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就知道熊光楷上將,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前副總參謀長。作為一位國際戰(zhàn)略專家,他對美國問題和臺灣問題發(fā)表的談話,曾經在國際上引起廣泛注意。這不僅因為熊光楷長期擔任中國軍隊與美國國防部的對話代表,主管中國軍方的對外關系,還是中共中央對臺工作小組的軍方成員,更因為他是軍事謀略專家,從國際戰(zhàn)略的高度分析美國,研究臺灣。
有幸跟這樣一位帶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在上海相聚,我很高興。我們的相識,可以說是以書會友。熊光楷上將喜歡讀書,也喜愛藏書。2012年9月12日,上海《新民晚報》總編室副主任秦亞萍來電說,熊光楷上將和夫人壽瑞莉買了一本我寫的《錢學森》,希望我為他們簽名,并寫一句話留念。翌日,秦亞萍把書送來,我除了簽名之外,還寫了一句“最是書香能致遠”。從秦亞萍那里得知,熊光楷夫人壽瑞莉與我是北京大學校友,她1956年進入北大化學系,而我比她晚一年。
2012年9月20日,熊光楷上將夫婦來上海,宴請上海文化界人士,其中有我和夫人。傍晚,我們來到上海浦東的一家會館,與熊光楷夫婦見面。我和夫人到達時,熊光楷和夫人站在會館門口迎接。由于熊光楷已于2005年退役,所以穿一身便服。他有著“將軍學者”之稱,看上去風度儒雅,書卷氣十足。他的夫人壽瑞莉由于在2011年動了大手術,顯得有點虛弱,但精神很好。
熊光楷是愛書之人。這次我給他帶去新近出版的《鄧小平改變中國》一書,寫了蘇東坡的一句詩“腹有詩書氣自華”。他收到書很高興,特地手持這本書與我合影。他看到書的封面腰封上印著“謹以此書獻給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說道:“哦,是十八大的獻禮書,很好呀?!?/p>
熊光楷知道我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化學系,后來成為作家,問我為什么當年不考北京大學中文系。他說,你出身理科卻走上作家之路,這也許是興趣使然。我笑稱自己是北京大學化學系的“叛徒”。
性情溫雅,愛交朋友
坐下交談,我才知道,熊光楷將軍曾經主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情報部門,歷任總參情報部副局長、副部長、部長,這次要根據上海情報部門的事跡拍攝一部電視連續(xù)劇,所以請了上海電影界的幾位朋友。我們正交談著,秘書通報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來到,熊光楷起身到門口迎接。
秦怡一頭銀發(fā),年已九十,卻步履輕捷,精神矍鑠。在此之前,熊光楷買了一本《秦怡傳記》,所以在秦怡到達之后,他請秦怡在書上題詞。秦怡問寫什么好,熊光楷說:“寫上您的名言,八個大字——‘活得越老,追求越多’?!笨吹贸?,熊光楷曾經仔細讀過《秦怡傳記》,所以記得書中秦怡的這句名言。
接著,電影表演藝術家仲星火、達式常等人乘車來到。當熊光楷夫婦忙著接待他們的時候,我跟秦怡聊著。我非常敬重秦怡,她是一個非常堅強的女性。她在電影藝術上的成就是廣為人知的。她的丈夫、有著“影帝”之譽的金焰中年就纏綿病榻,秦怡一直伺候他離世。他們唯一的兒子金捷患精神病,生活無法自理,秦怡照料金捷五十多年,直到金捷離開這個世界。雖然命運對秦怡不公,但她依然樂觀地生活著,而且“活得越老,追求越多”。我問起她的近況,她說現在還在拍戲,最近自己在寫電影劇本《青海湖畔》,并準備在片中擔任角色。
我跟仲星火雖然同在上海電影系統(tǒng),在“文革”中常在五七干校見到他,但是交往不多。這次相見,聊起電影《今天我休息》,他說至今仍有許多人喊他“馬天民”。
我跟達式常是老朋友了,我們同齡,當年同為“全國青聯”委員,一起在北京開會。他因在電影《年青的一代》中飾演林育生一角而成名。我們雖然多年未見,但達式常還是很精神,只是頭發(fā)全白了。我說,可惜沒有“全國老聯”,不然我們又可以在一起開會了。
秦怡、仲星火、達式常與熊光楷將軍相見甚歡,熱烈握手。
熊光楷雖是武將,卻喜歡結交文人和藝術家。壽瑞莉說,最初由于工作關系,熊光楷不能在外面的飯店請友人吃飯,所以總是在家中宴請。歌唱家毛阿敏、話劇藝術家焦晃等人都曾到熊光楷家做客。
熊光楷也曾與世界各國的政要有過諸多接觸。他說,他跟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由于都在德國工作過,又都曾經從事情報工作,所以他們見面時用德語交談,非常親切。熊光楷兩次請普京簽名,普京都寫上“熊光楷同志”。
相扶相攜,伉儷情深
在宴會上,熊光楷特地安排我跟壽瑞莉坐在一起。由于我跟壽瑞莉是校友,所以一見如故。壽瑞莉跟我一樣,在北京大學化學系讀了六年。我說,這是當時照搬蘇聯的學制,原本六年畢業(yè)之后可獲副博士學位,由于中蘇關系惡化,副博士學位也“吹”了。當我說起化學系的學生在北大一眼就能辨認出來——衣服上、褲子上,全是被酸液、堿液腐蝕的小洞洞時,壽瑞莉笑了,仿佛回到學生時代。她告訴我,她跟熊光楷都是1939年出生于上海,熊光楷1953年入延安中學讀高中,1956年畢業(yè)。她則是1956年畢業(yè)于上海真如中學,高中畢業(yè)后她參加全國統(tǒng)一高考,以第一志愿考取北京大學化學系。當時熊光楷也想考北京大學,打算報考數學力學系。以他的成績,進入北京大學十拿九穩(wěn),而他卻被解放軍外國語??茖W校(后改稱解放軍外語學院)提前錄取,并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這個“提前錄取”,改變了熊光楷的命運。
