賢君,宋歌,張必隱.(2000).預測性、語義傾向性對慣用語理解的影響.

    心理學報,32

    ,203–209.]Smolka,E.,Rabanus,S.,&R?sler,F.(2003).Processing verbs in German idioms: Evidence against the configuration hypothesis.

    Metaphor and Symbol,22

    ,213–231.Sprenger,S.A.,Levelt,W.J.M.,&Kempen,G.(2006).Lexical access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idiomatic phrases.

    Journal of Memory&Language,54

    ,161–184.Su,X.L.(2008).An analysis of the grade in the lexicalization of the three-syllable idioms in mandar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5),62–69.[蘇向麗.(2008).現(xiàn)代漢語慣用語的詞匯化等級分析.

    語言教學與研究,

    (5),62–69.]Tabossi,P.,Fanari,R.,&Wolf,K.(2005).Spoken idiom recognition:Meaning retrievaland word expectancy.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34

    ,465–495.Tabossi,P.,Fanari,R.,& Wolf,K.(2008).Processing idiomatic expressions:Effects of semantic compositional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Cognition,34

    ,313–327.Tabossi,P.,Fanari,R.,&Wolf,K.(2009).Why are idioms recognized fast?

    Memory&Cognition,37

    ,529–540.Tabossi,P.,Wolf,K.,&Koterle,S.(2009).Idiom syntax:Idiomatic or principled?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61

    ,77–96.Titone,D.A.,&Connine,C.M.(1994).Descriptive norms for 171 idiomatic expressions:Familiarity,compositionality,predictability,and literality.

    Metaphor&Symbolic Activity,9

    ,247–270.Titone,D.A.,&Connine,C.M.(1999).On the compositional and noncompositional nature of idiomatic expressions.

    Journal of Pragmatics,31

    ,1655–1674.Vulchanova,M.,Vulchanova,V.,&Stankova,M.(2011).Idiom comprehension in the first language: A developmental study.

    Vig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8),207–234.Zhang,J.J.,&Shi,Y.C.(2009).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Chinese idioms.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41

    ,659–675.[張積家,石艷彩.(2009).漢語慣用語的產生機制.

    心理學報,41

    ,659–675.]Zhou,H.M.(1990).

    Chinese idioms dictionary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周宏溟.(1990).

    漢語慣用語詞典

    .北京:商務印書館.]

