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人類身心發(fā)展過程中,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智力因素等占有同樣的地位,良好的身體素質是人類進行一切活動的基礎,對人類心理素質、智力因素等的發(fā)展也具有一定促進作用。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授學生科學知識的同時,也應該注重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的體質,以便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基礎。本文主要針對高職院校學生體質現狀進行探討,并提出幾點提高學生體質的對策,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學生體質 對策
近幾年來,有研究人員對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質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發(fā)現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質普遍不高,這與其缺乏身體鍛煉有直接關系。眾所周知,良好的身體素質對提高活動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教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智力與心理素質,同時還要注重完善院校體育管理體系,從學生體育活動興趣方面著手,積極引導學生參加身體鍛煉,以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
一、我國高職院校學生體質現狀
2010年,我國教育部門頒布了有關學生體質的標準,這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是一大挑戰(zhàn)。因此,相關研究人員對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質進行一系列的調查與分析,以便為掌握學生體質差異規(guī)律、提出提高學生體質的對策提供參考。本文針對某高職院校的1000名學生(男生500名,女生500名)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調查與分析,得出結論,我國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體質不高的問題。下表是1000名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總體評價等級分布。
表1:1000名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總體評價等級分布
根據上表分析得出,某高職院校學生身體總體健康狀況并不好,與國家規(guī)定的學生體質標準(優(yōu)秀25%、良好50%、及格23%、不及格2%)相差很多。如男生優(yōu)秀比例為14.40%,比照國家標準優(yōu)秀的25%則低很多;而及格比例為35.80%,比照國家標準及格的23%則高很多;比較男生與女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在良好等級上,女生的比例(60.40%)明顯要比男生的(47.80%)要高很多,也就是說,女生的身體狀況稍好于男生,但是以總體情況來說,女生身體狀況與國家標準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另外,研究人員還對學生的體重、握力、身體協(xié)調性、心肺活力等進行了測試與分析。結果顯示,①在體重正常指數等級上,男生占比例39.10%,而女生則只占到25.60%,在體重超標以及營養(yǎng)不良等級上,男生占比例21.60%、19.20%,女生占12.90%,25.40%。以上數據說明,學生在在重方面,依然存在超重與營養(yǎng)不良過瘦的問題;②握力測試結果,合格等級上,男生占比例92.10%,女生占比例89.20%。結果顯示,在握力方面學生的情況還是比較良好的;③身體協(xié)調性是根據立定跳遠成績分析的,立定跳遠測試結果,合格等級上,男生占比例83.20%,女生占比例69.30%,而在優(yōu)秀等級上,男生僅占14.20%,女生占10.10%。結果說明,學生在身體協(xié)調性、下肢肌肉力量等方面還需要加強訓練;④心肺活力則是通過肺活量測試結果進行分析的,在優(yōu)良等級上,男生占比例67.30%,女生占比例72.80%,結果顯示,男生的呼吸系統(tǒng)機能對比女生的呼吸系統(tǒng)機能較差,兩者都需要加強訓練。
二、高職院校學生體質較差原因分析
基于以上測試結果的分析與總結,研究人員得出,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多數達不到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這與學生缺乏有效的體育鍛煉、飲食不規(guī)律等因素有直接關系。
(1)受到升學與就業(yè)壓力的影響,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學生將大部分的時間用于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上,高強度的學習不僅使其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同時也使學生的身形在長時間保持坐姿情況下產生變化,不利于學生體質的發(fā)展。
(2)據調查結果顯示,高職院校學生明顯存在超重或者營養(yǎng)不良的問題,這兩種情況與學生飲食不規(guī)律有直接關系。很多學生在飲食上偏重于快餐、甜食等高熱量、低蛋白的食物,這些食物并不能為學生的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與能量,致使學生在長期食用這些食物后,產生肥胖或者過瘦的問題,影響學生體質發(fā)展。
(3)高職院校是為社會輸送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因此,一些高職院校將此作為教育宗旨,過度地重視科學文化知識教育,而忽視了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高。主要表現在課程安排上,體育課程課時嚴重減少,學生體育鍛煉機會也在減少,這也是造成學生體質較差的因素之一。
(4)除了以上客觀原因之外,學生主觀原因也是影響自身體質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學生并沒有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沒有樹立良好的終身體育意識,他們很少主動進行體育活動,導致學生體質不斷下降。
三、提高高職院校學生體質的對策
基于對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體質現狀極其產生原因的分析,筆者認為,高職院校必須提高對學生體質培養(yǎng)的重視,積極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并營造濃郁的校園體育鍛煉氛圍,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體育活動,使學生在主觀上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并能夠形成正確的體育鍛煉思想,主動參與到各項體育鍛煉活動中來,提高自身的體質,以為進一步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形成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奠定身體基礎。
