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六年來,時全等四名大學生村官已成功推廣蔬菜新品種20余個、栽培新技術10余項,選育優(yōu)質西瓜新品種1個并通過省品種鑒定委員會鑒定。時全們的辛勤付出與艱苦創(chuàng)業(yè)也得到了當地干群的一致認可。2009年12月19日,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同志專程到大王府村視察大學生村官創(chuàng)業(yè)情況,他走進大棚,鼓勵時全等大學生村官要繼續(xù)扎根基層創(chuàng)業(yè),帶動農民致富。
關鍵詞 大學生“村官” 農村 創(chuàng)業(yè) 成功 原因
時全是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2006年7月他從安徽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畢業(yè)后,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鳳陽縣招收大學生村官的消息,心想:自己學的專業(yè)是農學,國家重視農業(yè),農村正渴求人才,與其到人才相對集中的城市就業(yè),不如去農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報名、筆試、面試和崗前培訓后,他和另外3名村官一起被分配到府城鎮(zhèn)大王府村擔任村委會名譽科技副主任。
剛到村時,許多群眾都這么說。面對大家的疑慮,他們相互勉勵:“群眾一時不理解不要緊,關鍵我們要真正做幾件實事?!彼麄儧Q定先調研,了解村情民意,尋找工作的突破口。大王府村距縣城7公里,交通便利,經過反復研究和調研,決定發(fā)展大棚蔬菜。當他們向村民宣傳發(fā)動時,村民對這個“新生事物”投來了異樣的目光,議論道:“我們村搞大棚蔬菜從來沒有成功過,他們剛畢業(yè)的大學生知道什么?他們來我們村,還不是走走過場,要是我們種菜失敗了,他們跑了,我們找誰去?”在這種思想影響下不少村民退縮了,真正報名的沒有幾戶。推行大棚蔬菜一度陷入了困境。
“指揮群眾干,不如做給群眾看?!彼麄儧Q定用實際行動讓大家信服。他們將這個計劃向縣鄉(xiāng)黨委、政府作了匯報,得到了政府的肯定與支持。2006年12月,時全等四名大學生村官依靠信用社貸款和政府支持,開始了帶頭創(chuàng)業(yè)之路,投資20多萬元建起了12畝的標準蔬菜大棚,進行圣女果、水果黃瓜等高品位蔬菜種植??吹酱髮W生動真格的,當年就吸引了10戶村民種植大棚蔬菜48畝。為了幫助村民掌握蔬菜種植技術,時全在大棚里手把手向村民傳授,還經常組織農民觀看農業(yè)技術光碟,邀請母校專家每隔一段時間到村里有針對性地講課,并組織10多戶村民到山東壽光、安徽和縣等蔬菜發(fā)達地區(qū)學習考察。2007年5月,大王府村蔬菜喜獲豐收,由于品質好,蔬菜在周邊城市供不應求,每畝大棚收益超過6000元,最高的超過萬元。尚在觀望的其他農民看到這副情景,再也坐不住了,當即又有59戶村民報名,全村種植面積一下子增加到200余畝。
大棚蔬菜得到了初步發(fā)展,時全沒有沾沾自喜,因為他們深知有規(guī)模才有效益,資金短缺和信貸難仍是“攔路虎”,要想帶領村民走上富裕路,必須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多次與農戶交流溝通,積極向相關部門咨詢, 2007年底,本著“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發(fā)起成立了“大王府興農資金互助合作社”。一方面解決農戶應急資金難籌措的問題,另一方面為村民在信貸部門的貸款提供信用擔保。目前合作社已有116戶社員,入社資金42萬元,已為社員成功擔保貸款54筆,110余萬元;先后向社員借出應急資金31筆,28萬元。幫助40多戶農民擴建了大棚,購買了急需的農資,有效緩解了農戶資金短缺等問題。
資金問題解決了,蔬菜規(guī)模也有了,但在銷售時時全深切感受到,沒有品牌難以把這一產業(yè)做大做強。于是,他們決定打造自己的品牌,用“大王府”作為商標。并制定嚴格的栽培管理制度,確保大王府生產出來的是無農藥殘留的放心菜。2007年11月,由81戶蔬菜種植戶自愿組成的“大王府蔬菜專業(yè)合作社”正式掛牌成立,時全被推選為理事長。2007年底,“大王府”牌無公害蔬菜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蔬菜合作社的成立,規(guī)范了蔬菜的生產管理,降低了種植成本,統(tǒng)一了銷售,提高了收益。合作社成立以來,已與安徽科技學院等單位簽訂蔬菜供銷合同近2000噸。
但是,前進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2008年1月12日至27日,鳳陽縣遭受自1954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強降雪。擔心菜農防雪抗災意識不夠、經驗不足,下雪的第一天,時全就把全村菜農召集起來,要求大家及時除雪,不能有僥幸心理。在他們的組織下,600多座大棚順利通過了1月13號和18號兩場暴雪的考驗。24日,雪情稍有緩解,時全到合肥為菜農購買種子,晚上,合肥又降暴雪,一夜之間降雪厚度達20厘米??吹胶戏实难┣?,時全決定無論如何都要趕回村里!雪大路難行,平時3小時的路程,時全早晨8點出發(fā),深夜12點才趕回村里!雪還在下,大棚上已經累積厚厚的一層雪,如不及時清除將會造成巨大損失,怎么辦?抓緊時間通知村民,時全顧不上勞累,拿起電話一戶戶地通知,讓菜農們連夜起來清掃大棚積雪。當時其他村官不在村,對于近半數聯系不上的菜農,時全挨家挨戶上門催促。通知完所有菜農,零晨2點時全才回到示范園,他們自己還有24座大棚等著清除積雪呢!直到翌日上午9點,全村所有大棚積雪被清掃干凈。一場重大雪災被消滅在萌芽之中。
六年來,時全等四名大學生村官已成功推廣蔬菜新品種20余個、栽培新技術10余項,選育優(yōu)質西瓜新品種1個并通過省品種鑒定委員會鑒定。時全們的辛勤付出與艱苦創(chuàng)業(yè)也得到了當地干群的一致認可。時全高票當選為滁州市人大代表和共青團安徽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被授予“全國優(yōu)秀共青團員”、“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標兵”、“全省抗雪救災先進個人”、“全省創(chuàng)業(yè)大學生先進典型”等榮譽稱號。 2009年12月19日,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同志專程到大王府村視察大學生村官創(chuàng)業(yè)情況,他走進大棚,鼓勵時全等大學生村官要繼續(xù)扎根基層創(chuàng)業(yè),帶動農民致富。由于時全同志的出色表現,2011年3月,時全同志被破格提拔為鳳陽縣府城鎮(zhèn)黨委委員,并分管全鎮(zhèn)的農業(yè)工作。
作為大學生“村官”,時全及其伙伴農村創(chuàng)業(yè)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黨的有關大學生農村創(chuàng)業(yè)的政策好;二是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農民群眾的信任與幫助;三是大學生“村官”有思想有理想,善于學習、勇于實踐、不怕吃苦、堅持探索。另外,大學生“村官”們家人的支持和幫助也是他們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