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個性化作文 教學策略 閱讀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2A-0041-02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力求有創(chuàng)意。這就要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遵循個性化原則,重視學生的主觀感受,充分張揚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這樣才能使學生自由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寫出個性化的作文。
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獲得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生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素材等均來源于生活。葉圣陶先生曾說,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潑潑地流個不停。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高度重視生活與作文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寫出個性化的作文。
(一)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閱讀,并且規(guī)定了各個年段的閱讀量。葉圣陶曾把閱讀與寫作比喻為“吸收”和“傾吐”的關系,不吸收豐富的養(yǎng)料就寫不出好的文章。因此,教師可結合每年的讀書月活動,帶領學生閱讀大量的有益圖書;讓學生能根據(jù)不同的閱讀材料采用摘錄、批注、寫體會等不同的方法進行記錄;組織各種類型的讀書活動,如故事會、朗讀比賽、讀書心得交流會等。學生在交流中不僅可以互相學習,更重要的是可以在老師和同學的贊賞中體會到成功的歡樂,激發(fā)積累語言的興趣。
(二)感受大自然。祖國的大好河山是多姿多彩的,教師應鼓勵學生親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從大自然中尋找作文素材。春天,春暖花開,萬物復蘇,讓孩子們感受春的氣息,觀察花的紅,草的綠,感受春風的輕撫,春雨的滋潤。冬天下雪了,帶著孩子們堆雪人,打雪仗,感受銀裝素裹的世界是怎樣的景象。孩子們在假期里還可以和爸爸媽媽出去旅游,感受山的巍峨,水的柔美,感受和體驗各地的風土人情,從而獲得鮮活的素材。
(三)關注時事。寫作要與豐富的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學生關注社會,走進社會,才能把握時代脈搏,從而充實生活積累,使寫作素材有一個豐富、新鮮的源泉。如奧運會,國慶節(jié),足球世界杯等,這些事件或活動都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很好的素材。
(四)寫當天的感受。語文課程標準提到,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寫經(jīng)歷過的真實生活,寫對當天發(fā)生的事的真實感受,還可以寫美好的愿望,憧憬美好的明天。葉圣陶先生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生活會給學生帶來獨特的感受和思考。
二、引導學生大膽想象
思維的個性化反映在文章上,就是文章的思想獨到、新穎而深刻。這就要求學生有創(chuàng)新思維,重視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突破性和新穎性,這些正是寫作文最需要的。
(一)教會學生多角度思考。讓學生學會個性化思考,是實現(xiàn)作文個性化的前提。思維是需要訓練的,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是作文訓練的核心。在設計作文訓練時。教師應把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放在首位。訓練應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指導作用,尤其要注重啟發(fā)學生的思路,傳授方法,以此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寫作時,個性化思維能幫助學生挖掘事物的內涵,讓他們能對事物進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觀察,使文章立意深刻。如半命題作文《我想對×××說》,內容可以是向老師說,向同學說,向父母說,也可以向其他人說。再如“學校”這個主題,可以設計這樣一組題目:《我愛我的學?!罚▊戎赜谟洈⒑褪闱椋?,《美麗的校園》(側重于說明),《未來的校園》(側重于想象),這樣多角度的命題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訓練學生大膽想象。想象是人在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過程。創(chuàng)新思維需要想象的參與。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小學生正處于極富想象力的年齡階段,針對他們的特點,教師除了鼓勵學生多讀充滿想象力的童話、科幻故事之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訓練。訓練中,我們可以采用多種形式。
1.閱讀中,對閱讀材料進行改寫、續(xù)寫。如《小攝影師》一文,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小練筆,讓孩子們根據(jù)教師的提示續(xù)寫這個故事:那個小男孩后來見到高爾基了嗎?故事的結果如何?