(1)高職院校提高重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質健康意識。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質,高職院校的領導與教師首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將提高學生體質作為教學的重點對待,并向積極宣傳健康的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加強體育知識與技能教學力度,使學生能夠在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基礎上,形成體育鍛煉思想觀念,并在能夠在體育教師的引導下,樹立正確的體質健康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從而為提高學生體質奠定思想意識基礎。
(2)合理安排體育課程課時,加快體育教學改革進程。體育課程的課堂教學是高職院校學生進行體育活動與體育鍛煉的主要時間,因此,高職院校必須重視體育課程課時安排,并加快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針對學生興趣的不同,推行選修課制度,使學生能夠按照個人喜好選擇體育項目,進行相應的體育活動。在推行選修課制度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注意加強對學生選課的指導力度,給予學生合理時間的嘗試與適應,使其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選擇適宜的體育項目,為提高體質打基礎。
(3)改變體育教學內容與形式,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的欲望。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形式單一,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此,新時期的體育教學內容與形式必須進行更新與改革,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需要針對自己學生的實際身體情況與學習能力,何來調節(jié)各項體育活動內容的時間,并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使體育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序而高效。這樣,學生在體育教師的科學指導下,感受體育鍛煉的樂趣,形成頑強的意志力,這些對提高學生體質都是有幫助的。
(4)組織各項體育活動,指導學生科學進行體育鍛煉。豐富的體育活動也能夠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適量、適當的體育活動。因此,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對各項體育活動的組織,根據學校實際情況,設置一些具有學校特色的體育活動,以促進體育活動提高學生體質作用的發(fā)揮。另外,學校還應該加強體育社團的建設,鼓勵學生根據興趣、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組建各種體育社團,必要時候,體育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技術指導。學校通過指導體育社團的發(fā)展來影響學生整體的體育鍛煉觀念,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社團中來,從而形成良好的體育文化,提高學生體質。
(5)增加體育教育經費投入,營造濃郁體育活動氛圍。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對體育教育經費的投入,以建設必要的體育場館,為學生體育鍛煉提供有力場所。同時,體育場館還可以發(fā)揮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踐場所的作用,使體育教師能夠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設更有效的體育活動。另外,校園內各項體育設施的完善,也可以使校園內形成良好的體育活動氛圍,這對促使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自身體質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6)完善體育教學管理體系,促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發(fā)展。高職院校還需要注重對學生體質健康的監(jiān)測,隨時修正體育課程中不適宜的內容,以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另外,高職院校還應該不斷完善體育教學管理體系,利用行之有效的生管理方法管理體育教學,使體育教學發(fā)揮其積極作用,促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也促進學生體質的提高。
高職院校辦學宗旨是培養(yǎng)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是極其重要的。因此,高職院校必須改革體育教學思想,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并積極開展各項體育活動,形成濃郁的校園體育鍛煉氛圍,設計各項能夠引發(fā)學生興趣的體育活動,使學生在認識提高身體素質重要性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在不斷鍛煉中提高身體素質,為進一步進行學習活動以及邁入社會、適應社會提供身體基礎。作為即將邁入社會的高職院校學生,其自身也應該積極學習終身體育思想以及新型的體育鍛煉技巧,并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進行各項體育活動,養(yǎng)成科學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從而不斷地提高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胡劍,曾紅卒,陳洪生,蔡靜.高職院校不同BMI指數學生體質特征研究[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2)
[2]張斌南,郭義軍,劉曉軍. 有氧運動干預方案改善女大學生體質的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9,(04)
[3]張成云.運動干預對改善高職院校肥胖學生BMI指數的實驗與效果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09,(01)
[4]劉營.長效性運動干預對增強常州市高職院校肥胖生體質效果的研究[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11,(02)
[5]段文玉,龔飛,杜梅霞. 桂西北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動態(tài)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11,(01) .
[6]蔣小勇,李 濤,張 柱,范 磊,婁安琪,包涵.新時期大學生體質現狀和運動量強弱的調查與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
[7]劉宏偉,孫宏毅.吉林省高師院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調查與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0)
[8]鄭恒,李敏,杜紅宇,曾鋒,李恩亮.高職高專大學生心理亞健康有氧運動干預研究進展[J].華南預防醫(yī)學, 2010,(06)
[9]張?zhí)禚Q.高職院校大學生基礎素質的現狀與拓展途徑研究——以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2010級學生為例[J]. 南方職業(yè)教育學刊,2011,(02)
[10]田常軍,李振斌.陜西省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質狀況分析與研究[J].西安外事學院學報, 2008,(02)
作者簡介:
俞宇,(1982.7~),研究方向:學生體質健康,單位:上海工會管理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