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生 學習興趣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2A-0072-01
興趣是學習與求知的內(nèi)在動力,是課堂良好學習環(huán)境形成的基礎。小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對打好基礎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講故事
大部分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對故事有著特別濃厚的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筆者常常以故事來開題,用故事引入課文的學習內(nèi)容。如在二年級上冊的《坐井觀天》教學中,一開始就給學生講了這個故事:
同學們,你們知道在青蛙的眼里,天空有多大嗎?不知道吧?在很久以前,有一個青蛙,居住在一口很深的水井里,因為水井很深,這個青蛙從來沒有出到井外去,不知道水井外的世界是什么樣子。有一天,一只小鳥飛過來,落在井沿上,青蛙就和它聊起了天,青蛙問小鳥從什么地方來,小鳥告訴它從一百多里外的地方飛過來,青蛙聽了,說小鳥騙它,天不就是一個井口這么大嘛,你哪能飛了一百多里地呢?在青蛙的眼里,原來天只有一個井口那么大。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通過這個故事,自然地引入教學的內(nèi)容,這個故事提起了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從而使下面的課堂教學變得有效而輕松。
在以故事引入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兩點:一是故事的內(nèi)容必須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通過故事,自然地過渡到課文的教學上來。關于故事的內(nèi)容,教師既可以結(jié)合課文自己編一下,也可以通過網(wǎng)上搜索,借鑒其他老師的做法。二是故事的內(nèi)容不要過長,故事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不要因為說故事而影響了教學安排。
二、猜謎語
猜謎語是小學生喜愛的一種游戲活動。在小學課文中,有很多介紹動物、景物、事物的課文內(nèi)容,如青蛙、猴子、魚、荷葉、白雪、回聲現(xiàn)象等,在上這些課文前,我們都可以編一兩個謎語,讓同學們先猜一猜。如在《松鼠》的教學中,筆者出了這樣一個謎語:“形狀像耗子,爬在樹枝上,生活像猴子,忙著摘果子。打一動物?!痹诓轮i語的時候,先拋出謎面,然后給予適當?shù)囊龑?,如果同學們猜中了,我們可以自然地引入課文;如果猜不出來,我們就把這個疑問帶入課文,通過講解課文,一邊讓同學們學習和增長知識,一邊為同學們揭開謎底。這樣以疑問和懸念來展開教學,就能夠把同學們的興趣調(diào)動起來,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利用猜謎語的方法,對于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十分有效,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對生字的學習興趣,如“一個土堆上坐著兩個人。打一字”“八把刀。打一字”“格外大方。打一字”“既有頭,又有尾,中間生了四張嘴。打一字”等。
三、以提問促進師生互動
課堂提問是活躍課堂氣氛,推進師生互動的關鍵一環(huán)。在新課改中,我們倡導的是一種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事實也證明,師生互動能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果。如在《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中,筆者向同學們提出三個問題。
1.你寄過信或者看見過信封上的郵票嗎?
如今很多農(nóng)村的同學沒有寄過信,也有相當一部分的同學沒有看見過郵票,而且隨著現(xiàn)代通信工具的發(fā)展,信件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少。因此,在課前筆者還準備了一枚郵票,在提問第一個問題后,向同學們展示了這枚郵票,然后提出下一個問題。
2.郵票上的四周,為什么有一個個的小孔呢?
有的同學回答是為了美觀,有的同學回答是容易撕下來等。
3.你知道郵票上的小孔的由來嗎?
對這個問題,同學們自然回答不上來。于是,順著這個問題,引入課文的教學。
又如在《司馬光》這篇課文里,筆者設置的提問是:司馬光為什么要砸缸?司馬光不砸缸能救出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通過這樣的提問,增加了同學們對課文的興趣,也加深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與認識。
四、以表揚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個同學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鼓勵與贊賞。但在現(xiàn)實的教學活動中,很多老師一般只表揚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其實,學生的優(yōu)點有很多,表揚的形式也有很多。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樂于給予贊揚。如筆者發(fā)現(xiàn)有一個上課愛說話的同學,他的學習成績并不理想,但他在勞動課的時候表現(xiàn)得比較積極。于是。在語文課堂上,筆者對他在勞動課上的表現(xiàn)給予了表揚,并鼓勵他在語文學習中也能夠像在勞動課時一樣專心和認真。在這次表揚夸獎后,這位學生逐漸改變了上課愛說話的壞習慣,學習變得認真了,成績慢慢也上來了。表揚的形式和方法還有很多,如建立光榮榜,對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一朵大紅花,對勞動積極的學生給予一個五角星,對遵守紀律的學生給予一個小圈圈等,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及時改掉不好的習慣。
總之,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結(jié)合實際,靈活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就一定能夠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起來。
(責編 黃鴻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