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冬季氣溫低,氣候干燥,早晚溫差大,是家畜一些傳染病,特別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筆者根據(jù)多年的經(jīng)驗,把兔在冬季常見三種傳染病的防治技術(shù)提供給大家。
關鍵詞:兔;傳染病;防治
中圖分類號:S82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9-0230-1
1 兔傳染性鼻炎的防治
1.1 病性 該病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fā)于秋冬季節(jié),不同品種、年齡均易感染,南方發(fā)病率較低,北方發(fā)病率較高。
1.2 癥狀 病兔以鼻腔排出漿液性、粘液性或粘液膿性分泌物為主要特征。病兔因鼻腔分泌物的刺激而打噴嚏,并常用爪抓擦鼻孔部,以致鼻孔四周被毛潮濕、污穢,上唇、鼻孔及附近皮膚發(fā)炎腫脹。該病可誘發(fā)結(jié)膜炎、中耳炎、氣管炎、胸膜肺炎和敗血癥。病兔病程較長,體重逐漸下降,生產(chǎn)性能下降,嚴重者發(fā)生死亡。
1.3 病理變化 病理變化主要在呼吸系統(tǒng)。鼻腔、鼻竇、副鼻竇內(nèi)有大量漿液性、粘液性或粘液膿性分泌物。鼻粘膜充血、水腫,鼻中隔變形、肥厚。氣管內(nèi)有分泌物。肺部有大片出血斑,部分肺出現(xiàn)壞死。肝有許多灰白色壞死小點。心、腎、膀胱等器官有的也發(fā)生充血或小點出血。
1.4 治療
抗菌藥對治療該病有一定的療效,可選擇下列藥物進行治療:
1.4.1 氟苯尼考注射液 肌肉注射,每公斤體重0.1毫升,每天1次,連用3~4天。
1.4.2 泰樂菌素注射液 肌肉注射,每公斤體重0.1毫升,每天1次,連用3~5天。
1.4.3 青霉素和鏈霉素 每公斤體重2~3萬單位,混合后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續(xù)3~5天。
1.4.4 硫酸慶大霉素 肌肉注射,每公斤體重3~5 毫克,每天2次,連用3天。
1.4.5 長效土霉素注射液 肌肉注射,每公斤體重0.1毫升,每兩天1次,連用2~3天。
1.5 預防
1.5.1 保證舍內(nèi)光線充足,保持舍內(nèi)空氣新鮮,避免兔舍內(nèi)劇烈降溫。舍內(nèi)兔籠以單列式或雙列式為好,不宜超過四層。
1.5.2 注意兔舍環(huán)境衛(wèi)生,及時清除糞便,減少有害氣體的產(chǎn)生。加強消毒滅菌,嚴禁其他畜禽進入兔場,杜絕病原的傳播。
1.5.3 加強飼養(yǎng)管理,堅持自繁自養(yǎng)。對引進兔要先隔離檢疫一個月,經(jīng)檢查無病后方可混群。
1.5.4 淘汰病兔,尤其是重癥病兔,應堅決淘汰。
1.5.5 定期防疫注射,皮下注射波巴二聯(lián)苗,每次1毫升,4個月1次。
2 兔魏氏梭菌病
2.1 病性 兔魏氏梭菌病又稱兔魏氏梭菌性腸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產(chǎn)外毒素引起的腸毒血癥。廣泛存在于土壤、飼料、污水、糞便中。該病除哺乳仔兔外,各種年齡、品種、性別的兔均有易感性。該病傳染途徑主要是消化道或傷口,糞便污染的病原在傳播方面起主要作用。
2.2 臨床癥狀 本病的典型癥狀是急劇腹瀉。糞便由最初的變形、變軟,轉(zhuǎn)變?yōu)閹а哪z凍樣、黑色或褐色稀糞,有特殊的腥臭味,后驅(qū)被稀糞污染。病兔精神沉郁,被毛粗亂,不食或少食,多在兩天左右死亡。