壽瑞莉1962年畢業(yè)后,分配到國防科委六院工作,同時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被授予中尉軍銜。1965年轉業(yè)后,她到航空工業(yè)技術部門工作,系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壽瑞莉說起1958年的“大煉鋼鐵”運動,北京大學化學系師生奉命到各地建立化驗室。她當時在廣西,而我在湖南。我說,由于縣里沒有高級的分析天平,當時我們用土辦法稱藥品以及樣品——用一根鋼絲,一頭固定,另一頭吊一個小盤子,先放上砝碼,記下鋼絲彎曲的位置,再把藥品或者樣品放入小盤子,使鋼絲彎曲到同樣的位置,這時藥品或者樣品的重量就等于砝碼的重量。她說,這種土辦法其實很科學。她又說起當年參加修建人民大會堂和十三陵水庫的義務勞動,我說我也參加了。她說修建十三陵水庫時,她推著獨輪車運土,很累,勞動結束之后就病倒了,是熊光楷精心照顧她,她才恢復了健康。幾十年來,風風雨雨,他們相扶相攜,一起走過,家庭生活非常和諧幸福。
家學淵源,一門四教授
席間,我問熊光楷當年是怎么被解放軍外國語??茖W校看中的?他給我拿出一張1956年5月14日《解放日報》的復印件,上面有一篇報道,題目是《延安中學開“三好”積極分子大會》。報道中說:
最近,本市延安中學舉行了“三好”積極分子大會。出席這次大會的有三百一十八個“三好”積極分子和學校的黨、行政、青年團和工會代表、教師代表。會上有十一個“三好”積極分子介紹了他們在學習方面、社會工作和鍛煉身體方面獲得的成績和經驗……
高三乙班的熊光楷是學生會主席,學習成績優(yōu)良,上學期除語文是八十分以上外,其他各門功課都在九十分以上。他的身體強健。在最近舉行的本校運動會上,他的一千米賽跑,獲得全校第一名;一千五百米賽跑,獲得了第二名,打破了上屆比賽的學校最高紀錄。由于他進行全面鍛煉,他的已經測驗了的項目都達到了勞衛(wèi)制一級標準。
這篇報道,勾勒出熊光楷高三畢業(yè)時的“三好”學生形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熊光楷具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社交能力,所以擔任了學校的學生會主席。這樣拔尖的高中畢業(yè)生,理所當然被解放軍外國語專科學校“拔”去。從此,熊光楷穿上軍裝,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
熊光楷在解放軍外國語??茖W校學習英語,由于成績優(yōu)秀,以三年時間拿到了四年大學本科文憑。熊光楷195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7月畢業(yè)后被授予中尉軍銜,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情報部資料室工作,很快被提升為上尉。
我聽說熊光楷跟葉選基很熟。葉選基乃葉劍英之侄,曾多年在中共情報部門工作。我多次采訪過葉選基。我原本以為,熊光楷大約跟葉選基一樣,父親是老革命,屬于紅色貴族后代,所以才會在中共情報部門工作,后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而熊光楷說他出生于上海,祖籍是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岡上鎮(zhèn)月池村,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知識分子。祖父熊葆蓀留學日本,歸國后在上海商學院兼任教授。父親熊大惠在江西讀完初中后來到上海,在南洋中學讀高中,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后來又考上赴美公費留學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回國后在上海交通大學從事教學工作,曾任鐵道管理學院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后,熊大惠在外貿學院擔任教授。熊光楷的母親畢業(yè)于上海滬江大學,哥哥是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熊光楷家一門四教授,可以說是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熊光楷說,他當時能夠從事情報工作,是由于家庭背景“干凈”,即沒有任何海外關系——這是當時從事情報工作的要求。
壽瑞莉告訴我,她跟熊光楷結婚之后,生了兩個女兒。但由于熊光楷的工作性質,兩個女兒都沒有出國留學。
給葉劍英元帥當同聲翻譯
1960年9月,二十一歲的熊光楷被派往中國駐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當時稱“東德”)大使館武官處工作,歷任英文翻譯、參謀、武官秘書,工作七年之后,熊光楷回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情報部工作。