    猜你喜歡
    詞素慣用語動賓
    Fun Idioms趣味慣用語
    韓語固有慣用語的認知機制
    詞素配價理論與應用
    亞太教育(2018年5期)2018-12-01 04:58:23
    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動賓式離合詞的教學
    新一代(2018年20期)2018-03-13 12:24:20
    從詞素來源看現(xiàn)代漢語詞素同一性問題
    辭書研究(2017年3期)2017-05-22 14:04:16
    詞素溶合與溶合詞素
    對外漢語慣用語教學對策探析
    “救火”帶標記動賓對象式結構語用認知分析
    動賓離合詞及其構成的語式
    論日語慣用語構成中的同語素現(xiàn)象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av久久热|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1区二区| 丁香欧美五月|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大吗| 久久精品91无色码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午夜免费鲁丝|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av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老司机在亚洲福利影院| 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xxxhd国产人妻xxx|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一二三|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人妻蜜桃| 久久狼人影院| 一夜夜www| 国产区一区二久久|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电影成人av| 成熟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人妻一区二区av|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 色在线成人网| 大型av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91福利影院| 老熟女久久久|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大吗|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电影成人av|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午夜激情av网站|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国内久久婷婷六月综合欲色啪| 黄色成人免费大全|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又大又爽又粗|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 99riav亚洲国产免费|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合色在线| 亚洲成人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一进一出抽搐动态|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www.精华液| 777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网站|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日日夜夜操网爽| 老熟妇仑乱视频hdxx|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好看av亚洲va欧美ⅴa在| 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亚洲avbb在线观看|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8在线中文|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黄色a级毛片大全视频|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久久中文看片网|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亚洲av熟女|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bb在线观看| 丝袜美足系列|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又爽黄色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色老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一a级毛片在线观看| 中亚洲国语对白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少妇粗大呻吟视频|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高清av免费在线|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mp4|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妖精|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 色综合欧美亚洲国产小说| 国产精品98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三级毛片av免费|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二区 |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视频| 搡老熟女国产l中国老女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欧美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av美女十八|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91在线观看av|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aaaaa片日本免费|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搡老熟女国产l中国老女人|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毛片| 757午夜福利合集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二三|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欧美日韩av久久| 天堂动漫精品|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9热在线视频观看99| 热99久久久久精品小说推荐| 国产区一区二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内射| 欧美日本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精品国产美女av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中文| 午夜91福利影院|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三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视频综合|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 我的亚洲天堂|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久久久久国内视频| 美国免费a级毛片| 亚洲片人在线观看| x7x7x7水蜜桃|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了|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午夜成年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男靠女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五月天丁香|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视频4| 巨乳人妻的诱惑在线观看|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麻豆| 日韩欧美免费精品|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人妻丰满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 亚洲中文av在线| 亚洲avbb在线观看| 国产野战对白在线观看| 99香蕉大伊视频|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老司机福利观看|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最新美女视频免费是黄的| 精品人妻1区二区|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757午夜福利合集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熟女久久| 老司机福利观看|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国产无遮挡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成年动漫av网址|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男女高潮啪啪啪动态图|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x7x7x7水蜜桃| 搡老熟女国产l中国老女人|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 人妻一区二区av| 久久性视频一级片| www.精华液| 咕卡用的链子|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香蕉丝袜av|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不卡| 久久性视频一级片| 午夜久久久在线观看|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另类|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svipshipincom国产片|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手机成人av网站|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9色porny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97人妻天天添夜夜摸| 俄罗斯特黄特色一大片|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在线二视频 |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人捅视频|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精品高清国产在线一区|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欧美一级毛片孕妇| tube8黄色片|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视频的|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精品福利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添夜夜摸|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午夜福利,免费看|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tocl精华|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欧美激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在线 |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香蕉久久夜色| 久久中文看片网| 色综合欧美亚洲国产小说| 免费在线观看影片大全网站| 露出奶头的视频|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很黄的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国产熟女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12—13女人毛片做爰片一|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久久草成人影院|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中文|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欧美无线码|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天天操日日干夜夜撸|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 欧美日韩乱码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区|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一级毛片精品| 亚洲中文av在线|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捣出白浆h1v1| 我的亚洲天堂|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看片在线看免费视频| 亚洲熟妇熟女久久|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x7x7x7水蜜桃|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在线av久久热| 国产xxxxx性猛交|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欧美在线黄色| 久久草成人影院|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麻豆69| 黄色 视频免费看| 久久亚洲真实| 久久 成人 亚洲|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无限看片的www在线观看| 丰满的人妻完整版|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每晚都被弄得嗷嗷叫到高潮| 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在线|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侵犯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二区| 久久亚洲真实|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欧美|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 日韩欧美免费精品|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中亚洲国语对白在线视频|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9|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一a级毛片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性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2|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а√天堂www在线а√下载 |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另类| 久久久久视频综合|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看| 搡老乐熟女国产| 亚洲男人天堂网一区| 一级毛片女人18水好多|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久久99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激情av网站|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少妇粗大呻吟视频|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久久 成人 亚洲| 大陆偷拍与自拍|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激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高清 | 18禁观看日本| 操美女的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亚洲男人天堂网一区|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亚洲全国av大片|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又大又爽又粗|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看|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xxxhd国产人妻xxx|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老司机在亚洲福利影院|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嫩草影视91久久|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欧美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我的亚洲天堂| 丝袜美腿诱惑在线|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91在线观看av|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第一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宅男免费午夜|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av熟女|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视频区图区小说| 天天影视国产精品|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欧美性长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 久久狼人影院|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av天堂| 久久精品亚洲av国产电影网| av中文乱码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 av一本久久久久| 黄色视频不卡| 在线十欧美十亚洲十日本专区|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小说 | 成熟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20202|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 高清av免费在线|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中国美女看黄片| 三上悠亚av全集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亚洲av成人av| 欧美性长视频在线观看|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俄罗斯特黄特色一大片|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身体一侧抽搐| 777米奇影视久久|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av不卡在线播放| 黄片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av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五月天丁香|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久水蜜桃国产精品网|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美国免费a级毛片| 国产精华一区二区三区|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tube8黄色片|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а√天堂www在线а√下载 | 老司机福利观看|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软件| 一级片免费观看大全|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青草综合色| 大香蕉久久网|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免费观看人在逋|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操美女的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亚洲| 欧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小说|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院 |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亚洲 国产 在线| 中文字幕色久视频| avwww免费| 久久影院123| 黄色视频不卡| 757午夜福利合集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五月 | 99riav亚洲国产免费|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国精品久久久久久国模美| 麻豆av在线久日| 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狠狠躁| 一级毛片女人18水好多| 中亚洲国语对白在线视频| videos熟女内射| xxxhd国产人妻xxx| 久久天躁狠狠躁夜夜2o2o|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青草综合色| 久久天躁狠狠躁夜夜2o2o|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av|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视频4|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色在线成人网|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丝袜美足系列|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 久久中文看片网|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另类|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午夜激情av网站|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二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