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教師也要緊跟著時代的步伐,但是難免會有些不足,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對學生的素質發(fā)展與其他學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 教學質量 小學語文 措施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一定要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結合教學實際,從多方面入手,以下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做好備課,提高備課的有效性
備課是教學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上好課成功與否的關鍵。筆者認為,備課工作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選,要明確目標。新課標是我們教學的靈魂,是指導我們教學方向的旗幟,也是判斷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因此,在備課時,一定要先明確目標,對課程目標認真研讀,做到清楚了解。使所教課程方向正確、目的明確,使課程目標真正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為高效課堂提供思想保證。其次,要解讀文本。教材是上課的基本,雖然很多時候我們要從教材中走出來,但是教材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教師一定要認真鉆研教材,充分與文本對話,解讀文本,做到對文本的充分認識,做到胸有成竹。重視文本的解讀,不僅重視文章的一詞一句,甚至對文章的標點、題目、課后習題也要認真加以推敲,因為這些內容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編者的意圖,體現(xiàn)了教學的重點。再次,要拓展資料。沒有教材不行,只有教材也不夠。在備課時,為了使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教師應該多方面地為學生開闊眼界做準備,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互聯(lián)網等信息技術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為所有學生提供探索復雜問題、多角度理解重要思想的機會。
二、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
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求知欲和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但要切忌為創(chuàng)設情境而創(chuàng)設情境。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創(chuàng)設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情境,避免走過場、走形式。所以,語文教師應要盡可能打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講到底的落后狀況,要多利用現(xiàn)代教具。如播放課文錄音,多媒體投影儀課件的運用,實物投影儀對學生作業(yè)和作品的展示等等,這樣既可節(jié)約板書和課堂教學時間,又可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接受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學生立體思維。
三、教師要注意提問的藝術性
提問是傳授知識、檢測學生的必要手段,也是訓練思維,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首選,提問應該具有新意。不能每篇課文都提相同的問題,用相同的模式,這樣容易引起學生疲勞,使學生厭煩。所以,在提問時,即使同樣的問題,可以換種說法,換種提問的方式,力求新穎,使學生保持對問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其次,提問要有價值。提問不僅僅是對是錯的問題,這樣的提問學生的思維得不到鍛煉,學生就不會深入去思考。因此,教師要提問學生問題對與否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對,又為什么不對,比如修改病句,知道修改得對,為什么要這么修改?還有沒有其他方法修改? 或者換作其他的詞會不會更好? 等等,這樣比單純地知道對與錯要更能鍛煉學生思維。再次,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水平是有差異的,所以,在提問問題時,要考慮到學生差異性。提問的對象不要過于集中,如果只顧優(yōu)生,忽略后進生,很容易挫傷后進生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全面兼顧,結合每個學生的水平特點,適當?shù)靥釂?。實踐證明,巧設課堂提問,會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是每一名語文教學工作者最關注的問題,以上就是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希望能為其他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張春梅.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 群文天地. 2012(10)
[2]王增民.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式方法[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2(07)
[3]孫屹.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興趣教學[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