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作為理性和感性共存的載體,無時無刻不需要來自社會,自我與他人的評價。評價仿佛是一把無形的標尺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的一生發(fā)展。因此,開放的、多層面的、全面的評價學生在新課程的評價理念中就成為了評價的終極目標。以往我們?yōu)閹熣叩哪欠N只重學業(yè)成績的,僵死的,缺乏尊重,粗暴的評價對學生的傷害,越來越明顯。同樣,當今社會更加呼喚充滿信任與愛護、全面公正科學的評價。這將影響其一生的良性發(fā)展。閱讀《新大綱》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段文字: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這不難讓我們感受到科學評價的魅力,也在為我們這些一線教師指引了評價的發(fā)展方向,那么什么樣的評價方法才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呢?我們又該如何去實踐呢?下面我將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與認知,談談關于學生評價的幾點看法:
一、走出誤區(qū),迎接新的評價觀
在幾十年不變的評價體制下,出現(xiàn)了這樣或那樣的評價弊端,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首先,我們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行的評價目的過于強調(diào)選拔和甄別。目的性太強。學生或好或劣,或優(yōu)或差,選拔非要發(fā)現(xiàn)三六九等,這樣的評價標準與評價方法才是所謂的“正確”。其實,這其中的傷害大家一目了然。其次,評價方法單調(diào),一提到評價,絕大部分教師會想到白紙黑字的紙筆測驗,100分永遠是成績好,甚至是“三好生”、“全優(yōu)生”“優(yōu)秀班干”的唯一標準。最后我們同樣會感到在這種僵死的、片面的評價體系下,學生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很難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他們往往是學習成績好即被認為品行好、能力強,這些無不影響著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能力發(fā)展以及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為此我們要摒棄舊的評價觀,這就是適應新課程的唯一途徑。
二、我眼中的新的學生評價觀
記得有位名人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句贊美的話語可以讓他記住兩個月”話理簡單,但卻折射出評價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愛迪生的母親不會片面而武斷的說兒子是傻蛋,克林頓的母親不會扼殺兒子的自尊,一位生活在貧民窟的黑人父親培育了五個博士,并都進入了美國主流社會靠的是在兒女失敗時的一句鼓勵,一句理性的話語,這些都是評價的意義所在,而我想新的評價要做到:
(一)全面、多角度、開放的評價學生
所謂全面多角度,就是要發(fā)現(xiàn)我們的學生每一個閃光點,他或是寬厚豁達,或是聰慧過人,或勤于勞動,或做得一手好菜,或擅長手工,他們的優(yōu)點猶如世界上截然不同的樹葉,各有各的特點,只要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了解,一定會幫助學生挖掘更多的潛力,成為個有個性既有特長的人。所謂開放的評價學生是指那種即興即時即地的評價方法,可互評、自評、家長評,教師評,可寫在紙上、可書在手中,可掛在嘴邊,同樣可永留學生心田。
(二)評價要具有個性
我記得在《讀者》上看到這樣一個漫畫:畫面上是許多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頭形的小朋友當進行了一個名為學校的大房子后出來的一律是圓圈,這個漫畫讓我沉思了許久,為什么我們的教育這樣殘忍的扼殺了學生的個性,我們不能不從評價這一側面來反思,因此,我們回視一下日常評價中過于簡單過于程式化。一句你的字真美,你的日記有進步,文章內(nèi)容好等泛泛而談的評語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語言游戲重迷失了自我,究竟好在那里,學生也是一頭霧水。沒有了個性的發(fā)展,也就沒有了不同于他人的創(chuàng)造力。
(三)評價要有賞識與鼓勵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引導。莎士比亞說:“贊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爆F(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渴望得到陽光。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讓孩子們體驗勞動的歡樂和自己的勞動而感到自豪?!辈还苣膫€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后,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贊揚與肯定。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盡可能多一些賞識與鼓勵,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有被認可的滿足感與成就感。教師肯定性評價語言的內(nèi)容也應該是多層次、多角度的。