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語文教學;德育;滲透;導入;朗讀;識字教學;口語交際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01—0034—01
古人說:“文以載道,道在其中?!比魏我黄膶W作品都滲透著作者的情感、操行和道德素養(yǎng)。我國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指出:“教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為具有共產(chǎn)主義思想品質(zhì)的人?!毙抡n標也指出:“語文教育還應(yīng)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庇纱丝磥恚鳛橐幻Z文教師,他的任務(wù)不僅在于開闊學生的視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還應(yīng)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因此,在語文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德育的滲透。
一、導入新課時巧妙滲透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課堂導入,能在一瞬間抓住學生的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如,《最后的姿勢》一課的導入,我是這樣設(shè)計的:在低沉、哀婉的背景音樂中,我緩緩地敘述:“有這樣一位老師,在地震來臨時,用自己的身軀和雙臂撐起一片天,護住了他的學生。在黑暗中,他不斷地鼓勵孩子們:‘不要害怕,要保存體力!要堅持,堅持就有希望!’終于孩子們獲救了,而他卻永遠地離開了。他,就是汶川地震中的英雄——譚千秋,而張開雙臂護住學生,鑄就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然后出示課題,學生齊讀。從學生凝重的表情中,從學生顫抖的聲音中,我能感受到學生被感動了。我也相信,譚千秋會成為他們心目中做人的楷模。
二、在指導朗讀時巧妙滲透
朗讀是語文教學一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因為作者的寫作意圖貫穿在課文的字里行間,有的明確,有的含蓄。只有通過朗讀,才能“悟”出“道”來,才能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才能從中得到啟發(fā),受到教育。教師指導朗讀的過程,既是學生認識語言、品味語言的過程,更是陶冶情操、體悟思想的過程。如,教學《示兒》時,學生通過反復(fù)誦讀“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边@首膾炙人口的愛國詩句,從而理解詩人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真摯、強烈的愛國熱情。再如,教學《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時,學生們一遍遍誦讀“……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一股對人民子弟兵的崇敬之情就涌動在學生心間。
三、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巧妙滲透
新課標要求,學生認識3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要求教師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所以,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滲透德育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指導學生識字、寫字時,我根據(jù)漢字的結(jié)體規(guī)律和美學原則,闡析字形同做人之間的聯(lián)系,把識字、寫字同育人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在情趣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漢字,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有一次上寫字課,我讓學生練“刃”字,然后問學生:“‘刃’字為什么是在刀上加一點呢?”學生發(fā)言后,我總結(jié)說:“刀上加一點,是指明刀最鋒利的地方是刀刃。好鋼用在刀刃上,因此,咱們必須學好本領(lǐng),成為好鋼,用在社會最需要的位置上,做開拓的尖兵,成為人中之杰,成為國家的棟梁……”學生聚精會神地聽著,莫不頷首稱是。
四、通過口語交際巧妙滲透
口語交際是語言訓練的過程,同時又是育人的過程。教師要利用口語交際進行德育滲透。如,口語交際《這樣做不好》時,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文中的兩幅圖,然后讓學生說說:這樣做為什么不好?你該怎樣勸說他們不要這樣做?通過觀察這兩幅圖,學生懂得了要愛護花草樹木,節(jié)約用水的道理。同時再充分利用這一教學契機延伸至生活實際,如愛護公共財物、保護動物、節(jié)約用電、愛惜糧食等,要學生關(guān)心身邊的事情,并能勇于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有禮貌地勸說別人不要做有損于公共利益的事,在潛移默化中滲透了德育。
總之,語文教師只有善于捕捉和創(chuàng)造各種時機,將德育從課前到課內(nèi),再到課外,滲透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才不會使德育成為空泛的口頭說教。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