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詩詞的國度,詩詞的歷史源遠流長,名家輩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華文明中確實蔚為壯觀?,F(xiàn)行基礎(chǔ)教育改革語文課程中,對古詩的誦讀則從幼兒到整個義務教育階段都一直貫穿始終,這分明是開闊同學們的古詩詞視野,讓同學們漫步在古詩苑,盡情采摘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這朵奇葩的。
整個課文所選古詩的以律詩居多,其次是絕句和古體詩較多,所選古詩形式往往比較短小精于,學生學起來得心應手,瑯瑯上口,單純讓學生背起來似乎也并不難??墒侨绾巫寣W生在寓教寓樂的學習中背誦古詩?如何在古詩的學習中感受我國古代文學博大精深的藝術(shù)魅力?又如何讓學生在此基礎(chǔ)上逐步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語文綜合性學習“漫步古詩苑”則把以前學習古詩的課程轉(zhuǎn)化為一系列的活動。它安排了三項活動,即:(1)分門別類輯古詩;(2)別出心裁品古詩;(3)聲情并茂誦古詩。而我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又歸納了學習古詩中的幾項活動,即繪聲繪色講古詩、饒有趣味唱古詩、自編自導演古詩。
在多年的古詩教學實踐中,我就是以這六種活動來貫穿整個古詩教學過程中的,它們對于提高學生對古詩的鑒賞能力很有幫助。這里,我將自已的教學實踐總結(jié)如下。
一、聲情并茂誦古詩
在古詩學習中,我將此項活動放在首位,因為這是學生學習古詩的基礎(chǔ),學習古詩離不開誦讀。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我常常在古詩課文上選擇一兩首學生喜歡的古詩,認真領(lǐng)會意境,揣摩語言,把握節(jié)奏,配上大家喜愛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教師范讀后,學生模仿誦讀。也可讓學生自己根據(jù)意境來誦讀,時間充足的話,還可以搞一次小小的誦讀比賽,讓人人來參與,從讀音、語調(diào)、表情、背景音樂與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評判誦讀者,選出優(yōu)勝者,給予適當獎勵。此項活動會讓學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古詩的意境中去,同時對于提高他們背誦的速度也有很大的幫助。
二、繪聲繪色講古詩
我國古代的文人騷客在寫詩時,往往都會有自已的寫作背景,或者詩中則蘊含了豐富的人物形象或生動的故事。因此,還是本著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引導學生學習一首古詩時,我總會用一分鐘左右給同學們講講有關(guān)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作者情況或由這首詩引發(fā)的故事。如學習《赤壁》這首詩時,由于杜牧所詠之赤壁并非當年周瑜大敗曹操的地方,而是湖北黃岡的赤鼻磯,學生學習時往往會把彼處當成此處。因此我先講赤壁之戰(zhàn)的故事,再講作者來到赤鼻磯游覽的背景,由此再談到作者借題發(fā)揮帶出東吳兩位美女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zhàn)對東吳政治軍事形勢的重大影響。這些故事一講,學生誦讀情趣非常濃厚,詩中赤壁之戰(zhàn),東吳大喬、小喬兩位美女的典故也再用不著我贅述,學生在誦讀中早就對號入座、自我消化理解了。整個古詩從講解、誦讀到背誦不過10分鐘左右。當然,有的詩歌也可由學生由此及彼講講有關(guān)的故事。如學習《過零丁洋》時學生知道了文天祥的故事,可在同學們中開個小小故事會,舉辦一次“繪聲繪色講古詩”活動,講講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舉辦此類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廣泛搜集匯編的資料,互相交流,然后勇敢上臺講誦,它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又能培養(yǎng)交流與合作能力,更能提高學生對古詩的感悟能力,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三、自編自導演古詩
此項活動是在前兩項活動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它是在學生已經(jīng)把握古詩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學生自己的理解,自己編劇、自己演出來活化詩中的人物形象,把詩中的人物形象具休化,這也是學生自我能力的一次體現(xiàn)。我在上《過零丁洋》時,學生把文天祥被俘,敵人威逼勸降和他寧死不屈,提筆寫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這些過程全都繪聲繪色地演了出來,不僅博得了班上同學的掌聲,在學校文藝匯演中也贏得了殊榮。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們學古詩的勁頭更濃了,哪怕只是一首純的抒情詩,他們也往往會帶你聲情并茂地領(lǐng)略一番古人的閑情逸致。
四、分門別類輯古詩
這項活動是專門為古詩有著濃厚興趣活動的學生準備的,有興趣的學生可將已讀過的古詩根據(jù)自己的愛好把古詩中的離情別緒、春夏秋冬、風花雪月、山水風光、名勝古跡等分門別類制成一本專題詩集。但作為小學生他們讀過的詩相對來說較少,即使興趣濃厚的學生編輯古詩的內(nèi)容仍顯單薄。因此,此項活動可視其情況讓個別或少量學生課下輯錄,教師可適當引導。
五、別出心裁品古詩
我國古代詩歌一向追求詩情畫意,許多詩歌只要你留心品味,便會發(fā)現(xiàn)許多詩歌都可以繪成畫,譜成小曲,編成舞來欣賞。如學習《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時,根據(jù)王菲所唱的這首古曲和這首詞的意境可請音樂老師指導學生編一段舞蹈。
六、饒有趣昧唱古詩
由于所學古詩被譜成的曲較少,這項活動往往可配合“聲情并茂誦古詩”和“別出心裁品古詩”進行。如學習《蒹葭》、《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泊秦淮》等這些詩詞時,可給學生聽聽這些已編配了曲調(diào)的古詩,甚至還可教教學生唱唱這些古詩,讓學生在學習古詩的同時也領(lǐng)略了唱古詩的那一番別有的滋味。
當然,以上這六種活動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感興趣的,尤其是小學生閱歷和視野有限,他們更傾向于貼近自己生活的誦古詩,講古詩演講活動。因此,在學習古詩中我就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學生的參與程度,把誦古詩和講古詩放在首位,演古詩則讓學生在理解、把握的基礎(chǔ)上自編自導演出一則古詩故事。同時,在這三項活動的基礎(chǔ)上可以有選擇地選取其他三項活動,即輯古詩、品古詩和唱古詩。教學時由于時間有限,有些活動所需時間較長,教師每學期適當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活動開展一次時間較長的活動,如演古詩活動。
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加快他們背誦古詩的速度,同時在“誦、講、演、輯、品、唱”的過程中,也提高了他們對古詩的鑒賞能力,開闊了他們品味古詩的視野,不僅為他們以后的古詩文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也為他們今后更廣泛地涉足古詩苑做好了輔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