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重視對學生角度、有創(chuàng)意閱讀的評價,要重視評價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為了讓全體學生品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教師在評價時要竭力睜大眼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學生的發(fā)言中只有一個用得好的詞,只有一句說得好的話,也要立即給予熱情的鼓勵。如:“你這個詞用得真準確!”“這個句子真美!”他們的發(fā)言中實在連值得夸獎的詞句也沒有,還可夸他們“發(fā)言聲音響亮!”“真自信!”“真大方!”“你敢于發(fā)表自己意見,進步真大!”這樣可以讓每一個學生意識到教師在時時關注著他們細微進步,并和他一起分享這種進步帶來的快樂。如:可以肯定學生的交流成果;可以肯定學生積極參與交流的態(tài)度;可以肯定學生交流過程中尊重他們的行為意識;可以肯定學生勇于追求卓越的科學精神……一代名師于永正在一次公開教學課上不經(jīng)意中叫到一位男同學讀課文,這位同學音質(zhì)悅耳、吐字清晰。抑揚頓挫中把課文讀得正確、流暢而又聲情并茂,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于教師聽完他的朗讀后馬上走上前去,微笑著和這位男同學握了握手,無比誠摯地說:“你讀得太好了,播音員也不過如此。在讀這一課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學們還想再聽你朗讀一遍?!痹捯粑绰洌犝n的老師和同學們頓時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既是送給有精彩表現(xiàn)的學生,更是送給對學生進行真誠評價的于老師。我還見過有的老師這樣評價學生的發(fā)言:“你的發(fā)言觸動了我的思維,震撼了我的心靈!”“你理解透徹,語言精當,表達流暢且自信滿懷,我非常欣賞你!”“我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了!”“你懂得比老師還要多!”“你讀得比老師還要棒!”大量的實踐證明,對學生的賞識與鼓勵,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學會欣賞他人,相信自己,積極向上的品格,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三、我認為科學的評價方法是評價工作的唯一保障
(一)成長記錄袋的建立與使用,開辟了新的評價空間
在過去的一學期里,我就在成長記錄袋中體現(xiàn)了不同的評價形式,其中我自評,設立的欄目是《夸夸我自己》;師評,設立的欄目是《優(yōu)點單》、《老師的話語》;家長評,設立的欄目是《爸爸媽媽的眼睛》,同時成長記錄袋中還設有100分的考卷,最喜歡的畫、自己的小寶貝,這些都是不同的評價方法,同時我也設想在學生一至五年的小學生涯中建立一個錄音的成長紀錄,這也是一種評價,記錄了自己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成長歷程,試想這樣的評價又有哪些學生不被感動呢?一句話可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這句話一點也不夸張。
(二)考試的評價形式的改變讓學生喜愛
在現(xiàn)階段,學生評價的主要體現(xiàn)在考試上,所以許多許多學生懼怕考試,把考試比作“暴風雨”,試想,如果考試真正能讓學生體驗成功,感受成長與進步,收獲成功的喜悅,考試勢必被學生所喜愛,我們首先要把考試后的評價進行變革,例如可以排出進步獎,速度獎,卷面整潔獎,不同獎項讓其喜愛考試,從而不斷進步。
(三)日常評價新思路
思路一:設分類別,評價檔案,如學習類,紀律類,記錄自己或小伙伴的表現(xiàn),召開不同形式表彰會,激勵學生進步。
思路二:建立《我進步了》、《夸夸他……》這類冊子,樹立學生正確的評價觀。
思路三:在節(jié)假日,我學生生日時,送給學生禮物或賀卡,上面寫下不同層面不同內(nèi)容的評價,一定會收效很大。
思路四:口頭評價不僅是一句你最棒,而應是你今天好像比昨天漂亮,你是一個勞動行家,你的折紙真棒。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回味無窮。
思路五:作業(yè)中的評價可互動,可作為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平臺,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樹立信心、自尊心,發(fā)展能力。
思路六:評價要即興、及時、即地,多種形式,因人而異。
思路七:評價與三維目標緊密結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各個方面都可進行評價,這將會讓學生收益終身。
總之,學生評價是我們面對新課程的重要內(nèi)容。在教學的理論探討中,教師們更多的是研究課堂的教學技巧,而忽視評價所帶來的作用。其實只要把評價的有效性發(fā)揮出來,我們要發(fā)揮的教學有效性目的就達到了一半。我認為,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把有效評價的重要性顯現(xiàn)出來,運用多種方式,方法,讓評價的主體多樣化,講究評價的策略,注意融入形成性評價理念,就能保持住學生的熱情,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逐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讓我們都來關注課堂評價,讓評價成為學生起飛的助推器,飛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