2.創(chuàng)設情境,引領學生自由想象。如《她是我的朋友》一文,讓學生想象醫(yī)生對阮恒說了些什么?把說的內容寫下來。
3.還可以讓孩子們進行看圖作文。編寫童話故事,寫想象作文等,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會變》《鉛筆、尺子、橡皮》。
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在作文中充分發(fā)揮了想象,不僅拓寬了寫作思路,還有助于抒發(fā)獨特的感受,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
三、指導學生運用個性化的語言
所謂個性化的語言,是指那些新穎、獨特,能啟人深思、引人聯(lián)想的語言,是那些富含韻味、飽含哲理、耐人尋味、充滿智慧的語言。語言是展示個性的重要載體。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運用個性化的語言。
(一)貼切的修辭。修辭賦予了語言生命和活力,增添了語言的魅力,豐富了語言的內涵,學生巧妙運用修辭,能增加文章的魅力。如:
它們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紙上玩笑嬉戲,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這是一些多么可愛的小精靈??!
生動形象的比喻、擬人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中國漢字的喜愛之情。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jīng)在路面上跳舞了……
擬人手法寫出了洪水的肆虐與瘋狂。
我和書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為書而歡樂,為書而哀愁,為書而被處罰……
排比手法的運用,節(jié)奏和諧,感情洋溢,抒發(fā)了作者和書之間的不解之緣。
(二)情感的表達。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突破常規(guī),讓語言出彩。如:
我最喜歡吃奶奶做的豆沙包,因為里面包滿了奶奶的愛。
表達出了自己真切的情感體驗。
老師那一串串清晰的腳印印在校園的小路上。
表達出孩子望著老師的背影,心中充滿無限的敬仰之情。
《沈從文自傳》中作者幫學生撿球時有這樣的情節(jié)描寫:
我便愉快把球拾起,且仿照他們把腳尖那么一踢,于是那皮球高高地向空中躥去,且很快的落到那些年輕學生身邊了。那些人把贊許與感謝安置在一個微笑里……
“安置”一詞十分傳神,讀者仿佛已經(jīng)看到那些學生們真誠的微笑。
(三)別致的句式。教師要教會學生使用別致的句式,突破慣用的模式,使文章呈現(xiàn)新奇之美,讓人眼前一亮。如:
沒有誠信的滋潤,心靈之地將干涸,靈魂都會枯萎,生命也將失去意義啊!
三個小姑娘,一個秀氣,一個洋氣,一個土氣。秀氣的滿是靈氣,洋氣的全是嬌氣。土氣的露出幾分傻氣。
我們的生活是一本書,在每一頁晴朗的日子上,都閃耀著太陽鮮紅的印章。
四、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評價具有促進作用。孩子們作文的一字一句凝聚著他們的努力,因此,教師要用鼓勵的、欣賞的話語評價學生的作文,讓學生在作文中嘗到成功,在鼓勵中感受快樂,從而不斷努力,發(fā)揮個性潛能。教師的評語對學生作文的水平發(fā)展至關重要,在作文教學中筆者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一)鼓勵性的評價語。教師要以兒童的眼光看待學生寫的作文。教師只有站在兒童的角度去審視他們的作文,批改他們的作文時才能有分寸,有說服力。如,我們可以這樣評價優(yōu)秀的作文:“文章字里行間都滲透著詩意美,讓老師陶醉其中……”“你的文章語言很流暢,也寫出了老師的感受,你是老師的知音。希望我們共同切磋,在文學的百花園中,采擷芬芳的一朵?!边@樣的評價語,讓學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談心式的評價語。教師要婉轉地指出學生在作文中的問題。如:“孩子,你若能把文章寫得再細致些,再具體些,就會更加充實、動人?!边@樣的評語肯定學生作文的長處,指出努力的方向,學生不僅樂于接受,也便于修改。再如,《我的爺爺》一文中,學生寫出了對逝去爺爺?shù)臒o限思念之情,心情很悲傷,教師可以這樣寫評語:“孩子,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老師知道你很悲傷,但是老師更希望你堅強起來,笑對人生,創(chuàng)造幸福的明天!”這樣朋友似的評語會使學生感受到溫暖,更愿意在以后的作文中吐露心聲,從而寫出個性化的作文。
總之,讓學生寫出個性化的作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引導小學生“以我筆抒我心”,寫出真正具有個性的文章,提高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