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jù)油脂氧化的特性,有效地控制好檢驗油脂過氧化值過程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減小實驗誤差,提高檢測操作水平,從而提高檢測結(jié)果的準確性。
關鍵詞:過氧化值;誤差;準確度
中圖分類號:TQ630.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9-0154-1
油脂在氧化初期階段,氫過氧化物的量逐漸增多而達到深度氧化時,氫過氧化物開始分解聚合,因此過氧化值是油脂初期氧化程度的檢測指標之一。他的原理是:油脂氧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氫過氧化物,在酸性條件下很容易氧化負離子碘,與碘化鉀作用后定量地析出游離碘。再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來定量計算油脂中所含過氧化物的多少。
在實驗過程中,由于采樣及分析方法的不完善、儀器的精度限制、實驗室人員的技術(shù)水平、實驗試劑以及環(huán)境的變化與真實情況存在差異,這樣造成的實驗測定值與真實值之間的數(shù)值差稱為誤差。測量結(jié)果總是有誤差的,“誤差公理”存在于一切科學實驗和測量過程中。誤差不能被完全消除即不能為零,卻可以不斷減小,使測定值趨近于真實值,滿足測定要求。檢驗結(jié)果不僅表示糧油被測項目的含量多少,還反應檢驗結(jié)果準確度的高低。
準確度表示測量結(jié)果與真值的一致程度,是檢測過程中系統(tǒng)誤差與隨機誤差的綜合體現(xiàn),反應了測量結(jié)果的正確度和精密度。碘量法測定過氧化值的影響因素很多,測定結(jié)果重復性不好控制,使得測定結(jié)果的精準性降低。所以,在實際檢驗檢測工作中,要提高分析結(jié)果的準確度,獲得精密而又可靠的測定結(jié)果,就必須考慮分析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的各種操作誤差。
根據(jù)GB/T5538-2005油脂過氧化值測定的方法標準測定油脂過氧化值時,首先,要保證實驗人員有強烈的責任心,確保操作各環(huán)節(jié)不發(fā)生錯誤,無粗大誤差。其次,采取有效措施,調(diào)節(jié)控制好溫度、濕度等環(huán)境條件至最佳狀態(tài),并對實驗的計量器具進行檢定校準,以減少系統(tǒng)誤差。最后、就是要盡量減少隨機誤差的影響。隨機誤差由于不確定度大,在實驗操作中是比較難控制的。要想盡辦法盡可能的減小操作誤差,這就體現(xiàn)了操作技能的技術(shù)水平。
在實際工作中,影響過氧化值操作誤差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幾項:
第一,氧的作用??諝庵械难跖c油脂接觸能加快油脂的氧化,使得過氧化值的測定結(jié)果偏高。這樣在試驗中我們就要做到:1.試樣置于棕色瓶內(nèi),充滿容器后密封,避強光、放干燥陰涼處存放。2.蒸餾水要新煮沸去除氧,冷卻備有。3.碘化鉀飽和溶液要現(xiàn)用現(xiàn)配,以減少溶解氧。4.稱量瓶和裝有異辛烷和冰乙酸的試劑瓶都要用純凈、干燥的惰性氣體(CO2和N2)氣流沖洗清除氧。5.稱量完試樣必須馬上做實驗,放置時間過長,測定結(jié)果會偏高。
第二,反應時間的精準控制。在油脂中加入0.5ml飽和KI溶液,在人工照明或散射日光下反應1min±1s,和在暗處放置3min,這兩個時間都要嚴格把握好,最好用秒表來記錄時間。因為時間長了,結(jié)果會偏高。
第三,溶液振搖問題。在油脂過氧化值測定過程中,振搖的次數(shù)和力度大小都會影響測定結(jié)果。在加入飽和KI溶液1min±s反應時間內(nèi),如果劇烈且頻繁振搖碘量瓶,會使結(jié)果偏高。只需緩緩地振搖碘量瓶3~4次就好。而用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時,由于異辛烷漂浮在水相的表面,溶劑和滴定液需要長時間充分混合,因此需要用力振蕩并且在藍色將要消失時加蓋劇烈振蕩碘量瓶,使碘化鉀充分作用于游離碘,再滴定1~2滴滴定液振蕩至藍色消失,30秒不退色。
第四,指示劑的問題,根據(jù)過氧化值的測定原理,它的顯色過程是:油脂過氧化值與KI作用析出游離碘,碘遇到淀粉呈藍色,而游離碘在沒有加指示劑的溶液中顯紅色,所以析出的碘越多,溶液的顏色就越深。在實際檢測中,我們滴定前觀察一下樣液加飽和碘化鉀溶液在暗處放置3min前后的顏色變化情況。如果顏色變化不大,說明此樣液析出游離碘較少既含過氧化值較小,可直接加淀粉指示劑用標準溶液滴定至藍色消失。如果顏色變化較大,深了很多,說明樣液中析出的游離碘多,過氧化值就會很高,應該先用標準溶液滴定成淡黃色再加入淀粉指示劑滴定至藍色消失。經(jīng)過這樣的方法就可以解決樣品過氧化值低,淀粉指示劑過量加入引起的滴定誤差。
第五,滴定速度。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時要快速均勻不間斷,如果速度太慢的話,樣液接觸氧的時間就長,造成滴定誤差偏大。
第六,滴定終點的判斷。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時要邊滴定邊劇烈振蕩至藍色消失,藍色消失30s后又返回藍色,這時的滴定誤差最小。
綜上所述,影響油脂過氧化值的不確定因素很多,在實際操作中注意控制好這些主要影響因素,盡可能減小隨機誤差,才能得到相對準確可靠的測定結(jié)果,從而提高檢測能力的精準性。
文獻參考
[1] 朱長國,劉坤華.全國糧油檢驗人員培訓教材.國家糧食儲備局.豫內(nèi)資新發(fā).通字1997.100.
[2] GB/T5538-2005/ISO3960:2001.
[3] 王霞.關于油脂過氧化值測定的探討.糧食與食品工業(yè),2009,02.
作者簡介:周雅茹(1964-),女,吉林省輝南縣糧油食品衛(wèi)生檢驗監(jiān)測站工程師,研究方向:提高糧油檢驗的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