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文化,看似只是不起眼的泥土,然而我們期待的文明而有尊嚴的社會,就是從這里生根、抽芽,一片葉子一片葉子長出來的。
——柴靜
@莫言:對一個作家來說,最好的說話方式是寫作。我該說的話都寫進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說出的話隨風而散,用筆寫出的話永不磨滅。
@思想聚焦:成功沒有捷徑,你必須把卓越轉變成你身上的一個特質,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你的天賦、才能和技巧,把所有人甩在你后面。你要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將會改變一切的細節(jié)上。變得卓越并不難,從現(xiàn)在開始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將給你驚人的回報。
——喬布斯
@趣味兒經濟學: 錢鐘書說:自以為聰明的人做事情很難成功,原因有二:一是不愿下笨功夫;二是他們沒有找到他們價值觀體系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卻去做一些在他的價值觀體系中不怎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們內心缺少全力以赴的動力。越是聰明人,就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我們讀書吧 :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稱譽,安如平日,你和我說話像對自己說話一樣,我和你說話也像對自己說話一樣。
——王小波對李銀河說
@紅袖經典文學: 有的人來到你身邊,是告訴你什么是真情;有的人,是告訴你什么是假意。就像有的人來到你身邊是為了給你溫暖,有的人是為了使你心寒。這一切都是生命的禮物,無論你喜歡與否都要接受,然后學著明白它們的意義。
——張小嫻
@煮酒談史: 和珅其實是美男。歷史上的和珅,并非如電視連續(xù)劇《鐵齒銅牙紀曉嵐》里的那般肥頭油腦。他不僅長相極為俊美,武藝更是高超,是當時少有的文武全才。和珅精通藏語和英語。馬戛里尼訪華,他用英語對答如流。他還是《四庫全書》總裁官,紀曉嵐只是和珅手底下的眾多編纂官之一。
@看歷史發(fā)行服務 :張謇中狀元時已經四十一歲。在民族危亡的大背景下,他開始實業(yè)救國生涯。戊戌變法之時,他籌辦的大生紗廠已有四個年頭。在一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士農工商的排行中“商”居末位的時代,一個狀元要以翰林身份去走一條前無古人的實業(yè)家道路,無疑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名人傳記:方君瑛,福建侯官人,曾留學日本和法國,早年加入同盟會,是第一位在法國獲得碩士學位的中國女性。她1909年在香港與汪精衛(wèi)相識并相愛,后汪精衛(wèi)邀請方君瑛回國執(zhí)教,汪夫人陳璧君吃醋并當眾羞辱方君瑛,方不堪侮辱自殺,在遺書中寫道:“無形之精神之愛亦不能維持,與其寂寞于他年何如死亡于今日?!?/p>
@稗官野記 :1935年底,浙江大學學生發(fā)起“驅郭運動”,不再承認郭任遠為校長,要求教育部換人繼任。1936年蔣介石希望竺可楨出任浙大校長,竺可楨提出三個條件:“財政須源源接濟;用人校長有全權,不受政黨之干涉;時間以半年為限?!笔Y介石無不同意,竺走馬上任。竺可楨任職十三年,浙江大學后來有“東方劍橋”之譽。
@歷史塵封檔案 :1943年常德會戰(zhàn),國民黨七十四軍五十七師在無險可守的情況下,以八千孤軍對決裝備精良的四萬日寇。十六個晝夜,日軍城下遺尸近萬,五十七師官兵僅八十三人生還。“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職率師部,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為止,并祝勝利。第七十四軍萬歲!”這是七十四軍五十七師師長余程萬給長官孫連仲的最后電文,孫閱罷當即淚如雨下。
@看天下 :他父親是鞋匠,母親是農奴,二十歲輟學在氣象觀測臺做職員,同時參加革命活動。他二十四歲組織罷工,發(fā)放傳單。為了募集資金,他還搶劫銀行,綁架,敲詐勒索。他二十八歲搶劫銀行時使用自制炸彈爆炸導致四十人死亡,成功劫取二十五萬盧布。十年間他遭逮捕七次,流放六次,逃出五次……他是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 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