2.3 病理變化 病兔脫水、消瘦,腹腔有腥臭氣味,胃內(nèi)積有食物和氣體,胃底部粘膜脫落,有出血和大小不一的黑色潰瘍。
2.4 治療
可選擇下列藥物進行治療:
(1)恩諾沙星注射液 肌肉注射,每公斤體重0.1毫升,每天1次,連用3~5天。(2)鹽酸沙拉沙星注射液 肌肉注射,每公斤體重0.1毫升,每天1~2次,連用3~4天。(3)乳酸環(huán)丙沙星注射液 肌肉注射,每公斤體重0.1毫升,每天1次,連用3~5天。(4)乙酰甲喹注射液 肌肉注射,每公斤體重0.2毫升,每天1~2次,連用3~4天。
2.5 預防
2.5.1 加強飼養(yǎng)管理和衛(wèi)生消毒工作 保持兔舍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注意飼料合理搭配,禁喂發(fā)霉變質(zhì)的飼料,發(fā)病期采用較低能量、較高纖維素日糧。一旦發(fā)現(xiàn)病兔或可疑病兔,應立即淘汰。
2.5.2 預防接種疫苗 可用魏氏梭菌氫氧化鋁滅活菌苗,每只兔皮下注射2毫升,7天后開始產(chǎn)生免疫力,免疫期4~6個月。
3 兔波氏稈菌病
3.1 病性
兔波氏稈菌病又稱兔支氣管敗血波氏稈菌病,是由支氣管敗血波氏稈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帶菌兔和病兔是主要傳染源,病菌通過空氣傳播,經(jīng)呼吸道感染健康兔。
3.2 癥狀
本病的潛伏期3~10天。分為鼻炎型、支氣管肺炎型和敗血型。
鼻炎型:是該病的常見病型,呈地方性流行。多數(shù)病例鼻腔流出多量漿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打噴嚏,呼吸困難。發(fā)病誘因消除后,癥狀很快消失,但常出現(xiàn)鼻中隔萎縮。
支氣管肺炎型:多散發(fā)。其特征是病兔鼻炎長期不愈,鼻腔流出粘液或膿性分泌物,發(fā)病后期呼吸困難,呈犬坐姿勢,食欲不振,逐漸消瘦,預后不良。
敗血型:出現(xiàn)敗血癥癥狀,大都死亡。
3.3 病理變化 鼻炎型病例可見鼻腔粘膜、支氣管粘膜充血,并有多量漿液性粘液。肺炎型主要病變?yōu)樾夭堪l(fā)炎。在肺門支氣管周圍到肺的邊緣見有支氣管肺炎病灶。
3.4 治療 可選擇下列藥物進行治療:
(1)磺胺間甲氧嘧啶鈉注射液 肌肉注射,每公斤體重0.2毫升,每天2次,連用2~3天。(2)硫酸卡那霉素注射 肌肉注射,每公斤體重0.2毫升,每天1次,連用3~4天。(3)雙黃連注射液 肌肉注射 每公斤體重0.2毫升,每天1次,連用3~5天。(4)復方磺胺嘧啶鈉注射液 肌肉注射,每公斤體重0.1毫升,每天1次,連用3~4天。
3.5 預防
3.5.1 加強飼養(yǎng)管理 改善飼養(yǎng)環(huán)境,定期消毒,通風良好,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對舍內(nèi)的工具、兔籠等要定期消毒。定期殺蟲、滅鼠及淘汰病兔。
3.5.2 定期給兔免疫接種 可用兔巴氏稈菌—波氏稈菌二聯(lián)苗免疫。體重在1公斤以下的兔,皮下注射1毫升,體重在1公斤以上的兔,皮下注射1~1.5毫升。注射后24小時,開始起效,3~5天產(chǎn)生堅強保護率,免疫期6個月。也可以用巴氏稈菌—波氏稈菌—兔病毒性出血癥三聯(lián)苗免疫。45日齡以上的兔,每只皮下注射2亳升,免疫期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