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田間雜草對玉米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雜草與玉米爭奪養(yǎng)分、水分和陽光,使玉米的生長環(huán)境惡化;雜草還能傳播病蟲,是病蟲隱蔽的場所;雜草影響農事操作。雜草的危害不但降低玉米產量,而且還會使玉米品質變劣,增加農民除草投入。據測算,玉米田草害面積占播種面積的90%左右,嚴重影響玉米產量和品質。目前,生產中除草方式主要有化學除草、人工除草和機械中耕除草。
關鍵詞:玉米田;雜草防除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9-0097-1
1 玉米雜草種類的地理分布與危害特點
玉米田的雜草種類繁多,大約有130多種,隸屬30科。春播玉米田以多年生雜草、越年生雜草和早春性雜草為主,如田旋花、打碗花、苣荬菜、薺菜、泥胡菜、黎、蓼、葎草。夏玉米田以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晚春性雜草為主,如稗草、馬唐、狗尾草、反枝莧、馬齒莧、龍葵和異型莎草等。夏玉米生長期由于氣溫高、降雨量大,有利于雜草的萌發(fā)與旺盛生長,因此更容易形成草荒。
玉米苗期受雜草為害嚴重,中后期的雜草對玉米生長影響不大。玉米苗期受雜草為害時植株小,稈細葉黃,導致中后期生長不良,空稈率提高,穗粒數和粒重明顯下降,減產嚴重。
2 玉米田雜草的防除策略
以農業(yè)防除為基礎、化學除草為主要手段進行綜合治理。
2.1 合理輪作
玉米與大豆、花生輪作。由于目前尚缺乏防除玉米田多年生禾本科雜草的苗后處理除草劑,凡是旱田內禾本科雜草,特別是多年生禾本科雜草如狗牙根、蘆葦、雙穗雀稗和白茅等嚴重發(fā)生的田塊,可以先種大豆、花生等闊葉作物,在苗后施用蓋草能、禾草克和穩(wěn)殺得等專門用于闊葉作物田防除禾本科雜草的除草劑,待有效控制后再種玉米。
2.2 深翻耕作
深耕可防除一年生雜草和多年生雜草。在草荒嚴重的農田和荒地,通過深耕改變雜草生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將表層雜草種子深埋入土壤中,可以消滅大部分雜草,減少一年生和越年生雜草的數量,又可將大量根狀塊莖雜草翻到地面,破壞了根狀塊莖,使根狀塊莖繁殖減少。播娘篙、米瓦罐、王不留行、馬齒莧、龍葵、莧菜、灰菜、馬唐、狗尾草和千金子等在0~3厘米土層中,只要溫度、濕度合適,就可出土為害,一旦埋在土壤深層,出苗率低,形不成為害。刺兒菜、蘆葦、白茅、打碗花、莎草、酸模、地黃等,通過深翻,破壞根狀塊莖,有的被翻到地表面,經過風刮日曬,失去水分嚴重干枯,再加上耙耱、人工拾檢等可使雜草大量減少。野燕麥種子難出土,即使出土也生長不良,生長優(yōu)勢明顯降低,競爭力弱,造成不了為害。
2.3 除草劑的使用
玉米田雜草防除的用藥適期一般有三個。一是在玉米播種后出苗前進行芽前封閉除草。此時,雜草正處于萌發(fā)盛期,對藥劑反應敏感、抗性差,除草效果好、作物安全。二是在玉米出苗后3葉一心期、禾本科雜草3葉期前、闊葉雜草5葉期前施藥。對于玉米出苗前土壤處理效果不好或因某種原因未處理田塊的雜草防治有較好的效果。三是在玉米株高30㎝以上時,對再生雜草定向噴霧除草。目前生產中各期作用的除草劑主要包括:
2.3.1 玉米播后苗前土壤處理 除草劑有以酰類、三氮苯類為主,如乙草胺、甲草胺、異丙草胺、異丙甲草胺、莠云津(阿特拉津)、草凈津、除草通、利谷隆及混劑乙莠合劑、都莠合劑、乙草合劑、乙利合劑等,其中乙草胺、莠去津,尤其是二者混配劑乙莠合劑價格便宜,除草效果較好,是目前使用面積最大的玉米除草劑品種,此外,拉索(通用名甲草胺,43%乳油),又名草不綠,是選擇性芽前除草劑,對大豆安全,適用于玉米、大豆間作地塊的化學除草。
2.3.2 玉米苗后雜草莖葉處理 除草劑以莠去津、2,4—D丁酯和磺酰脲類(玉農樂、康施它、寶收)為主。莠去津殘留期長、污染環(huán)境,苗期除草效果不太理想;2,4—D丁酯持效期短、使用不當對玉米有藥害,且噴霧器不易清洗。磺酰脲類除草劑(玉農樂、康施它、寶收)除草效果好,但依賴進口、除草成本高。因此,玉米苗后雜草莖葉處理化學除草劑可供選擇品種較少。目前,在玉米生產中,許多地方主要采用乙莠合劑、乙莠氰合劑等乙草胺混配品種在玉米苗后早期用藥,且有逐年擴大之勢。
2.3.3 玉米生長中后期 除草劑主要有草甘膦、百草枯、克無蹤和滅綠等。
3 主要耕作方式下的化學除草
玉米耕作方式不同,選擇的除草劑和施用方法不同。
3.1 免耕玉米田
由乙莠合劑與農民樂制成的乙阿樂桶混劑是免耕帶茬播種玉米田的理想除草劑。該劑的殺草譜廣、藥效顯著,既能防除已出苗雜草,又能防除或控制未出苗的一年生由種子繁殖的禾本科及闊葉雜草,持效期長,一次施藥能保證整個生長季節(jié)不受雜草為害,而且對當季和后茬作物安全。具體施用方法:在小麥收割后,玉米播種前,每公頃用40%乙阿合劑2250~3000克加74.7%農民樂600~900克,對水450升,噴頭高度應高于雜草30厘米,均勻噴霧。
3.2 地膜覆蓋玉米田
在氣溫冷涼和干旱的春玉米區(qū),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來增溫保墑,促進玉米出苗快長。由于地膜內溫度高,十分有利于除草劑藥效的發(fā)揮,因此,與露地施藥相比,地膜玉米田除草劑用量一般比常規(guī)用量減少1/4~1/3。具體施用方法:每公頃用40%乙莠水懸浮乳劑1800~2500毫升,或50%乙草胺乳油750~1050毫升,或72%都爾乳油900~1200毫升,90%禾耐斯乳油600~750毫升,或48%拉索乳油2250毫升,或33%除草通乳油1500~2250毫升,在玉米播種鎮(zhèn)壓后加水450~750升,均勻噴霧,然后覆膜封土。如果是苗帶施藥,要根據實際施藥面積計算用藥量。
作者簡介:徐麗娟(1969-),女,吉林公主嶺人,本科學歷,公主嶺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農藝師,從事農技推廣工作。