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矛和盾的集合》 教學設計教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4A-0057-01
在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那么,我們應當如何讓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呢?下面筆者以《矛和盾的集合》為例,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識字和寫字
新課標指出,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階段性特征,不同內(nèi)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guī)律,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是識字教學的重要任務。
(一)識字。一是兒歌導入。兒歌對小學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是識記生字的一條有效途徑?!睹投艿募稀愤@篇課文中,課題就出現(xiàn)了本課的三個生字。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孩子們很容易把“矛”字第四筆的“彎鉤”說成是“豎鉤”,因此,筆者借助兒歌“矛字橫撇點橫鉤,彎鉤加撇把筆收。打仗用它來進攻,如果用盾是自衛(wèi)”來識記,孩子們更快、更準確地記住了生字。
二是直觀指認。課堂是學生識字的主渠道。在課上,筆者注重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識字。如在教學文中的“坦克”“炮口”“履帶”“輪子”這四個詞語時,在學生讀準字音的基礎上,采用多媒體課件,先出示坦克的圖片,再借助坦克圖讓孩子們指認“炮口”“履帶”“輪子”等零部件,孩子們很輕松地識記了生字。
(二)寫字。每個小學生都必須具備寫字的基本功?!睹投艿募稀分?,課題的“矛”“盾”“集”三個生字是本課要求書寫的生字,課堂中,筆者示范,讓孩子們一邊念兒歌,一邊和老師一起把這三個生字分別范寫到黑板上事先已畫好田字格的相應位置上,然后讓孩子們在生字抄寫本上各寫一遍。這樣,既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又讓學生知道了規(guī)范漢字的書寫,提高了寫字教學的質(zhì)量。
二、講解重點詞句
語文教學要著眼于重點標點、詞語、句子的講解。
(一)在釋題時,筆者先讓孩子們找句子——“坦克把盾的自衛(wèi)、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zhàn)場上大顯神威”,再找出兩對意思相反的詞,然后圈出解釋課題“集合”意思的詞:“合二為一”。
(二)在理解發(fā)明家是在什么情況下想起把矛的進攻和盾的自衛(wèi)合二為一時,從“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fā)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這個句子入手,抓重點詞“刺”來體會發(fā)明家和朋友比賽時場面的緊張和危急,再借助情境表演來理解“左抵右擋”。
(三)在發(fā)明家難以抗敵的緊張關頭,引出了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這個句子有著兩個“!”,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通過這兩個感嘆號理解發(fā)明家的急切心情,再通過引讀,讓孩子們進一步體會當時情況的危急和發(fā)明家內(nèi)心的緊張,然后結(jié)合第三、四自然段的內(nèi)容,把書本上的想法內(nèi)化為孩子們自己的語言。
(四)對于坦克的“神奇威風”,孩子們能從“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這個句子中感悟到,也能從“龐然大物”“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等詞語感受到。
三、創(chuàng)設情境
語文課堂是學生充分施展和表現(xiàn)才能的平臺。在課堂上,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想象、情感。
(一)模擬情境表演。《矛和盾的集合》中有這么一句話:“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fā)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苯虒W這一句話時,理解“左抵右擋”這個詞語非常重要?;谶@一點,在教學這個詞語時,筆者創(chuàng)設了一個課堂情境表演,讓學生人人參與。老師拿出右手食指來充當“矛”,孩子們用整個手掌或是書本來充當“盾”,老師和孩子們進行了一場情境模擬比賽,孩子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也體會到了“左抵右擋”的含義是全方位地保護自己。
(二)播放錄像。學完課文后,孩子們從文本的語言文字中初步感悟到了坦克的“神奇威風”。為了讓孩子們樂學,讓教學進入最佳狀態(tài),筆者讓孩子們觀看一段錄像,目睹了坦克在戰(zhàn)場上的作用,孩子們很興奮,課堂教學變得輕松而有效。
總之,教師要盡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學得生動活潑。
(責編 黃鴻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