熊光楷擅長說故事。他說起回國之后給葉帥當同聲翻譯的故事,繪聲繪色。
那是在1971年9月13日林彪葬身蒙古大漠之后,葉劍英元帥主持中央軍委工作。葉劍英辦公室的人不知道從什么途徑得知熊光楷的英語不錯,于是在葉帥看英語原版電影時,調熊光楷來做同聲翻譯。當時,熊光楷已回國四年,時值“文革”,他很少接觸英語,突然接到這樣的任務,不免有些忐忑。何況他事先沒有看過葉帥看的那些電影,若邊看邊譯,容易出錯,所以他出門時順便帶了一本《英漢詞典》。
到了位于北京后海的葉劍英家里,熊光楷問了工作人員,才得知放的電影是《丘吉爾》。熊光楷趕緊從《英漢詞典》中查丘吉爾的條目,了解丘吉爾的生平簡介。
葉劍英見到熊光楷,問起丘吉爾的生卒年月。熊光楷馬上答復說:“報告首長,丘吉爾生于1874年,卒于1965年,享年九十一歲。”
接著開始放電影,熊光楷的同聲翻譯讓葉帥非常滿意。從此熊光楷經常到葉劍英家里做英語電影同聲翻譯。后來葉帥知道熊光楷的德語也不錯,他看德語影片時,也讓熊光楷做同聲翻譯。每次葉帥家放外國電影,都有一些高級干部來看。后來熊光楷才知道,葉劍英是借助看電影,跟老同志聚會,對一些問題交換意見。
1976年1月,熊光楷奉命出任中國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當時稱“西德”)大使館武官處副武官,在那里工作了五年。所以熊光楷說,他在德國前后工作了十二年。
勤于讀書,愛好收藏
從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回國后,熊光楷進入解放軍軍事學院學習。1982年底任總參謀部情報部副處長,1984年12月任總參謀部情報部副部長。1987年6月,熊光楷在《國防現代化》刊物上發(fā)表了題為《和平時期世界主要強權的國防發(fā)展戰(zhàn)略及政策》,展現了他深刻的戰(zhàn)略眼光,引起廣泛注意。1988年8月,熊光楷任總參謀部情報部部長,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4年7月晉升為中將。1996年1月,熊光楷任副總參謀長,2000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他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2004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熊光楷的重要著作《國際形勢與安全戰(zhàn)略》。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規(guī)定,副總參謀長屬大軍區(qū)正職級別,退役年限為六十五歲,熊光楷原本應在2004年年滿六十五歲時退役。由于工作需要,延長了一年,2005年12月他六十六歲時才退役——他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近十年。
熊光楷從1997年起兼任中國國際戰(zhàn)略學會會長。美國評論界曾稱:“對美國人來說,熊光楷是對美國軍情最有發(fā)言權的人,沒有什么不在這個從事軍情分析四十多年的中國謀略家的掌控之中——像這樣一個在中國軍界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將軍,對中國軍事政策方針的影響力也是十分巨大的?!?美國官員則稱贊熊光楷是一個靈活的人,“非常專業(yè),精力充沛,說話不拖泥帶水,而且總希望能控制場面”。
熊光楷出身書香門第,勤于讀書,家有萬卷藏書。他曾說:“讀書之后再藏書,用書筑起黃金屋,胸中就有百萬兵?!笔詹睾灻竞秃灻?,是他的愛好。他非常喜歡1994年九十歲的鄧小平的簽名本。鄧小平女兒毛毛寫《我的父親鄧小平》一書的時候,熊光楷幫助收集了一些鄧小平在國外的資料。毛毛為了感謝熊光楷,送了一本鄧小平簽名蓋章的書給他?!睹绹侣勁c世界報道》主編莫特梅·朱可曼曾贈送給熊光楷一本國務卿鮑威爾的著作《我的美國之路》,并在扉頁上寫道:“寫作這本書的人是位將軍,但心靈深處是個政治家。得到這本書的您是一位將軍,但心靈深處是個教授?!?/p>
熊光楷退役之后,和夫人壽瑞莉舉辦了“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慶祝建軍八十五周年熊光楷、壽瑞莉珍藏簽名封展”,展出了他們珍藏的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胡志明、尼克松、普京、金正日、基辛格、薩馬蘭奇和霍金、巴金、老舍、茅盾等人的六十余本簽名蓋章書。熊光楷說,古人寫信,見字如晤;古人掌軍,見印如令。藏書、記事、憶人,于自己是一種修身養(yǎng)性的方式。正因為這樣,他寫了“藏書·記事·憶人”系列叢書,其中的《印章專輯》《書畫專輯》《簽名封專輯》,已經陸續(xù)出版。
熊光楷還透露,他收藏了九百多份電影說明書以及電影海報。他說,周恩來總理也喜歡收集電影和戲劇說明書,據說有一千份之多。壽瑞莉告訴我,熊光楷退役之后,夫婦倆經常一起看戲、看話劇,對文化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
(責任編輯/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