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數學教學;數學思想;數列;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01—0079—01
1.歸納思想
歸納思想是數列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教師要重視學生觀察、發(fā)現、猜想、歸納等學習過程的體驗,強調歸納思想的具體運用.
例1 寫出數列13+2,13+6,13+12,13+20,13+30……的一個通項公式,并驗證2563是否為該數列中的一項.
解:數列每項由兩個數的和組成,第1個數都是13,第2個數分別為2,6,12,20,30,……,都是兩個連續(xù)自然數的乘積:1×2,2×3,3×4,4×5,5×6…….
∴該數列的通項公式為an=13+n(n+1)(n∈N+).
令13+n(n+1)=2563,即n2+n-2550=0,解得n=50或n=-51(舍去).
∴2563是該數列中的項且為第50項.
方法點撥:解這類問題就是要觀察各項與對應序號之間的聯(lián)系,利用我們熟知的一些基本數列進行合理地聯(lián)想.
2.方程思想
方程思想主要是解決數列中有關數量關系探究方面的問題,特別是等差數列a1,an,n,Sn,d或等比數列a1,an,n,Sn,q中“知三求二”問題都是利用了方程思想.
例2 已知等差數列{an}中,a1+a4+a7=15,a2a4a6=45,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解:∵a1+a7=2a4=a2+a6, ∴a1+a4+a7=3a4=15, ∴a4=5.
∵a2+a6=10且a2a6=9.
∴a2和a6是方程x2-10x+9=0的兩根,
解得a2=1,a6=9或a2=9,a6=1.
若a2=1,a6=9,則d=2.∴an=2n-3.
同理可得:若a2=9,a6=1時,d=-2,∴an=13-2n.
綜上所述,an=2n-3或an=13-2n.
方法點撥:解此類問題的一般思路是根據等差數列的性質,若m+n=p+q,則am+ an=ap+aq .特例若m+n=2p則am+ an=2ap,m、n、p、q∈N+,通過列方程和方程組求解.
3.數形結合思想
數形結合思想在數列概念的引入及其簡單表示方面有具體應用,等差數列、等比數列中有關問題的研究,很多都是借助(函數)圖象的背景來研究的.
例3 等差數列{an}中,Sn是它的前n項和,a5=10,S3=3,求證:數列{Sn}是單調遞增數列.
證明:設等差數列{an}的公差為d,則a1+4d=10,3a1+3d=3,解得a1=-2,d=3.
方法點撥:解此類題實際上是研究Sn隨n的變化規(guī)律.由于等差數列中Sn是關于n的二次函數,可以用二次函數的方法處理.具體方法就是將Sn寫成Sn=na1+■,根據二次函數的圖象,若a1>0, d<0,則Sn必有最大值;若a1<0, d>0,則Sn必有最小值.最后利用二次函數圖象的對稱性來確定n的值.
4.函數思想
數列與函數有著密切的關系,因而,我們可以利用函數的思想來解決數列問題.
例4 已知數列{an}的首項a1=21,前n項和Sn=an2+bn,等比數列{bn}的前n項和Tn=2n+1+a,則Sn的最大值為 .
解:由等比數列{bn}的前n項和Tn=2n+1+a,易得它的公比不是1.
∵Tn=2×2n+a,∴a=-2,∴Sn=-2n2+bn,
∴數列{an}為等差數列.
又∵a1=21,Sn=-2n2+bn,故b=21-(-2)=23,
∴Sn=-2n2+23n=-2(n-■)2+■.當n=6時,Sn取得最大值66.
方法點撥:在求Sn的最大值時,也可結合二次函數y=-2x2+23x的圖象,在對稱軸x=■的附近有兩個正整數5和6.因為6離對稱軸較近,所以當n=6時,Sn取得最大值.將n=6代入Sn=-2n2+23n即可求出Sn的最大值.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